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 西夏汉化过程

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 西夏汉化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3/12/8 6:08:41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

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州、灵州一带原本就是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汉文化底蕴。随着西夏社会的发展,西夏的统治阶级也明显地意识到,要使西夏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必须在西夏国内大力弘扬中原先进的汉文化。

毅宗李谅祚非常喜欢汉文化,因此,他决定在国内大兴汉礼。夏奲都五年(1061年),李谅祚向宋朝表达了他们仰慕中原文化礼仪,并请求从第二年起改用汉礼迎接宋朝使者,得到了宋朝的赞同。李谅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穿汉族衣冠,改用中原王朝礼仪制度。国人停止使用蕃礼,改用汉礼,改穿汉族人服装;用中原王朝的汉文化礼仪来迎接宋朝使臣,并向宋乞要工匠、伶人(乐人、乐官),以进一步方便学习汉仪;为了表示其在西夏推行汉礼的决心,李谅祚恢复了唐朝曾赐给党项贵族的“李”姓。

第二,向宋朝求赐经、史书籍。夏奲都六年(1062年),李谅祚又上表宋朝,希望宋朝能给西夏九经(九经名目相传不一。宋朝时的九经是指儒家的九种经典:《诗》《书》《易》《礼记》《周礼》《仪礼》《论语》《孟子》《左传》《唐史》《册府元龟》)等书,如此大规模的从中原王朝求得儒家经典,这在西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足以表明李谅祚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向往。

第三,李谅祚在李元昊所设官制的基础上,又仿宋朝官制进行了一些补充,完善了西夏的官制。他增设了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中书学士等官职,在蕃职中增加了“昂聂”“昂星”“谟固”“阿泥”等称号,这一时期西夏的官制比李元昊时更加完备。李谅祚还重用汉族官吏,对有才华的汉人委以重任。

汉人景询、苏立两个人都曾是宋朝的儒士,李谅祚都授予他们高官。《西夏书事》记载:“谅祚每得汉人归附,辄共起居……掠秦凤时,俘汉人苏立,授以官,颇用事。询,延安人,小有才,得罪应死,亡命西奔。立荐之,谅祚爱其才,授学士。”学士一职一般都是由皇帝所亲信的有文才的人才能担任,李谅祚让汉人景询任此职,足见其对汉族人才的重视程度。

第四,加强西夏的军事力量。李谅祚在西夏原有的监军司的基础上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改韦州监军司为静塞军,改石州监军司为祥祐军,改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还在西平府设立了翔庆军司。更换军名、改变驻军地点和增设新军的措施,消除了西夏国内过去各监军司军政合一、权力太大的弊端,使地方文武官员各有职权范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加强了西夏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巩固了西夏政权。

李谅祚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面推行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涉及礼乐制度、服饰习俗、官制设置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同时,与周边的辽、吐蕃、宋朝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了安境息民的友好关系。这种举措,对西夏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周边各政权和民族的生存及发展。当然,李谅祚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夏党项羌贵族的统治。

标签: 西夏

更多文章

  • 羌族党项人是从哪里来的 党项羌人有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党项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

  • 蒙古是如何灭亡西夏 西夏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夏

    夏仁宗去世后,西夏也开始步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内乱不断,外患频频,国力衰弱,在强大的蒙古兵团的不断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了。夏仁宗于乾祐二十四年(1193)去世,长子纯祐即位,是为桓宗。桓宗即位后,大体遵循仁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附金和宋的政策。桓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天庆十三年(1206),铁木真带

  • 西夏外戚没藏氏专权结局如何 夏毅宗是如何平定没藏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毅宗

    西夏王朝的建立,后族野利氏起了重要的作用。野利氏是西夏的名门望族之一,与当时的细封氏、房当氏、往利氏、米擒氏、费听氏、拓跋氏等都是党项族按姓氏划分的部落。野利家族中很多位尊权重的长者都是元昊的主要支持者,把持着西夏宫廷和军队的大权。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大臣野利任荣病死,景宗元昊悲痛欲绝,痛

  • 唐太宗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却被唐高宗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高句丽,唐高宗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他的带领下唐朝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强盛期。不过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一件事一直没能达成,反而是被他的儿子唐高宗做到了,那就是唐高宗在668年灭了高句丽。高句丽在当时位于东北和朝鲜半岛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很难将其消灭。可能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唐太宗率军能力是远在唐高宗之上的,为何反而

  • 春秋时期称王的诸侯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侯国

    楚国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在春秋年间,楚武王熊通建议周天子提升楚君的封号,却被拒绝。此后熊通大怒,自封王号“楚武王”,当时楚国国力强盛,周室也无可奈何。等楚国开了这样一个先河以后,其他诸侯国也跟着蠢蠢欲动,想要寻找一个好的时机称王。整个春秋时期,不是只有楚国国君称王,还有几个诸

  • 蜀国建国时官职最高的人是谁?谁是蜀汉文臣武将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国

    221年5月15日,刘备正式在成都登基称帝,立国号为“汉”,刘备算是实现了自己早年定下的目标,在汉朝灭亡后及时延续了汉室血脉。不过蜀国建立初期,谁的官职最大呢,或者说蜀国的文臣和武将谁才是第一人?要说文臣的领袖肯定是诸葛亮,相信这个大家都能猜到,那第一武将会是谁?刘备称帝时关

  • 历史上契丹真有南院大王吗?南院大王有哪些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契丹

    萧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后,决定回到辽国,而辽国可汗直接封萧峰为南院大王。这个南院大王究竟有哪些权利呢?辽太祖曾设立两大王院,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拥有统领军队的权利。不过历史上能担任南院大王一职的,都是可汗的心腹,起码要是十分信任的人。乔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他毕竟还是在中原长大,理论上难以担任南院大王如此

  • 西周为什么在周穆王死后顺速瓦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

    说到周穆王其实对于西周而言那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其实理论上就是周穆王在西周就在,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一个探究,毕竟当时十分强盛的西周在周穆王死了之后就迅速的瓦解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看

  • 民国临城大劫案的过程及结局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临城大劫案

    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二十年后英美人都说喜欢那帮土匪,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十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鲍威尔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日本人逮捕,关进提篮桥监狱。在那他惊喜地发现了同曾被山东土匪绑架的一位英国人。两个“山东土匪的前俘虏”同时喊出了一句话:“我喜欢中国土匪,不喜欢日

  • 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国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对周边诸侯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不过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超越魏国,从而走上称霸之路。实际上帮助秦国崛起的商鞅,他原本是魏人,但后来选择转投秦国。当时很多具有才华的名将原本都是魏人,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留在魏国,而是去他国求职,为什么魏国就留不住人才呢?无情、张仪、公孙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