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御营司是做什么的

南宋御营司是做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4/1/3 14:20:32

御营司即御营使司,南宋军事机构,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置。高宗即位时,三衙禁军事实上已不存在,乃设御营司,统辖诸将。

《宋史·职官志二》:“建炎元年,置御营司,以宰相为之使,仍以执政官兼副使……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四年,诏自今宰相兼知枢密院事,罢御营使。”

建炎元年(1127),因禁兵溃散,始设御营使司(简称御营司)统一指挥东南地区的各军,作为皇帝的直属部队,称御营军。御营军初分前、后、左、右、中军。建炎三年,因苗傅、刘正彦两军兵变,始成三军,即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韩世忠的御前左军和张俊的御前右军。另建有御营使司五军,但兵员甚少。建炎四年,将御前军改为神武军、御营军改为神武副军、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改为御前巡卫军,统归枢密院领导,撤销御营司。

南宋建立在金人入侵之下,建立之初根基并不是十分稳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南宋政府设立御营司想要建立新的统兵机构,用以稳定政权。

靖康元年(1126)冬,金军入侵,围攻开封,还是康王的赵构被朝廷任命为兵马大元帅,负责营救。康王不敢和金军交锋,逃往北京大名府,后又率军从大名府逃到东平府,窜至济州。金人将宋徽宗宋钦宗俘虏后北上,自此延续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王朝灭亡。而此时作为仅有的在外亲王,赵构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到建炎元年(1127)二月赵构进驻济州为止,共有“官兵及群盗来归者八万人”归入赵构麾下。此后,又有多位名将率领其部队前来投奔,如宣总司前军统制嘉州防御使韩世忠,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等。在拥有了众多兵马之后,赵构于建炎元年(1127)五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后庙号高宗。

南宋虽然建立,但此时宋高宗赵构不得不面对如何重整故土,如何组建组建机构等一系列的难题,这其中组建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在战争中成了头等要务。金军的入侵颠覆了北宋王朝,同时也使得之前的主力部队禁军,和北宋的枢密院三衙这一统兵体制瓦解。新建立起来的南宋朝廷在危及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恢复北宋的军事体制,因此原有的军事机构的枢密院和三衙被放置。面对当时来自各地的军队“皆在行朝,不相统一,于是始置御营司,以总齐军中之政。”且《玉海》中记载“御营使一员或两员,以宰相兼;副使一员,以执政兼;参赞军事,以从官兼;提举事务,以大将兼。”新设置的御营司长官御营使由宰相集兼任,集军权、政权于一身从而避免了北宋时期中书省和三衙之间各不相知的状态,宰相可以依据所得到的军事情报做出快速且有效的决策。且当时的宋高宗,时时受到来自金军的威胁,没有一个固定的安全地方使其安心处理朝政。于是“援景德幸擅渊之例”,“以巡幸而置御营司使”。援引景德年间真宗幸擅渊,御营使“驾”、保障国君外出时的安全的主要职责,御营司在南宋建国之初,建得以设立。

宋高宗创建御营司,来应对金军的进攻,进而保全自身的安危。宰相兼任御营使,使得得北宋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被闲置,进而宰相可以速做出军事决策。这使得御营司的设立符合南宋建国之初政局不稳的国情。

标签: 御营司

更多文章

  • 皇朝与王朝的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朝

    皇朝和王朝的区分:先秦时期,属于周王朝时代,只有周天子,下面存在几十个诸侯称王、没有皇帝,严格上讲不能称呼皇朝。皇朝是封建时代帝国级别(有皇帝和附属国)的朝代,皇帝为皇朝最高统治者,同时分封了一些诸侯王或有藩属国,皇帝高于王,比如汉皇朝下面,淮南地区就有淮南王等。但是其封国是不能叫王国的,更不能叫王

  • 象雄古国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象雄古国

    象雄古国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象雄,(威利:zhangzhung,藏语拼音:xangxung),西藏早期历史上的古国,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中国学者在历史的后期称之为“羊同”,也有写成“象雄”的,

  • 旧中国上海的公共租界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法律最完善、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设立1843年11月,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向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经有英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租

  • 光绪帝戊戌变法《定国是诏》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戊戌变法

    《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内容根据《清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原文如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数

  • 宋朝的监察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

  • 陈朝陈武帝陈霸先:历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姓氏定为国号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霸先

    陈霸先:敢用姓氏做国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元朝末年,陈友谅杀死“天完”领袖徐寿辉,打算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新朝到底叫什么名字,陈友谅绞尽脑汁想了两个霸气的国号,第一个是“陈”,第二个是“汉”。其实,这两个国号

  • 清朝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赋税制度

    赋税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作为国家的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而税收制度是否合理也关乎着国家是否能够稳定发展。古代因赋税过重导致的暴动比比皆是,可见合理的赋税制度是多么的重要。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赋税是如何制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田赋清初赋税制度沿

  • 古代分封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分封

    中国最早的分封制,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史记·五帝本纪》有记载:“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黄帝于涿鹿之野擒杀强大的蚩尤后,“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为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

  • 元朝行省制度有哪些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行省制度

    元代各地的租税征收,主要采取路府总领,"府科于州,州科于县,县科于民",逐级科级的方式。但是,在"腹里"以外的行省辖区内,路府州县的赋税征收,又需要受行省的综领和监督。首先,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对辖区盐、酒、金银、市舶等

  • 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行省

    洪绂说,元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其目的乃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钱穆说,元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