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神宗李遵顼是怎么误国的?

夏神宗李遵顼是怎么误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2/12 10:18:01

众所周知,中国的科举历史十分悠久,自隋朝初创到晚清废除的一千多年间,先后有649名文状元诞生,这些满腹经纶的状元郎出朝为官后,有的官至郡守、刺史、州牧,有的跻身学士、翰林、宰相,但只有一人能以状元身份君临天下成为皇帝,他就是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也是西夏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李遵顼本是西夏齐忠武李彦宗之子,《西夏书事》载其“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是皇室子弟中不可多得的博学之人。天庆十年(公元1203年)三月,西夏癸亥年科举开考,报名参加的李遵顼“廷试进士,唱名第一”,被桓宗皇帝李纯佑钦点为状元郎,以宗室身份夺得状元桂冠,堪称历史少有。蟾宫折桂不久,李遵顼就被加封为王,后又擢升为大都督府主,统领军兵,在当时西夏众多皇族子弟中,文武双全的李遵顼威望最高。随着势力膨胀,李遵顼开始产生问鼎皇权的想法,于皇建二年(公元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襄宗李安全,成为西夏王朝第八任皇帝,稳定局势后宣布改元光定。可惜的是,这位状元皇帝空有一身学问,却没有强力的治国手段与韬略,在他的带领下,日益衰弱的西夏王朝最终跌入深渊。

西夏本就处于四战之地,地狭人稀,实力不足。西夏皇室先辈能够在烽烟四起的西北地区建立政权,不外乎见风使舵,选择强悍邻邦为依靠。契丹辽朝强盛时,西夏附辽伐宋;女真金朝崛起时,西夏又附金抗蒙;蒙古铁骑席卷天下时,西夏正处于附金抗蒙到附蒙攻金的关键转折期。志在一统天下的蒙古人在重创金朝的同时,也将“上帝之鞭”挥向西夏,然而,刚刚通过政变上位的李遵顼并未意识到蒙古对西夏的威胁,以当时蒙古铁骑天下无敌的战力,只有西夏与金朝联手,两国形成掎角之势,才有可能将蒙古大军抵御下来。就连普通小孩都懂得的浅显道理,状元出身的李遵顼却并没有看清,他即位后继续襄宗时期附蒙侵金的政策,企图乘着蒙古攻金的好机会,掠夺金地财物并扩大领土。为此,他频频发动对金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完全没有认识到蒙古铁骑的野心,其助蒙伐金的行为也无异于玩火自焚。

光定七年(公元1217年),蒙古伐金,西夏乘机派兵三万偷袭,结果夏军在宁州(今甘肃宁县)被金军大败,损失惨重。不久蒙古西侵花剌子模,请西夏派军援助,连年用兵下来,西夏国力早已空虚,举国厌战,对于派军随蒙西征一事朝议纷纷,李遵顼考虑再三后,拒绝出兵,蒙古人见西夏拒绝,随即发兵围困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文人出身的李遵顼见蒙古铁骑兵临城下,惊恐万状,连忙命令太子李德任留京监国,自己则带着大臣们逃奔西凉府,直到蒙古退兵才悄然返回。此事过后,李遵顼开始意识到蒙古人才是西夏最大的威胁,于是赶紧调整策略,遣使金国以求订立盟书,共同抗蒙。次年春天,李遵顼起用主张联金抗蒙的苏寅孙为枢密都承旨,又亲自写信给金朝皇帝,商请恢复边境互市等事。早就对党项人反复无常而深恶痛绝的金宣宗完颜珣,对李遵顼的提议直接表示拒绝。

眼见联金抗蒙不成,李遵顼遂转而联宋抗金。光定九年(公元1219年),金国南侵宋朝,西夏乘机与川蜀宋将联络,密谋联宋侵金之事,宋将为守护疆土勉强同意下来,但考虑到李遵顼的摇摆不定,并没有如约出师。次年五月,宋夏正式签订盟约,共同出兵夹击金国。八月,两军攻破金国会州城(今甘肃靖远),金宣宗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惊,急忙遣使西夏请和,好面子的李遵顼却一口回绝,这就使金夏两国矛盾加剧。得知议和无望,金军奋力抵抗宋夏联军,西夏军队在巩州(今甘肃临洮南)遭到顽强阻击,无奈只得退兵,撤退途中又遭金兵伏击。十月,惧于巩州之败的西夏不肯再随宋军出兵伐金,宋夏联盟就此宣告终结。

