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所有军阀及派系大全介绍

民国所有军阀及派系大全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19 更新时间:2024/1/16 6:52:01

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为扩大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

民国军阀的出现则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表现。主要势力早期为北洋军阀(又分为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和南方军阀。后期则由桂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等取代。

【北洋军阀】

源于清末北洋六镇,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首领:袁世凯。

核心人员: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段芝贵、曹锟等。

在袁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而逐渐分裂。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嫡系分支,袁死后,迅速夺得北京政权,并在地方上取得督军团的支持。

首领:段祺瑞。

核心人员:徐树铮、靳云鹏、吴光新、段芝贵、傅良佐、卢永祥等。

直皖战争中,为新直系与奉系击败,退出中枢;江浙战争中,皖系卢永祥为新直系齐燮元、孙传芳等击败,皖系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嫡系分支,掌控长江流域数个富庶省份。

首领:冯国璋。

核心人员:李纯、王占元、陈光远、曹锟、蔡成勋、陆建章等。

府院之争中,冯国璋为段祺瑞所迫,辞去副总统一职,返回故里,不久病逝。后同派系曹锟、吴佩孚崛起,旧系人员均被整合同化。

【新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嫡系分支,源于北洋第三镇,冯死后,曹锟、吴佩孚成为新任领袖,并先后击败皖系,奉系,开创直系时代。

首领:曹锟(津保派),副首领:吴佩孚(洛派)。

核心人员:冯玉祥、王承斌、齐燮元、萧耀南、孙传芳、张福来等。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新直系为奉系击败,退出中枢;吴后借鲁豫战争再起,但又为北伐军及奉系夹击,派系瓦解。

【奉系军阀】

北洋军阀旁支,源于奉天(辽宁)旧军,长期占有东北,后期更击败新直系,控制中央。

首领:张作霖。

核心人员:杨宇霆(士官派)、孙烈臣、张作相、吴俊升、郭松龄(陆大派)、姜登选等。

二次北伐中,为北伐军击败,退回东北。张在撤退途中为日军击毙,其子张学良即位,后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易帜,派系蜕变为国民党东北军系。

