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标志 第二次国共合作意义是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标志 第二次国共合作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3/12/4 23:33:59

第二次国共合作简介: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是什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国共合作意义是什么?本这就为你介绍:

第二次国共合作简介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

1、立即停止进攻苏区;

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

3、立即释放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一、开始标志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二、结束标志

1946年初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结束。

三、合作过程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一、内部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北的红军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同年8月和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次对敌作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对于外国

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早在酝酿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就指示中共应当同其他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苏联还从中斡旋,为谋求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努力。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各国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对事变采取不同的态度。苏联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美英法等国从需要中国牵制日本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也支持和平解决。

正是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才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前提。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支持,最终形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长期得到苏美英等盟国的支持。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两党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国民党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使两党关系几至破裂。

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敢公开中止两党关系。美国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对维护国共合作关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皖南事变发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特使居里来华对国共关系进行调解,希望两党能团结抗日,居里在重庆与蒋介石和周恩来分别会谈,并蒋声言:“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获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助中国”。以此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善国共关系。

1943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抛出《中国之命运》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在此之后,1944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来华与蒋会谈,调解国共两党关系,华莱士说:“罗斯福总统曾经谈到中国共产党。罗斯福总统认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的党员终究都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是朋友,‘朋友之间总有商量的余地”。

“罗斯福总统表示,如果双方不能够一致,他们可以‘找一个朋友来,并且表示他可以充当那个朋友”。

蒋介石说美国“不了解共产党对中国政府所构成的威胁,并且过高估计了共产党抗日的作用”,并提出要政治解决之。可见蒋介石并不是真诚同共产党合作,由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使得蒋不能不作出一些让步。

当然,美国调停国共关系是从它自身利益出发的。在抗战胜利前夕,美国也曾就组成联合政府从中斡旋,但在罗斯福总统逝世后,杜鲁门上台,加上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胜利,美国的调停就越来越偏向国民党一边,最后推行一套反动的扶蒋反共政策。

标签: 第二次国共合作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简介: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什么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第一次国共合作简介第一次国共合作,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

  • 京师同文馆宗旨 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简介:京师同文馆的宗旨是什么?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京师同文馆简介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訢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

  • 京师大学堂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 京师大学堂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简介:京师大学堂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是什么?京师大学堂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京师大学堂简介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

  • 国内和平协定背景过程 国内和平协定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内和平协定

    国内和平协定简介:国内和平协定背景是什么?国内和平协定过程是怎样的?国内和平协定内容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国内和平协定简介1949年4月13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正式会谈。双方在《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磋商,4月15日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

  • 强学会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强学会

    强学会简介:强学会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强学会简介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

  • 称帝后的朱元璋清洗旧臣的次序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一、明初诸侯的派系分野洪武三年(1370)底,明朝封六公、二十八侯、二伯,公、伯数量较少,不足以言派系。二十八侯依次为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子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之子、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

  • 金世宗完颜雍为政举措有哪些 完颜雍首推的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完颜雍

    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3月29日―1189年1月20日),原名完颜褎(yòu),字彦举,女真名完颜乌禄。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1189年在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为贞懿皇后李氏。为政举措政治完颜雍的各项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的吏治改革内容:一是任人唯贤唯

  • 新民学会简介:新民学会成员有哪些?新民学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简介:新民学会成员有哪些?新民学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新民学会简介新民学会(Xinminlnstitute),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革命团体。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确定以&ldqu

  • 荣氏家族简介:荣氏家族族谱是怎样的?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简介:荣氏家族族谱是怎样的?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荣氏家族简介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五三惨案历史经过 五三惨案结果 五三惨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三惨案

    五三惨案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