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晚期的军队朝廷为何指挥不动?

清朝晚期的军队朝廷为何指挥不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4/1/16 17:32:21

大清虽然活着的时候没有陷入到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但是大家要知道民国的一大乱局其实也是从大清的时候就开始埋下了伏笔。到清末,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形成,大清朝廷也几乎成了一个形式上的存在而已。

西太后统治下的大清

(1)八旗溃散后的地方团练

当初满清入关之时,八旗军队几乎所向披靡,一路势如破竹。但是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王朝周期律又突显出来了,太平军兵出广西,横扫湖南湖北,打得大清怀疑人生,深感绿营兵无能,八旗子弟由威慑变成笑话。这个时候,大清迫于无奈只能用地方自卫,大家被迫组织起军队来抵御太平军,其中曾国藩为首。

震惊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开始搞得是团练,也就是地方乡勇,不成气候,不过大清朝廷可能也就这么想,让他们自保,等大清一恢复,再收复失地。但是曾国藩还是有想法,自己组织起了湘军,开始镇压叛匪,积蓄实力,继而攻陷南京,立下不世之功。

曾国藩出现之后,整个大清的军事出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增强推进武器的近代化,这个时候八旗子弟仰仗的弓马骑射,在洋枪洋炮面前已经逐渐落伍。一个是改革军制,从世兵制改为募兵制,这一定义上增强了打仗的欲望。

(2)宝剑是双刃的

另外,曾国藩的军队很多都是湖南一带的乡勇,有点父子兵的关系。这样的军队让大清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些人基本都是乡里乡亲,打仗的时候,你二大伯落难,你要是不去救,让你侄子看见,回营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编排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所以这些湘军有种死战不退的勇气,打仗起来也威武。恨的是这些人都是一伙的,一级听一级的,只知道有长官,而不知道有大清,所以朝廷很难指挥得动。

一方面,湘军把太平天国的问题给镇压了,但是另一方面,湘军自己也就成了问题。比如震惊朝野的刺马案,就是大概率是湘军干的。刺马案中的马指的是马新贻,这哥们是山东人,又是回族,不属于清廷忌讳的汉族重臣。清廷本来把马调过来,就是为了让马取代曾国藩治理湘军,好好治治骄纵的湘军。结果马新贻一来,就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被人安排,一个刺客当场把这位进士出身的武人给杀了,这直接打脸大清。

投名状描述了这段历史

并且当地立刻安排“刺马”案的戏文,把刺马的张汶详硬是吹成有情有义的汉子,后来李连杰演的《投名状》中的庞青云原型就是张汶详。这件事当然震怒了大清,但是最后还得请回曾国藩来审。后来大家一通分析,说是这样的滔天大罪可能是湘军总督曾国荃指示的,问题是,谁敢抓?抓了就是太平天国2.0,大清没那个钱和精力去搞。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默许了曾国藩把张汶详宰了拉倒。

(3)大清失控

在曾国藩一派肆无忌惮之后,大清没有能力彻底抹去湘军,居然搞出了另一个想法,那就是扶持淮军,也就是“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中堂。但是这样更糟糕,两派势力各自斗法,削弱最多的却是大清。

“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中堂

所有的好东西基本都到了这些军头的手中,像甲午海战,朝廷里的官员就盼着李鸿章的北洋海军输。甲午海战对大清皇室来说是划算的,因为北洋赢了,削弱日本;日本赢了,搞掉北洋海军。但是没想到日本在陆战也赢,这就让大清血崩,差点回去扫个墓都要办护照。

甲午海战

不过大清这么玩,非但没有让这类军头失去实力,反而更加强了军头们的存在感。到后来,军头们一度视大清如无物,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太后宣战11国,叫李鸿章等封疆大吏来护驾,结果老李一句“此乃乱诏,粤不奉电”,就差没叫清廷滚了。

