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A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A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32 更新时间:2024/1/22 21:18:23

说到晚清真的有太多的话要说,想说却无从说起,今年刚好是2021年,是辛丑年,在1901年的辛丑年也是想人想起了非不愉快的历史,109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今天我们其他的不说,就来说说《辛丑条约》到底对当时赵成了什么影响吧,小编带来的是详细内容。值得收藏转发。

影响总述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学术界一般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最终形成,乃至于认为它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过,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商榷,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并未结束于《辛丑条约》、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标志不宜采用《辛丑条约》乃至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本身提出商榷。

政治影响

主权丧失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并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政治和军事控制;其中,对义和团肇事者的惩罚,则体现出国家司法主权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势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晚清政府,则成为帝国主义势力统治中国的工具。尤其是,《辛丑条约》规定了清政府必须承担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义务,有观点认为,这充分说明清政府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完全成为列强的“守土官长”和“洋人的朝廷”。

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各自均无实力独吞中国。由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得到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同意,遂形成了各侵略者在华“利益均沾”的格局。《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许多地方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使中国变成了被共管的半殖民地。这个过程中,列强时有冲突,日俄战争就是一例。这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清政府则屈辱地宣布中立,并在事后承认了日俄所签条约的分赃规定。

晚清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清廷需要缓和矛盾,延续统治。与此同时,由《辛丑条约》谈判而展开的惩罚涉事官员的行动,客观上也打击了清政府中最顽固保守的势力,为“新政”扫清了道路。其他一些条款也对旧制度形成了冲击,例如暂停科举就对科举制的最终废除产生了影响。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宣布“变法”,即清末新政,其内容包括提倡民族工业、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等、练兵筹饷等等。

反抗运动

清廷在《辛丑条约》前后镇压义和团运动,受到义和团的反抗。此后,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清廷的对外卖国、对内压榨,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各地民变此伏彼起,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全国各地民变多达1300起。这削弱了清皇朝的统治,使它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也纷纷展开,一些参与者进而懂得只有推翻清廷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如拒俄运动失败后,黄兴陈天华等一部分留日学生就立即组成了革命团体军国民教育会。他们抛弃了以往“乞怜于满洲政府”的做法,从此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经济影响

《辛丑条约》确定的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清政府不堪负担,只得允许各地增加各种税捐,把赔款负担转嫁到全国人民头上,并指定各省分摊赔款数目,最多的江苏、四川、广东分别摊赔250万、220万、200万两,其次江西、浙江各摊140万两,湖北、安徽也分摊到120万、100万两,其余的省分摊30万至90万不等,最困难的贵州也摊到20万两,总计各省每年共摊赔1880万两。

《辛丑条约》签订后,在赔款之外,帝国主义各国也加紧了对中国其他形式的掠夺和控制。它们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到1911年(宣统三年)为止,中国已修成的铁路总长为9292公里,其中有40%是控制在列强手中。另据统计,至清末,帝国主义国家已经控制了中国煤矿机器开采量的90%以上,而中国的铁矿生产则全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在航运业、棉纺业、造船业、烟草业、金融业等方面,帝国主义的投资也迅速增加。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渗透和控制,把中国进一步推了殖民地的深渊。

军事影响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北京(包括东交民巷使馆区)及从北京至山海关沿线十二个重要地区。日本的“清国驻屯军”(后来的中国驻屯军、日军华北驻屯军),就是在条约签订前夕以“护路”、“护侨”为名派遣、签订后正式宣布编制的一支驻军;也可以说,它是《辛丑条约》的产物。这支部队人数屡经变动,华北事变后,日本在列强的默许下,于1936年将驻屯军编制升格,扩充驻军人数,并不断在北平丰台等地向中国军政当局进行军事挑衅,最终导致七七事变的爆发。东京审判涉及这段史事时,还曾围绕《辛丑条约》展开调查。

化影响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除被迫进一步敞开国门外,还对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加以刻意保护,民国也延续了这一点,由此,中国年均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快速增长。这一现象是殖民意志的体现,但对催生中国近代旅游业,带动来华贸易与投资活动,加速“西学东渐”的进程以及推动国际汉学的发展等等,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作为《辛丑条约》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美国退还庚款”及办学事件,尽管作为屈辱的庚子赔款的衍生物、而在传统上被视为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的手段,但其对中美两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文教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乃至青年留学去向产生的影响,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

标签: 辛丑条约

更多文章

  •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屠尽司马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武帝

    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刘裕成年之后,参加了谢玄组织的北府军,而著名的“淝水之战&r

  • 南宋开禧北伐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禧北伐

    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在当时。南宋和金国之间已经长达四十年没有战事了,随着北方蒙古部落的强大,金国也在忙着边防,在加上金国内部原因叛乱不断,此时的宋宁宗可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正是满清热血的时候。总体来说,这次北伐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受不了。从南宋时期开始,南宋都要向金国称臣,既是是宋孝宗

  • 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繁荣开放的一个都城,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纵观历史,前后都难以有一座城市可以与之相比。一个时代如果国内混乱,统治秩序动摇,对内怕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对外来文化,一定会排斥拒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也达到鼎盛,它的开放程度也达到了鼎峰。唐朝之

  • 唐朝女子的穿着样式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

    说唐朝女人喜欢袒胸露乳,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首先确认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印象?大概有两个来源:其一,唐诗中描绘的相关场景,比如方干的《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或者李群玉笔下的“

  • 西汉七国之乱祸首吴王刘濞为何打不赢朝廷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

  • 唐朝黄巢起义历史事件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

  • 南朝刘裕灭南燕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燕

    公元404年,刘裕拥立晋安帝复位,把控东晋政权。南燕皇帝慕容超想趁乱攻打东晋,此后刘裕开始制定灭南燕的计划,当时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劝阻,但刘裕依然决心出击。南燕之战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刘裕便灭掉了南燕,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这场战役中,刘裕善于料敌,最后稳扎稳打,逐渐掌控战事主动权,完成了一场大胜。

  • 永嘉之乱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永嘉之乱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桓温进入北地,远眺中原大地,曾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即神州陆沉,永嘉之乱,王衍等臣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永嘉之乱有何影响呢?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

  • 永嘉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发生了什么呢?刘汉立国晋惠帝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

  • 中国上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得生活资料,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发展着社会经济,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步。新石器时代经济状况如何呢?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学会了使某些经常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籽粒通过种植的方法,获得有效的食物来源,这就是原始农业产生的萌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