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屠尽司马氏家族?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屠尽司马氏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62 更新时间:2024/2/2 3:28:38

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

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

刘裕成年之后,参加了谢玄组织的北府军,而著名的“淝水之战”,刘裕就在军中,随着淝水之战的大胜,也带起来新的一批将领,而刘裕就是其中一个。

之后的晋安之乱和桓楚篡权之战,刘裕成为了东晋的权臣,连晋安帝都说,若无刘将军,恐怕我司马家江山已丢。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匡扶晋室的一个,为何在篡权之后,灭掉司马懿一族呢?

按照当时的历代朝廷,在受到前朝禅让皇位之后,都会善待前朝的皇帝,然后让其安享晚年生活,但是刘裕就没有那样做,他开了一个先河,那就是除掉前朝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

刘裕不但除掉了皇帝司马德文,还杀了很多司马家的很多人,将司马家能杀的都杀了,导致司马懿后代灭族,这其中有很多,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司马家族并不得人心

司马家族在司马懿这一代开始,渐渐的掌管政权,司马懿更是发动了“高平陵事件”,诛杀了曹爽一族,并除掉了很多曹爽的党羽。

之后的司马家更是对曹家采取压迫的状态,废掉曹芳、杀死曹髦等等,可以说霸占着曹魏政权的大权,在曹魏遗老中,对司马家非常痛恨。

建立晋朝的司马家,更是让中原的百姓们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外加上天灾,可以中原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中原百姓都随着西晋的灭亡南迁。

所以在百姓的心中,司马家掌管天下,但却没有治理好天下。

二、打击名门士族、宣示自己为正统

东晋的建立,也流传着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也寓意着东晋的建立,完全是依靠江南士族们建立起来的。

江南士族自从东汉时期开始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朝中更是多江南士族的人,到了东晋可以说是江南士族的一个鼎盛时期,他们往往能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东晋,司马家虽然是皇权的代表,但是王家、桓家、谢家那都是当时江南的大家族,他们垄断着政权、掌管着经济、享受着高官厚禄。

正因为如此,刘裕建立刘宋政权,也要像江南士族证明,我已经不再是你们看不上的穷小子,我已经是天子,而杀掉司马家族就是给江南士族的警示,不要在轻视出生寒门的自己。

刘裕本身就是汉室之后,蜀汉政权虽是曹魏政权所灭,但那时掌权者已经是司马家,杀掉司马家也是为汉室报仇。

既能打击士族,又能宣示自己已贵为天子,还能为汉室报仇,一举三得之事,刘裕当然会选择除掉司马家。

三、为年轻儿子扫除障碍

刘裕当皇帝的时候,已经五十八岁了,但是自己的儿子刘义符才刚刚十四岁。

刘裕害怕自己突然离开人世,把国家交给稚嫩的儿子,怕他应对不了,虽然江南士族已经承认自己的地位,但是什么时候怀旧,又把司马家的一个孩子拉起来,照样是麻烦。

当时还有司马家族的人逃往北方,各地的士族也是表示支持和热情接待的,所以刘裕就是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样司马家就没有能力在对政权构成威胁。

刘裕的做法完全是结合了当时的国内情况,也是对政权的一种稳固,虽然司马家禅位,可毕竟还是做过皇帝的主,影响力还是有的。什么时候一拉帮结派,有的是人愿意追随的,因为毕竟成功之后也是开国功臣,王导就是江南士族的榜样。

刘裕的这一做法,虽然没有前几个朝代那样好,让禅位皇帝善终,但是他的做法可以说对百姓也是个交代,司马家在百姓心中地位不是很高,并且司马家维护了江南士族的利益,支持他们压榨老百姓,但是刘裕却改善了这种情况,进而终结了江南士族专政的局面。

标签: 宋武帝

更多文章

  • 南宋开禧北伐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禧北伐

    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在当时。南宋和金国之间已经长达四十年没有战事了,随着北方蒙古部落的强大,金国也在忙着边防,在加上金国内部原因叛乱不断,此时的宋宁宗可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正是满清热血的时候。总体来说,这次北伐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受不了。从南宋时期开始,南宋都要向金国称臣,既是是宋孝宗

  • 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繁荣开放的一个都城,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纵观历史,前后都难以有一座城市可以与之相比。一个时代如果国内混乱,统治秩序动摇,对内怕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对外来文化,一定会排斥拒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也达到鼎盛,它的开放程度也达到了鼎峰。唐朝之

  • 唐朝女子的穿着样式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

    说唐朝女人喜欢袒胸露乳,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首先确认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印象?大概有两个来源:其一,唐诗中描绘的相关场景,比如方干的《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或者李群玉笔下的“

  • 西汉七国之乱祸首吴王刘濞为何打不赢朝廷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

  • 唐朝黄巢起义历史事件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

  • 南朝刘裕灭南燕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燕

    公元404年,刘裕拥立晋安帝复位,把控东晋政权。南燕皇帝慕容超想趁乱攻打东晋,此后刘裕开始制定灭南燕的计划,当时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劝阻,但刘裕依然决心出击。南燕之战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刘裕便灭掉了南燕,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这场战役中,刘裕善于料敌,最后稳扎稳打,逐渐掌控战事主动权,完成了一场大胜。

  • 永嘉之乱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永嘉之乱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桓温进入北地,远眺中原大地,曾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即神州陆沉,永嘉之乱,王衍等臣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永嘉之乱有何影响呢?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

  • 永嘉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发生了什么呢?刘汉立国晋惠帝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进据河东,攻占蒲阪,入蒲子,并将它作为都城。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

  • 中国上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得生活资料,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发展着社会经济,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步。新石器时代经济状况如何呢?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学会了使某些经常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籽粒通过种植的方法,获得有效的食物来源,这就是原始农业产生的萌芽。一些

  • 钓鱼岛的历史 钓鱼岛中日争端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钓鱼岛

    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