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女官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女官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3/12/14 2:56:54

最早有关女官的记载始于《周礼》,《周礼·天官》中,除天子后体同天子,夫人于后犹三公之于,坐而论妇礼,不能作官看待外,其他九嫔以下既是王的嫔妾,也是执掌各方面的女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女御四德,并在各种礼仪中赞助天子后,世妇掌祭礼、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官涤溉,女御掌御叙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女功,同时又是各种仪式中世妇的助手。

此外还有女祝拿后宫祭祀、祷祠以及有关鬼神之事。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是王后内治的辅助和秘书。另外,在宫内的服务机构中,在宦官的领导下,还有女酒、女浆、女醢、女篣、女醯、女盐、女幂等,这些都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宫中最低级的宫职人员了。

秦汉自夫人以下设有设嫔、世妇、女御等名目,也未言及女官。但《隋书》叙述女官设置时,说是“采汉、晋旧仪”,可见汉、晋后官是有女官制度的,但因史官言之不详,只能存而不论。

见于记藏,将宫中女官(又称宫官、女职)与嫔御(即妃嫔)加以区别,另立系统的是北魏孝文帝之时。女官主管宫中具体事务,其职秩与外官相对。最高领导人内司,官比尚书令。其次是作司、大监、女侍中,官比二品。其三是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等,官比三品。其四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官比四品。最下一等是青衣、女酒、女饷、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

隋文帝时,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后宫掖廷事务。隋炀帝加以改制,使与外廷尚书省相类似,设六尚局管二十四司。唐承隋制,设置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司,集中国古代女官制度之大成,嗣后宋金明三代女官制度都是在唐制基础上损益而成。另外,唐代皇太子所居东宫也设置有司闺,司则,司馔等三司九掌女官。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政权也设女官。

如后蜀花蕊夫人有诗云:六宫宫职总新除,宫女安排入画图。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频见错相呼。

明代洪武年间,经多次改定后,完全依照唐代制度设置女官。但永乐之后,女官职掌多为宦官衙门侵夺,女官制度虽存但职员多缺。清顺治十五年,拟定女官制度: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依照明朝制度,设置六局一司,但议定而未行,宫女由内务府管理,故中国古代女官制度至清代而止。

六局一司

中国历代女官制度中,以唐制最为完善,对后世影响也最为深远。据《旧唐书·职官三》,唐代女官员额如下:

尚宫二人,正五品。

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

司言二人,正七品。典言二人,正八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司簿二人,正六品。典簿二人,正七品。掌簿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

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尚宫职,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书物出纳文簿,皆印署之。司记掌印,凡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录,审而付行焉。典记佐之,女史掌执文书。司言掌宣传奏。司簿掌宫人名簿廪赐。司闱掌宫闱管籥。

标签: 女官

更多文章

  • 辽朝的疆域版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朝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

  • 明朝司礼监的历史介绍 司礼监的太监权力大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礼监

    明朝建立之初,就开始设立了内廷宦官机构。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年)设置内使监,设监令、丞、奏御等官,其中即有纪事奏御的名目。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改御用监为供奉司,又置纪事、内政二司。典礼纪察司的职掌:“司正、副正、掌内府一应礼仪,钦记御前一应文字;凡圣旨裁决机务,已未发放,须

  • 西汉外戚专权出现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外戚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

  • 如何评价西汉的和亲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亲

    关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和亲问题,历来褒贬不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显而易见,司马光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汉的和亲政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近人王桐麟也流露出这种情绪,他说:“和亲政策与汉族道

  • 西汉灭亡后皇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

    初始元年十二月(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西汉宣告灭亡,国祚二百一十年。王莽未篡汉时,因笼络人心的需要,他对刘姓宗室可谓是极其厚待,比刘姓皇族更甚。自西汉开国至王莽当权,在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有许多的刘姓宗室因绝嗣、削藩、因罪夺国等种种原因丧失了王族的身

  • 西汉为什么实行郡国并行制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

    郡国并行制,简称郡国制,是指西汉初年在推行郡县制同时,又采取分封制分封诸侯国的一种统治方式。西汉初期的郡国制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异姓诸侯王阶段和同姓诸侯王阶段,而刘邦在这两个阶段推行郡国制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异姓诸侯王阶段:刘邦的无奈妥协所谓异姓诸侯王,主要是指西汉初期曾被分封的八大非刘姓诸侯王

  • 西汉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那么西汉在军事上采取的是什么样制度呢?

  • 西汉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西汉政治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

    西汉的行政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

  • 西汉疆域地图介绍 西汉藩属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

  • 西汉怎么灭亡的 西汉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汉

    如果说汉元帝导致西汉由盛而衰,那么汉成帝就是在西汉衰弱的过程加大了一个砝码,直接让西汉王朝走向覆灭的边缘。汉成帝刘骜在刚出生时,颇受汉宣帝的喜爱,他的名字也是汉宣帝亲自给他起的,而汉宣帝传位于汉元帝说实话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刘骜的缘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骜开始变得不学无术,沉溺于玩乐之中。在汉元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