(4)结语

随着大清的日渐没落,军头们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后期跟过李鸿章一脉的袁世凯掌握了,在大清自己养的新军发动武昌起义的时候进行逼宫,直接让大清退出了历史大舞台。大清到死的那天,国家似乎还是完整的,但是底下早就是碎成无数个小势力了。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宋朝300年是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重文轻武之根源,朝堂如何限制武将权力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拥兵自重,这一切都是因安禄山带了个坏头,才会有藩镇割据,才会有五代没完没了的中下层军官裹挟上级造反,才会有五代那道德沦丧的社会之乱。赵匡胤是有情怀和理想的,正是他执着于人伦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

  • 战国时期赵国为何三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迁都

    三家分晋后,赵国便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如果不是因为长平之战,也许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还得再往后推移。赵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北边是匈奴,南边是魏国,西边还跟秦国接壤,东边的邻居又是燕国跟齐国,可谓是四战之地。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赵国不是在打仗,那就是在准备打仗。对一个

  • 秦朝怎么灭亡的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秦朝便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

    秦始皇去世后,仅仅过了3年秦朝便走向了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寿命,为何会如此之短呢?其实这和秦始皇本人有很大的关系。原本秦始皇死后是要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但因为生前并没有立太子,所以这给了赵高等人一个更改遗诏的机会。最后他们将扶苏逼死,扶持胡亥继位,这便给内部留下隐患,外部情况同样危机,

  •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进行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宣宗,李忱

    古代皇权就是最高统治的象征,皇帝便是所有权利的顶峰,“一览众山小”的滋味让无数人趋之若鹜,所以皇权的争斗一般都是最为血腥和残酷的,亲情友情什么的在帝位面前都变得脆弱无比。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前可是装疯卖傻隐忍了三十六年,靠着无比坚强的意志力,成功的骗过了所有人

  • 北周宣帝宇文赟为何要立五个皇后并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赟

    皇帝贵为天子,天底下就他说了算,按理说没有什么烦恼了。事实上并不然,皇帝也闹心,别的不说,在立后问题上就够他伤脑筋的。所以古代的皇帝,有五个皇后并立的,有一个不立的,也有立一个死一个的。北周皇帝宇文赟是五个皇后并立,五个老婆都立为皇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平起平坐,谁也别管谁。宇文赟(559年-5

  • 秦始皇为何废除谥号制度 秦始皇有谥号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

    谥号我们都知道,是古代人对于已经死去的人的一种评价,用很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逝者的一生的功绩或者过失,而谥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只有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才会拥有,而且谥号也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一直都存在,但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嬴政曾经废除过谥号制度,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主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在成为霸主之前,经历了十分艰难而屈辱的一段时日。后世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就是越王勾践做主角。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勾践的父亲允常和吴王阖闾在世之时,两国之间多次征战。允常去世之后,勾践继位。阖闾听闻这个消息,就想趁越国新君继位,国家不稳之时

  • 唐朝渭水之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渭水之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新生不到十年的唐朝迎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太子李建成与弟弟秦王李世民的储位斗争激化,兄弟二人在玄武门前兵戎相见,拼死搏杀。李世民凭借一批军队将领的支持,成功铲除了李建成势力。唐高祖李渊面对完全失控的局势,和为了皇位杀红了眼的李世民,识趣地交出皇权,主动隐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

  • 明崇祯帝自杀前夕还有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帝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明朝的事情。明朝崇祯十七年,朱由检皇帝在紫禁城北的煤山逝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就意味着一个朝代没了,这肯定是路的尽头。然而,虽然当时的情况真的很糟糕,但也没有办法。所以有人就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皇帝死后到底有多少军队?崇祯皇帝死后,明朝的后备领导立即开始在明朝的首都南京运作。朱由崧,

  • 夏朝和商朝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朝

    一、夏朝军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关于夏朝的军制虽然现存的史料很少,但有限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它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军制的开端。这一时代,在国家已经形成的同时,军队也随之产生,它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和奖惩制度。夏王朝原本是脱胎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掌握国家政权的夏后氏只是众多部落中力量最强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