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四京简介

北宋四京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2/3 2:53:33

北宋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东京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京为分司所在;北京是河北重镇;南京在四京中规模最小。

东京开封府

地处黄淮之间,控引汴河、惠民河、广济河和金水河,具有便于漕运的优越条件,被宋朝定为首都,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宋的东京城,在唐汴州城及后周东京开封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共有外城、内城及皇城三重。外城又称“新城”或“罗城”,为周显德三年(956)所筑,城周长四十八里多。宋真宗赵恒、宋神宗赵顼重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更展筑城垣南部,周围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呈菱形,南北长而东西略窄。外城辟十二门,又以汴渠、惠民、金水、广济四河贯串全城,另设九个水门。外有城壕名护龙河,阔十余丈。濠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外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荫。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可见其建筑完善和防御的严密。

内城又名“里城”或“旧城”,其始筑年代不详,唐德宗时宣武军节度使李勉重建,周世宗曾加营缮。内城位于外城中央,略偏西北。周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约当今日的开封城。计辟朱雀、望春、宜秋、景龙等十门。皇城即“大内”,又名“宫城”。原为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署,后梁都汴时改为建昌宫,后晋改为大宁宫。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又增广皇城东北隅,皇城东西宽1050米,南北长1090米(合周七里余)。辟乾元、拱宸等六门。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总计约四十余所,分作不同用途,如常朝则文德殿,圣寿赐宴则紫宸殿,试进士则崇政殿等等,规模极为雄伟壮丽。

东京城内有四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称作“御路”,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门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称作“坊”的居民区商市则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以后随着城市商业的发达,坊与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设立,城东南汴河东水门沿岸的市区,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这一市区的繁荣景况。

西京河南府

北宋以前,洛阳已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几代建都洛阳之时,作为全国城市来看,都是城市之首,是洛阳城市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隋、唐两代,长安与洛阳是西、东两都,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可谓站在同一个制高点上,是当时全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从中国都城的发展史上考察,自周秦以降,五代以前,建都在哪里,主要是在长安与洛阳两地之间进行选择,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北京大名府

城周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门十七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原为真宗驻跸行宫,辟五门。城内有班瑞、时巡诸殿。北京位于河北平原主要交通线御河东岸,地当南北水陆交通要冲,为河北重镇。

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在宋朝的北方有个强国辽契丹。他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即现在的北京以东蓟县、通县、唐山之处,声言南下攻宋。这个消息,使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惊慌异常。宋朝廷召集东京的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见:一是逃跑派,他们主张避开契丹的锋芒,把京城从汴梁往西迁到洛阳;一是主和派,他们主张派员去契丹求和,无非是割点地、赠点金,讨个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吕夷简,他主张迎敌北上,建大名为北京,敌如南犯,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打他个头破血流。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

南京应天府

城周十五里四十步,辟六门。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有二门,一殿。南京在四京中规模最小,但以汴河北连东京,南入于淮。在“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形势下,具有沟通江淮之利。

宋朝的南京为应天府,因为此地是赵匡胤起家之处,所以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建为南京。既是升了格,其规模制度也就随之排场起来。《宋史·地理志》一说:“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德。京城周回一十五里四十步。”确实有大都市的气派了。又据《宋史·地理志》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自宋朝开国便建为陪都。

标签: 北宋

更多文章

  • AD1924-AD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标志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共第二次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

  • 辛丑条约废除的原因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辛丑条约

    条约废除对德、奥、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对日、意、西、英、美1940年11月,日本与汪伪政权签订条约,“撤销其在中华民国所有的治外法权,并交还其租界”。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珍藏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有争议)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有争议)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

  •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动维新变法的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小,带有软弱性。1戊戌变法原因1.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动维新变法的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小,带有软弱性。2.直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守旧派的势力比起维新派要强大的多,即便当时

  • 民国所有军阀及派系大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阀

    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为扩大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民国军阀的

  • 金朝为何先后出现了三个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都城

    金朝建立于公元1115年,亡于公元1234年,共九个皇帝(不算亡国时在位只半日的末帝完颜承麟)。而金朝九帝,却是在三个国都向全国发号施令的。严格来说,金朝有三个国都(不算亡国时金哀宗所在的蔡州),第一个是上京,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阿城区。金朝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太祖完颜阿骨打(汉

  • 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级行政区,汉代的时候称之为州,就比如说什么徐州、荆州、幽州等等;到了唐代之后就被称之为道,就比如说内道、河南道等等;到了宋朝(金朝)时期被称之为路,就比如说京东西路、江南西路等。到了元朝,一级行政区不再称路,而是称省,也就是现在省的由来。一级行政区称为省,出现于元朝,但其源头可追溯到

  • 历史上的蒙古人建立了哪些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蒙古人强盛时建立过哪些“汗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上的十三世纪,蒙古如同大魔王一般狂暴兴起、灭国无数。除了征战身旁的金、西夏、南宋等政权外,就是西征。沿着中亚草原不断地向西进攻。花喇子模、阿拉伯帝国、斯拉夫人都成为手下败将,

  • 诸葛亮为什么要实行屯田制度?屯田制度有哪些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屯田

    很多人都不了解屯田制度有哪些好处?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行军打仗过程中,军粮总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粮草充足,将士无后顾之忧;粮草不足,则全军上下军心难免动摇。因此,曹操在粮草不足时,才会多次向下属隐瞒实情,为的就是让将士们安心打仗,不要为粮草操心。魏蜀吴三国一方面要防卫本土,一方面又想扩张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