【五省联军】

北洋军阀嫡系分支,由东南五省直系残余及地方武装组成,核心为北洋第二镇。为北洋后期劲旅。首领:孙传芳。

核心人员:周荫人、卢香亭、陈调元、郑俊彦、邓如琢等。

北伐战争中,遭重创,被迫依附奉系;二次北伐中,再次被击溃,派系遭瓦解。

【直鲁联军】

奉系军阀旁支,直鲁两省奉军为抵御国民军系组成,有一定的独立性。

首领:李景林、张宗昌。

核心人员:褚玉璞、方永昌、王栋、毕庶澄、王普等。

二次北伐中,遭重创,在撤往关外途中,又为奉系张学良所忌惮,遂在南北夹击下,派系瓦解。

【国民军系】

新直系军阀分化演变而来,北京政变后崛起。

首领:冯玉祥(一军)、胡景翼(二军)、孙岳(三军)等。

核心人员:鹿钟麟、张之江、宋哲元、韩复榘、岳维峻(二军)、李云龙(二军)、徐永昌(三军)、方振武(五军)等。

鲁豫战争中,二军瓦解;国奉战争中,国民军系遭重创,被迫退往绥远;后冯五原誓师,借北伐战争再起,派系蜕变为国民党西北军系。

【东北军】

由北洋奉系军阀易帜而来,中原大战后,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地方军阀。

首领:张学良。

核心人员:于学忠、何柱国、王以哲、汤玉麟、万福麟、刘多荃等。

西安事变后,张遭蒋中正软禁;派系势力在抗战过程中,逐渐为中央军系同化。

【东北国民军】

奉系大学派首领郭松龄受冯玉祥影响,起兵反叛张作霖,但该部起事不久便被奉张消灭,而郭本人亦被处死,其留在关内的余部被编入国民军系第四军(魏益三部)。

【西北军】

以国民一军为主发展而来,占据西北,兵力最盛时达四十余万。

首领:冯玉祥。

核心人员:鹿钟麟、张之江、宋哲元、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吉鸿昌等。

中原大战后,西北军遭完全瓦解;派系分化出宋(哲元)、石(友三)、韩(复榘)、孙(连仲)、孙(良诚)等。

【晋绥军】

源于清末山西新军第85标、第86标,在北洋时期稳步发展,借北伐、二次北伐战争占据华北地区。

首领:闫锡山。

核心人员:商震、徐永昌、楚溪春、孙楚、杨爱源、傅作义等。

中原大战,遭重创;后借抗战再起,但派系遭分化(商、傅等人脱离),实力有所下降;终在解放战争中,被消灭。

【旧桂系】

源于清末广西旧军,护国战争后,控制两广,成为西南地区实力派。

首领:陆荣廷。

核心人员: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等。

第一次粤桂战争中,遭重创,陆对旧桂系的控制及影响能力开始减弱;第二次粤桂战争中,派系瓦解,广西陷入混战,其残余势力后为新桂系歼灭。

【新桂系】

源于旧桂系护国六军(李宗仁等)及模范团(黄绍竑、白崇禧等),多次与蒋对抗。

首领: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弘、黄旭初。

核心人员:夏威、李品仙、廖磊、叶琪、杨腾辉、胡宗铎、陶钧等。

解放战争中,被歼灭。

【谭派湘军】

辛亥革命期间,湘督谭延闿因无直属军事力量,于是收留了一些外省参加革命,后因故离开回湘的官兵,实力初步成型。此派系依附中央军系,后被同化。

【程派湘军】

护国战争期间,同盟会成员程潜被护国军总司令部任命为湖南招抚使,从贵州进入湖南,收复湖南大部,派系实力初步成型。

【赵派湘军】

驱张(敬)战争后,谭派湘军赵恒惕部得到发展,成为湖南最大的实力派。后因与谭延闿矛盾激化,遂发动兵谏,迫谭下台。旋又设计消灭程派湘军核心将领,独霸湖南。

【唐派湘军】

谭赵战争结束后,湘军整编为四个师,唐生智任暂编第四师师长。随后唐在湘南训练部队,扩充实力,兼湘南善后督办、水口山矿务督办,逐步脱离了赵恒惕的控制。

【何派湘军】

标签: 军阀

更多文章

  • 金朝为何先后出现了三个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都城

    金朝建立于公元1115年,亡于公元1234年,共九个皇帝(不算亡国时在位只半日的末帝完颜承麟)。而金朝九帝,却是在三个国都向全国发号施令的。严格来说,金朝有三个国都(不算亡国时金哀宗所在的蔡州),第一个是上京,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阿城区。金朝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太祖完颜阿骨打(汉

  • 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级行政区,汉代的时候称之为州,就比如说什么徐州、荆州、幽州等等;到了唐代之后就被称之为道,就比如说内道、河南道等等;到了宋朝(金朝)时期被称之为路,就比如说京东西路、江南西路等。到了元朝,一级行政区不再称路,而是称省,也就是现在省的由来。一级行政区称为省,出现于元朝,但其源头可追溯到

  • 历史上的蒙古人建立了哪些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蒙古人强盛时建立过哪些“汗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上的十三世纪,蒙古如同大魔王一般狂暴兴起、灭国无数。除了征战身旁的金、西夏、南宋等政权外,就是西征。沿着中亚草原不断地向西进攻。花喇子模、阿拉伯帝国、斯拉夫人都成为手下败将,

  • 诸葛亮为什么要实行屯田制度?屯田制度有哪些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屯田

    很多人都不了解屯田制度有哪些好处?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行军打仗过程中,军粮总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粮草充足,将士无后顾之忧;粮草不足,则全军上下军心难免动摇。因此,曹操在粮草不足时,才会多次向下属隐瞒实情,为的就是让将士们安心打仗,不要为粮草操心。魏蜀吴三国一方面要防卫本土,一方面又想扩张势力

  • 中国朝代顺序年表带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朝代顺序

    中国朝代顺序年表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到清朝历代图表

  •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楚

    五代十国后期,马楚开运四年至保大九年(947─951年),楚王马殷死后,马楚(即南楚)连续发生内乱,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爆发的战乱,史称“众驹争槽”。马殷有五子,临终时遗命“兄弟继位”。临终前遗命诸子要兄终弟及,并放置一把宝剑在祠堂内,说:&ldquo

  •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之刘䶮称帝南汉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汉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位于现今天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公元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

  •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之王审知封王闽国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审知

    闽(909年945年),五代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位。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长兴四年(933年)称帝,建都长

  •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之钱镠封王吴越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钱镠

    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向后梁称臣,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

  •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之南吴的建立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吴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天祚三年),吴帝杨溥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