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如何对待西汉皇族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如何对待西汉皇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96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34

今人看汉末三国题材,都会觉得相比曹操、孙权来说,刘备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有汉室血统。但是刘备的汉室血统源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庶脉,而当时大汉王朝却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东汉虽名义上继承了西汉,实际上却是刘秀自己奋斗开创的。这也是后人为何将汉朝分为西汉与东汉(或前汉与后汉)的原因所在,那刘秀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呢?

有两支西汉宗室跟刘秀最为密切,一支是长沙王一系,刘秀就源於该支的庶脉(舂陵侯庶系)。另一支是真定王一系,这一支系对刘秀取得天下帮助极大,刘秀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就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刘秀的原配妻子是阴丽华,两人极为恩爱,未得志之前的刘秀有两大心愿,一是:仕宦当作执金吾,二是:娶妻当得阴丽华。

但刘秀的第一位皇后却并非阴丽华,而是郭圣通(论血缘关系,郭圣通为刘秀的远房外孙女)。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初刘秀在河北打天下的时候,而缺乏势力根基,依靠跟真定王刘杨的联姻,才在河北站稳了脚跟,进而得以击败王郎及铜马等起义军。因此,刘秀的势力才得以坐大并最终取得了天下。

即便是这两支西汉宗室,刘秀对待他们的态度又如何呢?据《后汉书·光武帝传》记载:十三年二月丙辰,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刘杨之子)、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以其服属既疏,不当袭爵为王。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

也就是说,即便是血缘上与自己有源流的长沙王一系,还是有功于自己、并有姻亲关系的真定王一系,都一律被降封为侯。这也并非是刘秀薄待西汉宗室,而是刘秀是以汉室旁支庶脉的身份,再造了大汉王朝,已经与那些西汉宗室在血缘上太过疏远了。

刘秀为汉景帝的七世孙,按过去的宗法,与那些西汉宗室早已经出了五服(按礼法,意指:出了五服就不需要为对方服丧。实则已经不属于亲族了,已不在刑法株连之列)。

而真正享受东汉宗室待遇的,实则上就是长沙王一系的舂陵侯这一支系。刘秀称帝之后,由于与汉室血脉太过疏远,而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将自己过继到汉宣帝、汉元帝一系。

据《东汉书·张纯传》记载:...(张)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诏下公卿,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窦融议: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帝从之。

也就是说:在宗法上,刘秀将自己过继到了汉宣帝、汉元帝一系。但在血缘上,刘秀是出於长沙王舂陵侯这一支系,而别立了宗庙。从其父南顿县令刘钦,上到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换句话说:也就是舂陵节侯刘买这一系,才是刘秀的宗族。

在《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中,这七位王、侯,分别是齐王刘縯(刘秀长兄)、赵王刘良(刘秀之叔)、城阳王刘祉(舂陵侯嫡系,被晋封为王,其父舂陵侯刘敞)、泗水王刘歙(刘秀的族父)、安成侯刘赐(刘秀族兄)、成武侯刘顺(刘秀族兄、舂陵侯刘敞)、顺阳侯刘嘉(刘秀族兄,其父为舂陵侯刘敞之弟)。

《后汉书》中所列之宗室,皆为长沙王的舂陵侯一系,也唯有这一系才真正符合宗室的礼法。可见西汉宗室在东汉时期,并没有获得原有的宗室待遇。只是因为刘秀在名义上承继了西汉,才没有将他们的爵位给彻底废除,而只是恩降为侯。至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在东汉就更不值一钱了,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庶脉,在汉武帝时期,刘胜之子刘贞(涿县陆城亭侯,刘备的先祖)就因坐酎金失侯而沦为庶民了。

标签: 东汉光武帝

更多文章

  • 实力最强的北齐为何被北周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齐

    历史上的南北朝,其实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南北对峙。在北魏分裂之后,南北朝其实就进入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与权臣高欢闹掰,西逃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北魏至此分裂,权臣高欢立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而宇文泰则杀掉孝武帝,于次年立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自此,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萧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的本质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周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和战国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这是中国历史朝代歌中的前四句。回顾整个东周历史,历史学家通常将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一般来说,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种说法则

  • 清朝顺治帝时期的文化举措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顺治帝

    福临亲政之时社会很不安宁,内地反满斗争连绵不断。福临亲政的第二年,定南王孔有德失守桂林自杀,敬谨亲王尼堪遇伏衡阳身死,当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因而福临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买,安抚汉人,镇压反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此,他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

  • 北宋的党争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党争

    历史上先后出现的皇权以外的政治力量不外乎有外戚、宦官、后宫、宗室等。这些政治集团往往产生于皇权衰弱之时,这些皇帝要么色令智昏,不问朝政;要么昏庸愚钝;亦或是年少无知。朋党彼此之间或争权夺利,或相互勾结,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自北

  • 石敬瑭叫儿皇帝的原因 石敬瑭为什么要割让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石敬瑭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儿皇帝石敬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石敬瑭是带着耻辱登基称帝的,他被称之为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以至于北宋建国以后,依旧没能从辽国手里拿回这块地盘,所以大家称石敬瑭为汉奸。不过很无奈的是,石敬瑭压根就不是汉族,而是粟特族人。这就有点雷人了,人家不是

  • 成吉思汗为什么选择窝阔台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窝阔台

    作为蒙古帝国创始人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生留下嗣无数,其中嫡子(正室所生之子)仅有四人。但最终作为承继皇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成吉思汗为何如此,他的意图是什么

  • 南北朝时期梁朝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梁朝

    南朝第三个小朝廷萧梁,与南齐同脉同姓。梁武帝萧衍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侄,也是西汉萧何的后裔,"汉相国何之后也"(《梁书·武帝本纪上》)。南齐时,萧衍封梁王,任雍州刺史,驻襄阳。萧衍是在南齐内乱中乘势崛起的。萧衍谋取帝位的手段也不"温和"。南齐中兴二年(公元502年)正月,萧衍迎齐和帝萧宝

  • 夏神宗李遵顼是怎么误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遵顼

    众所周知,中国的科举历史十分悠久,自隋朝初创到晚清废除的一千多年间,先后有649名文状元诞生,这些满腹经纶的状元郎出朝为官后,有的官至郡守、刺史、州牧,有的跻身学士、翰林、宰相,但只有一人能以状元身份君临天下成为皇帝,他就是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也是西夏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李遵顼本是西夏齐忠武王李彦宗之

  • 清朝是怎么治理东北地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

    清朝幅员辽阔,在沿袭了行省制度后又采取了其它特殊管理制度来管理地方事务。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划山海关内为18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同时陆续在北方设立五个将军辖区,管辖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盛京将军府以山海关为界,出关即为关外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

  • 秦始皇为何要统一南方的百越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

    在秦始皇众多的迷惑行为中,攻打百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事情之一。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越等地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联系是相当少的,而且楚国横亘在中原与百越诸地中间,更是几乎隔绝了仅有这些的交流。而且百越之地各部落之间相隔甚远且人口稀少,除此之外,百越之地更是遍布山川沼泽,原始森林,不利于通行。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