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寒门出贵子的现象为何非常多?

宋朝寒门出贵子的现象为何非常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19 18:41:48

科举制虽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并不是成绩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否高中,不仅与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风评、外貌、口才等密切相关,更为关键的是“行卷”与“公荐”。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在考前将自己写的诗文送给达官显贵,以求他们推荐自己;而“公荐”则是公卿大夫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这种制度保障了世家子弟的利益,对寒门子弟相当不公,晚唐的杜荀鹤就因出身寒微而屡试不第。“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便是对这一不合理制度的吐槽。所以,在唐代,“寒门难出贵子”是必然现象。

到宋朝,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考生需要逐级博弈才能实现鱼跃龙门。

宋仁宗之前,殿试也实行淘汰制,但自嘉祐年间就不再淘汰人了,甚至在嘉祐二年(1057年)出现“千古第一榜”的奇局。这次主考官是欧阳修,共录取388人,不仅包括苏轼苏辙曾巩,还有“北宋五子”中的张载程颢

欧阳修曾感慨:“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无论乞丐、孤儿还是书童皆可凭本事考取功名。宋初的张雍就曾是乞丐,但他勤奋好学,对《诗经》深有研究,于是在太祖时高中进士,最后官至尚书右丞。杜衍也曾是流浪儿,靠给人抄书勉强度日,在真宗时登科、仁宗时官至宰相。陈升之出身贫寒,在朋友的资助下刻苦学习,在仁宗时登科、神宗时官至宰相。汪激的书童汪淑,在侍候主人读书时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勤学苦思,最终和主人一同考中进士,名次还在曾巩之上。

据统计,宋代由布衣入仕者占比55.12%,其中官至一到三品者占比53.67%,到北宋末年已达64.44%。而唐代寒门子弟的录取率仅有15.9%。可见,宋代科考真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这取决于当时的文化环境和政治制度,保障了科考的公平。但这仅是机会平等,起点不平等仍是一条鸿沟。那么朝廷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宋代“义学”“义庄”兴起,为寒门子弟提供经济支持和读书机会,官办学校、书院也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进京赶考的寒门子弟,政府也会发放“公券”,凭此可在公家的驿站免费食宿。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寒门子弟与官宦、富家子弟之间的起点差距,使他们更有可能实现阶层跨越。

标签: 寒门

更多文章

  • 刘邦称帝后擒拿韩信后为何封刘肥为齐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韩信,是西汉开国大将,他平定三秦,消灭赵魏,兵不血刃灭亡齐国,并在垓下逼杀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汉家天下一多半都是韩信打下的。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然而在刘邦心目中,韩信乃是自己的心腹之患。早在楚汉战争时,韩信已表露出不臣之心。如今韩信不在自己掌握中,实在令人寝食难安。于是汉六年,人有上书

  • 三国时期街亭对于蜀汉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街亭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仅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共主持五次北伐。从表面上看,第三次北伐是最成功的。毕竟蜀军已经攻占了阴平郡和武都郡。然而,最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的,却是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如果街亭不丢失,诸葛亮就能指挥蜀军,歼灭困守天水的郭淮部以及马遵部。到时几路蜀军顺利会师,诸葛亮便能很轻松的拿下陇右

  • 秦国士兵为什么战斗力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

    说起战功时期秦国人的战斗力,那是赫赫有名的,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依然认同这个观点。水淹郢都、长平之战、平定蜀地、远征东方六国等等,无不一是秦国战斗力的体现,是秦军将士用血肉之躯打出来的,正是有了这虎狼之师,秦才可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秦军战斗力如此强悍呢?首先,战斗力的强弱和

  • 为何明朝会出现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共出现了九个大统一的朝代,分别是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在这九大朝代中,明朝是太监干政最为显著的朝代,尤其是到了明思宗朱由检时期,太监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可说明朝几乎是等于亡与太监之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收

  •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西政权

    1644年11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当时清军主力正在山东、陕西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后又进军东南,与南明弘光政权作战,无暇西顾。大西军在四川,主要与故明残军及官绅武装作战。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5年11,清廷以驻防西安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会同

  • 元朝国号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

  • 清朝晚期的军队朝廷为何指挥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大清虽然活着的时候没有陷入到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但是大家要知道民国的一大乱局其实也是从大清的时候就开始埋下了伏笔。到清末,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形成,大清朝廷也几乎成了一个形式上的存在而已。西太后统治下的大清(1)八旗溃散后的地方团练当初满清入关之时,八旗军队几乎所向披靡,一路势如破竹。但是到了太平

  • 宋朝300年是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重文轻武之根源,朝堂如何限制武将权力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拥兵自重,这一切都是因安禄山带了个坏头,才会有藩镇割据,才会有五代没完没了的中下层军官裹挟上级造反,才会有五代那道德沦丧的社会之乱。赵匡胤是有情怀和理想的,正是他执着于人伦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

  • 战国时期赵国为何三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迁都

    三家分晋后,赵国便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如果不是因为长平之战,也许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还得再往后推移。赵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北边是匈奴,南边是魏国,西边还跟秦国接壤,东边的邻居又是燕国跟齐国,可谓是四战之地。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赵国不是在打仗,那就是在准备打仗。对一个

  • 秦朝怎么灭亡的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秦朝便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

    秦始皇去世后,仅仅过了3年秦朝便走向了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寿命,为何会如此之短呢?其实这和秦始皇本人有很大的关系。原本秦始皇死后是要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但因为生前并没有立太子,所以这给了赵高等人一个更改遗诏的机会。最后他们将扶苏逼死,扶持胡亥继位,这便给内部留下隐患,外部情况同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