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维吾尔族的历史起源

维吾尔族的历史起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77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3:46

维吾尔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超过千万。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里,当时被译写为汉字“韦纥”,是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

韦纥在约公元7世纪开始史书记为“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取义“回旋轻捷如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元明时期一般译为汉字“畏兀儿”。清朝又称缠回。1934年,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此后这一译名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维吾尔的始祖回纥源于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就活动着很多被统称为丁零的游牧部落。这些丁零人相继受雄霸草原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很长时期内局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狩猎和畜牧为生。

维吾尔起源之九姓铁勒,在公元4世纪以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可能是因为牧草太高的原因丁零人由于贯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魏书》卷103)。他们分布于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的东西万余里的欧亚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东部铁勒中较大的部落有9个,回纥是其中之一。为了抵御异族的侵扰和压迫,这9个部落经常结合成暂时的地域性联盟,因此又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

回纥部原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个氏族组成,也可能是他们有尚“十”的习俗,因此又自称“十回纥”。十回纥以药逻葛氏族为首,部落酋长都由药逻葛氏族选出。

回纥的历史与突厥密不可分,他们都是铁勒的一部分。5世纪中叶以后,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出现了一个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铁勒部落,被称为“突厥”。公元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囊括整个蒙古草原和准噶尔盆地的突厥汗国,回纥和其他铁勒部落成为它的属部。突厥贵族对广大铁勒部落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各铁勒部落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回纥部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铁勒部落,力量逐渐强大,与突厥贵族相抗衡。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

回纥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此后,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的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为一个统一的回纥族,诸部落原有的名称从此基本消失而统称”回纥”。从那时起,”回纥”名称的内涵也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纯地指一个原始部落,而已经成为一个包括了草原上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788年,回纥改称回鹘。

回纥汗国是唐朝的属国,回鹘汗国与唐的关系一直是融洽的,即使唐朝后期衰落,双方仍然保持友好。回鹘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有三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因此,历代回纥可汗都认唐朝为母家,称中原皇帝为舅。这种甥舅的关系一直持续了几百年。同时,回纥贵族亦有将女儿嫁与唐朝亲王为妃者。当时,中原汉人迁居到草原的也多了起来,他们大多融入回纥人中。安史之乱,郭子仪曾借回鹘兵。

维吾尔的起源,维吾尔族实际上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前面提到的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回鹘汗国被黠嘎斯击败后,回鹘人大规模向西南进入新疆,草原回鹘和绿洲土著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为现代维吾尔民族。

回鹘西迁新疆以前,也就是9世纪中叶以前,新疆南北的语言文字和人种都有明显的差别。在北疆游牧的多为操突厥语的各铁勒部落,他们是6世纪中叶所建突厥汗国的遗民,并且从那时候就开始了在北疆的突厥语化过程。根据当时的石雕、壁画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他们都属于宽脸、细眼、鼻子较矮而又少胡须的蒙古人种。而当时南疆的居民则多表现为”高鼻深目”、多胡须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耿世民:《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载《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南疆各绿洲的语言文字也不统一,据德国古文字专家的研究,共有7种语言24种文字,大都属于印欧语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塞语:焉耆-龟兹语,在焉耆、库车和吐鲁番一带使用;于阗语,在和田、喀什和巴楚一带使用。而东疆则受到较浓厚的汉文化的影响。

回鹘迁入新疆后直到10世纪中叶以前,新疆的居民多信仰佛教、摩尼教和萨满教。公元943年,情况发生了改变,喀喇汗国的沙土克·布格拉汗皈依伊斯兰教。公元960年,喀喇汗国的20万帐突厥人和回纥人皈依伊斯兰教,就在这一年,阿斯兰汗确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从此,喀喇汗国以”圣战”为旗帜,向东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纥和于阗国发动连年进攻。1006年,南疆最后一个土著人的政权于阗国战败灭亡,在塔里木盆地只剩下回纥人的两个汗国东西对峙,这标志着回纥人已成为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民族。从此以后,土著人的语言和文字逐渐消失,南疆的突厥语化过程基本完成。

