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贞观玉镜》的内容是什么 《贞观玉镜》有什么价值?

西夏《贞观玉镜》的内容是什么 《贞观玉镜》有什么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42

《贞观玉镜》是西贞观年间(1101年~1113年)颁行的军事法典,以西夏书写。该法典出土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属于20世纪初俄国的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现的众多文献中的一部分,今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这一文献最初被归类于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在经过苏联西夏文学者整理自成一种文献,收录在1963年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夏文写本刊本》中。有关这一文献的名称至今在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应定名为《贞观玉镜将》,有的则认为应定名为《贞观玉镜统》,还有的学者将其定名为《贞观将玉镜》,我们在这一问题尚未定论的情况下,暂时称其为《贞观玉镜》。

《贞观玉镜》是西夏文雕版印刷,蝴蝶装。已发现的残本至少有三个以上的版本。现存有83面:序言1面,第一篇条目1面,第二篇条目和正文共23面,第三篇条目和正文共31面,第四篇条目和正文共27面。包括序言、政令篇、赏功篇、罚罪篇、进胜篇5个部分,残存条目共计133个,正文阐释63条。

内容涉及西夏朝的军事法制、军政制度和军将士卒在战斗中的立功奖赏、犯罪处罚的规定,也涉及统兵体制、赏罚对象和物品、军事思想等多个方面。《贞观玉镜》是崇宗乾顺推行尚文重法,以法治军,在旧的军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修定的一部军事法典。

《贞观玉镜》是西夏人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军事著作,并根据西夏的实战经验编撰而成的军事法典。本书在择将、赏赐律、罚罪律的基本内容方面都是取经于公亮等所撰的《武经总要》,但不如《武经总要》的内容丰富、规定全面与细致,在格式上也有不同之处。

尽管在现存篇幅与内容方面不如宋朝《武经总要》详细,但是《贞观玉镜》在一些具体的规定上,又比宋朝详尽。西夏的军律主要规定战斗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军队集结和进行中的某些事项。其他平时的驻扎、训练、后勤供应、列队调兵手续、奸细等都没有涉及。

说明西夏军律只是在最重要、实质性、普遍性的问题上做了规定,而省去了一些枝节性的、礼仪性的、非普遍性的问题。这样就使西夏军律重点突出、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贞观玉镜》反映了西夏的军事制度、军律及军事思想。规定重视从总体上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反映了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对主要指挥官的重视,作战中重视保护统兵将领的安全,又对其有严格的赏罚规定,如规定统兵官若阵亡,其护卫等都要被杀。

从西夏军律中看出西夏军队十分重视人、马、战具、信号与俘获。条文中有关“得失人马、甲胄、旗、鼓、金”的规定最多而且详细。《贞观玉镜》反映了西夏军队在执行赏罚将士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灵活的军律,具有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贞观玉镜》是由西夏国主命令组织官员修订的,是没有注释、圈点的白文本,是迄今为止所知的西夏唯一的兵书单行本,并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它是我国历代兵书中颇具特色的一本,又是迄今为止我国罕见的少数民族古代兵书,对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兵书颇有价值,在我国兵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标签: 西夏

更多文章

  • 西夏桓宗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夏桓宗李安全为什么要篡权夺位 ?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桓宗

    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夏仁宗李仁孝卒,终年70岁,谥号“圣德皇帝”,庙号“仁宗”,陵名“寿陵”。李仁孝在位54年,是西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死后,皇位由他的长子李纯佑继承,这就是西夏历史上的夏桓宗。

  • 西夏是如何灭亡的 蒙古为何首要攻击目标是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夏

    12世纪,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部逐渐从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正当蒙古人兴起之际,驻在蒙古高原上从事游牧和狩猎的其他各部落的势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部落,有的与蒙古部落的人有相近的语言、相近的习俗,有的则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有的已产生了国家政权机构,有的则仍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总之,

  • 党项族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党项族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

  • 党项族是如何发展的 党项族是怎么样崛起的 ?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党项族

    党项,又称党项羌,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羌族的一支。原居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公元7世纪中叶,党项向西北迁徙,各部分散居于广大的西北地区。从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受到中原王朝所封的党项拓跋氏夏州藩镇割据势力不断增强。到北宋建立后,逐步脱离宋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夏。公元7世纪初,党项仍处在氏族社会

  • 西夏历史简介 西夏是如何建国 西夏如何灭亡的 西夏文化核心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份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

  • 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 西夏汉化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夏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王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

  • 羌族党项人是从哪里来的 党项羌人有什么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党项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

  • 蒙古是如何灭亡西夏 西夏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夏

    夏仁宗去世后,西夏也开始步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内乱不断,外患频频,国力衰弱,在强大的蒙古兵团的不断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了。夏仁宗于乾祐二十四年(1193)去世,长子纯祐即位,是为桓宗。桓宗即位后,大体遵循仁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附金和宋的政策。桓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天庆十三年(1206),铁木真带

  • 西夏外戚没藏氏专权结局如何 夏毅宗是如何平定没藏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毅宗

    西夏王朝的建立,后族野利氏起了重要的作用。野利氏是西夏的名门望族之一,与当时的细封氏、房当氏、往利氏、米擒氏、费听氏、拓跋氏等都是党项族按姓氏划分的部落。野利家族中很多位尊权重的长者都是元昊的主要支持者,把持着西夏宫廷和军队的大权。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大臣野利任荣病死,景宗元昊悲痛欲绝,痛

  • 唐太宗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却被唐高宗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高句丽,唐高宗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他的带领下唐朝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强盛期。不过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一件事一直没能达成,反而是被他的儿子唐高宗做到了,那就是唐高宗在668年灭了高句丽。高句丽在当时位于东北和朝鲜半岛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很难将其消灭。可能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唐太宗率军能力是远在唐高宗之上的,为何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