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契丹真有南院大王吗?南院大王有哪些权力?

历史上契丹真有南院大王吗?南院大王有哪些权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86 更新时间:2023/12/18 9:33:20

萧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后,决定回到辽国,而辽国可汗直接封萧峰为南院大。这个南院大王究竟有哪些权利呢?辽太祖曾设立两大王院,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拥有统领军队的权利。不过历史上能担任南院大王一职的,都是可汗的心腹,起码要是十分信任的人。乔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他毕竟还是在中原长大,理论上难以担任南院大王如此重要的官职。下面就来讲讲当时契丹的官职机构是如何设立的,一起来看看吧。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将乔峰塑造成了一位义薄云天的英雄。

除了他丐帮帮主的身份在大宋受人敬仰之外,在辽国他也因为帮助辽皇耶律洪基平叛,受封为南院大王。

听起来这是个很励志的故事,有点儿像小白,而且南院大王这个金光闪闪大得吓人的名头,也让乔峰貌似成为了辽国南部与大宋接壤地区的主事人,可南院大王这个让汉人很陌生的称呼,到底是干嘛的?

有了南院大王就自然有北院大王,二者都是辽国北枢密院下属的南大王院和北大王院的最高首领,这两个机构的前身则是源自于契丹遥辇八氏中迭剌部的统治阶层。

迭剌部与乙室部堪称是契丹早期最强大的两个部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最初就是迭剌部的首领。在阿保机的带领下,迭剌部成为了契丹部族中势力最为强悍的一支,最终帮助耶律阿保机统一了整个北方。

不过也正是因为部族势力的强大,称帝登基之后的耶律阿保机为了稳固皇权,在公元922年遂将迭剌部分为五部院以及六部院两个体系,各置一名夷离堇作为机构的统领。

后来为了消除辽国政府机构中太过原始的契丹部族痕迹,所以将五部院改称北大王院,而六部院自然就成了南大王院,至于夷离堇这个契丹原始的首领名字,在公元938年也正式被带有中原地域色彩的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所取代。

因为五代时期的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所以除了契丹等游牧民族外,还有大量的汉民汉地归属辽国统治。对于不同的族群和数量巨大的汉人,辽国采取了双轨的政治制度,在契丹国内分设南、北两套政治制度。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为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民族矛盾问题,北面官主管“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则主要负责“汉人州县、赋税、军马之事”,如此明晰的政治制度,也是辽国这个在中原人看来是蛮夷的国家享国210年的重要原因。

官分南北,那岂不是南大王院主管与宋国相邻国土上所有汉人相关事宜吗?

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南大王院是从契丹部族分裂出来的,用契丹人来管理汉地的事情,岂不是与辽国机构的双轨制相违背了吗?所以南大王院与北大王院一样同属于北面官系统,只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大王院分设在皇帝宫帐的南北方才有此方位的分别。

一般提到王爷,习惯性的就会认为这样的官职肯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作为辽国北面官系统中的机构,南大王院与北大王院实则是分管契丹部族的军民之政,相当于是塞北草原的户部。

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以军事强国,必然就会过度的依赖军队,所以不同于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并行管理军政大权的制度,契丹的枢密院一家独大,虽分南北,但是位在宰相府之上,南北大王院的地位也只是北枢密院下辖的机构。

除了掌控契丹本部事务之外,南北两院还负责皇帝平日出行的“从行之兵”,共同负责拱卫皇帝的重任,这些士兵都是由皇帝的亲信亲自筛选的,为了区分两院兵卒,北院士兵会在自己的左臂刺上标识,南院则在右臂。

虽然辽国没有像元朝一样民分四等,但是北贵南贱的社会潜规则是不得不承认的,分管了契丹军民之政的南北两院,因为两院大王特殊的位置,所以也决定了这两位王爷的人选也必须是慎之又慎。

在辽国历代南院大王的名单里有“富民大王”耶律挞烈,以及耶律斜轸、耶律海里、耶律吼、耶律善补、耶律颇的等人。

从这个名单中可以看到,不但没有汉人,甚至连皇后的族姓萧氏也没有出现,算起来也只有契丹的国姓耶律才是皇帝真正放心的人选。

所以作为小说中北归的契丹人,乔峰即使恢复了辽国的国舅之姓改为萧峰,但在理论上皇帝以及枢密院也是绝对不能将南院大王的位置交给他的。

抛开小说演义,辽国独特的双轨官制,以及皇姓(耶律)和后族(萧氏)共同执政的特有现象,在中原王朝这个防权臣、防宦官、防外戚的制度里都是不可思议的。

但也正是得益于辽国这样“一国两制”和南北分治的手段,也让契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皇朝。

其影响之大,甚至在如今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许多国家仍然将中国称为“(Китай)契丹”,而不是我们以为的CHINA。

标签: 契丹

更多文章

  • 西周为什么在周穆王死后顺速瓦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

    说到周穆王其实对于西周而言那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其实理论上就是周穆王在西周就在,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一个探究,毕竟当时十分强盛的西周在周穆王死了之后就迅速的瓦解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看

  • 民国临城大劫案的过程及结局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临城大劫案

    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二十年后英美人都说喜欢那帮土匪,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十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鲍威尔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日本人逮捕,关进提篮桥监狱。在那他惊喜地发现了同曾被山东土匪绑架的一位英国人。两个“山东土匪的前俘虏”同时喊出了一句话:“我喜欢中国土匪,不喜欢日

  • 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国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对周边诸侯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不过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超越魏国,从而走上称霸之路。实际上帮助秦国崛起的商鞅,他原本是魏人,但后来选择转投秦国。当时很多具有才华的名将原本都是魏人,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留在魏国,而是去他国求职,为什么魏国就留不住人才呢?无情、张仪、公孙衍等

  • 战国韩国和燕国谁更弱?燕国为何能列入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国

    要说战国七雄中,谁是最弱的国家可能多数人会想到韩国和燕国,实际上韩国虽然总吃败仗,但综合实力应该还是在燕国之上。燕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没有太大作为,感觉存在感极低,可能当时和燕国有关最出名的事件便是荆轲刺秦王了。那为什么燕国还能列入七雄之一呢?实际上这跟早期燕国封国时的待遇有一定关系,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有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有哪些意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历史知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简介: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从199

  • 南京大屠杀事件背景 南京大屠杀事件经过 南京大屠杀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京大屠杀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南京大屠杀的事件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最后南京大屠杀的结果,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究竟有多可怕!南京大屠杀事件背景:淞沪会战失利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侵略。同年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

  • 唐朝和亲的公主有哪些?唐朝和亲战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和亲

    和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政治联姻,中原王朝为了和周边少数民族国家达成友好关系,就会用和亲的方式来体现友好。哪怕是像汉朝、唐朝这样强盛的朝代,也需要靠和亲来维持与周边政权的关系。而唐朝的和亲策略跟其他朝代还有些不同,相信大家也比较好奇唐朝的和亲公主都有谁。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看看唐朝时期的和亲是如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选官制度

    古代选官制度简介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东汉汉桓帝党锢之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党锢之祸

    说起党锢这个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比较陌生。这是指在古代禁止某一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

  • 文景之治出现原因 文景之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呢?一起了解一下当时的文景之治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吧!文景之治简介:文景之治出现在什么时候?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