维吾尔族起源之宗教上的统一,道路是漫长的。由于两个回纥汗国宗教信仰根本对立,并且宗教教义已渗透到各自的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高昌汗国境内佛教寺院遍布,通行回鹘文;而喀喇汗国到处是清真寺,使用阿拉伯文拼写的突厥语。他们互相视为异教徒,人民之间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对立情绪,经常发生宗教战争。因此这两部分回纥人并不具备形成一个统一民族的条件。

1125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以巴拉沙衮为首府建立强大的西辽政权,高昌回纥和喀喇汗朝相继成为它的属国。1211年,成吉思汗西征,新疆和整个中亚地区都归入蒙古大汗国的版图,塔里木盆地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后来发展成察合台汗国。1370年左右,察合台汗国分裂为多个地方割据政权。尽管各割据政权的首领都是蒙古贵族,但是当他们进入塔里木盆地和中亚河中地区后,由于长期生活于操突厥语的居民中间,蒙古贵族和士兵从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也都逐渐突厥语化和伊斯兰教化了。

16世纪初,察合台的后代赛义德汗在喀什噶尔建立“叶尔羌汗国”,这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王朝。1513年,赛义德汗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统一了整个塔里木盆地,完全肃清了佛教势力。从此以后,塔里木盆地各绿洲的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字和宗教上完全统一,也才有了共同的民族心理意识。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终于形成了。

标签: 维吾尔族

更多文章

  • 新疆是怎样伊斯兰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疆

    十世纪新疆,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阗王国的战争中,由于位于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回鹘支持于阗,因此与同为回鹘人国家的喀喇汗王朝的关系逐渐恶化,喀喇汗王朝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恨之入骨。现在只剩下高昌人民独自奋战了。。唇亡齿寒喀喇汗穆斯林和高昌回鹘佛教徒战争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喀喇汗国穆斯林马哈茂

  • 辽朝契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辽朝

    作为辽帝国的创建者,契丹人的崛起过程很有传奇色彩。他们从居于蒙古高原与东北亚山林之间的缓冲区出发,将大片情况迥异的领地收入囊中。治下既有非常典型的游牧草场,也不乏很多传统的农耕产区,甚至是很多区域间的独立商业商业中心。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契丹人将这个态势维持了数百年之久。这在强权易手如走马观花般的北方

  • 契丹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契丹族

    契丹,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提起契丹这个种族,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曾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

  • 辽朝疆域和行政区划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朝

    契丹辽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111年,489万平方公里)。契丹人在建国之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本没什么行政区划,只是建国后,为了加强对汉族居住地区的统治,也就采用了汉族州县制的方法进行管理,但又不同的地方。同时,他们

  • 隋唐为什么非灭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句丽

    隋唐两朝四位君王坚定不移征讨高句丽,非灭高句丽不可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时期,早在三国末年就已经和曹魏政权产生了交锋。最终被曹魏政权赶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沃沮,苟延残喘,一直到五胡乱华之前都不敢再次侵犯中原。而在曹魏政权和西晋政权建国后,两个政权一直都在试图去恢复汉

  • 高句丽的历史属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句丽

    高句丽是韩国的吗?高句丽是朝鲜的吗?高句丽属于中国吗?经常遇到这些提问,今天,整理一下,写成此短文。首先,从民众的构成来看,高句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点上与同为“三国”的新罗和百济有着显著的区别。高句丽的主体是秽貊系的高句丽人,除此之外靺鞨人也占有不少的比重。(统一新罗的

  • 西汉七国之乱的真正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七国之乱

    西汉七国之乱的真正起因是啥?是削藩,还是为了一盘棋?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点燃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是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提出的一项《削藩策》,直接威胁到

  • 三国东吴是怎样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吴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无论是同时代的曹操、刘备,还是后来的苏轼、辛弃疾,大家对孙权的评价都很一致英雄!有这个评价一点都不意外,从孙坚、孙策开始,老孙家就都是猛人,猛人基因顺着传到孙权手里,一点都不

  • 唐朝门阀大族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唐朝两京和两京之间的走廊,布满了门阀士族们的宅院。这些唐朝的上层精英们,就算身居田园,距唐帝国的中枢也不过几天路程。整个国家的运作,都在他们的掌控中。这些门阀大族大多有数百年的传承史。自汉末以来,虽然经历三国两晋的战乱,但它们总是能在一代代战火中绵延生存下来。每一次改朝换代既是危机,也可能是家族腾飞

  • 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最后的历史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铁勒

    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极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匈奴&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