与宋金接连交恶后,李遵顼可谓是四面树敌,正在其焦头烂额之际,蒙古人又杀了回来。面对蒙古铁骑压境,李遵顼主动出城设宴招待,并派出五万西夏士兵跟随蒙军一同伐金,历经波折,李遵顼又回到助蒙伐金的原有轨道上。光定十三年(公元1223年)春,蒙夏联军进攻凤翔,被金兵挫败后,李遵顼见势不妙,没有通知蒙军就命令夏兵撤退,导致蒙夏联盟之间又出现裂痕。此次附蒙攻金,让西夏蒙受了巨大损失,致使“国经兵燹,民不聊生,耕织无时,财用并乏”,全国经济处于崩溃边沿,民间对此怨声四起。在西夏统治者内部,此时也矛盾重重,以太子李徳任为首的反蒙派,竭力反对李遵顼附蒙攻金的错误政策,并拒绝领兵出征,他还以放弃太子位并出家为僧做要挟。李遵顼恼羞成怒之下,宣布废黜李徳任,并派人将其软禁。可笑的是,李遵顼的走狗行径并没有得到蒙古人的欢心,由于对李遵顼的反复无常很是厌恶,成吉思汗曾多次遣使责其退位。十二月,在蒙古威逼与朝臣反对的双重压力下,李遵顼传位于次子李徳旺,自称“上皇”仍居住于宫中,以便遥控朝政,他也因此成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

新君即位后,西夏放弃附蒙灭金政策,改为全面联金抗蒙。可惜这已无力回天,蒙军得知西夏背盟后,率军强攻,西夏败亡已成定局。乾定四年(公元1226年)五月,李遵顼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谥曰英文皇帝,庙号神宗。《谥法》云“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意思。这位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空有一身才气,统治期间摇摆不定、一再误国,若是他有坚定决心与长远眼光,西夏皇室或许就不会被蒙古人屠戮一空。

标签: 李遵顼

更多文章

  • 清朝是怎么治理东北地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

    清朝幅员辽阔,在沿袭了行省制度后又采取了其它特殊管理制度来管理地方事务。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划山海关内为18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同时陆续在北方设立五个将军辖区,管辖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盛京将军府以山海关为界,出关即为关外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

  • 秦始皇为何要统一南方的百越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

    在秦始皇众多的迷惑行为中,攻打百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事情之一。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越等地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联系是相当少的,而且楚国横亘在中原与百越诸地中间,更是几乎隔绝了仅有这些的交流。而且百越之地各部落之间相隔甚远且人口稀少,除此之外,百越之地更是遍布山川沼泽,原始森林,不利于通行。即使

  •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对于这位有着千古一帝之称号的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史官历来褒贬不一,不乏对其是口诛笔伐,虽然说近年来对秦始皇帝这位千古一帝的评价比较客观和理性,既对他实现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丰功伟绩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批评了他的好大喜功、刑罚严苛、滥用民力、劳民伤财等反面。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

  • 王保保和徐达多次的军事对垒到底谁厉害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徐达被明太祖朱元璋列为大明王朝的第一开国功臣。元朝末年,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鄱阳湖之战中消灭陈友谅。两年后,又攻灭张士诚。1367年,徐达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并于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元大都,终结了蒙古贵族在中原

  • 赵构禅位的原因 宋高宗赵构在禅位后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宋高宗的禅让诏书,他直门地解释退位的原因是“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作为

  • 满族的祖先是谁 满族起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族

    据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满族人口约有1068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等省市。我们都知道,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满族的起源如何,满足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其实满族的历史也很悠久,甚至能在《山海经》中找到一些线索,那有关满族的

  • 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班固的《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制匈奴,通西域,“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管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

  •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明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在煤山自缢。其实此时明朝就已经等于是灭亡了,但很多官员逃到了南京,然后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弘光政权。虽然从地图上看,南明势力很大,军队人数也不少,但只要开战便是溃不成军,没有丝毫战斗力。除了南明,当时还有三个政权,其中清军是完成了最终的统一,

  • 南朝宋文帝几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伐

    战争的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不仅仅跟敌人的实力强弱有关,还跟自身的实力强弱有关。在历史上,宋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王朝,明明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王朝,却总是因为各种战争的失败让自己创伤累累。在宋文帝统治的时候,这位统治者又发动了一次北伐战争,而这次战争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宋文帝北伐为什么失败?重点原因是宋朝的内

  • 如何评价王安石宋神宗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安石

    每一任皇帝都能够希望创造一定的丰功伟绩,都能够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国泰民安,国家富强民,人民幸福。每个皇帝都希望励精图治,都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理之下,把国家昌盛起来,宋朝其实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宋神宗。宋朝是我国唯一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宋朝变法集中表现在宋神宗这里。宋神宗刚刚上台的时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