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唯一的治世:元嘉之治

南朝唯一的治世:元嘉之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4/1/25 13:52:18

在建康,皇宫内外的空地上遍植桑树,不少房间腾出来,搭起无数匾架,宫女们穿梭似的出入忙碌。这是宋文帝刘义隆鼓励在宫内养蚕,作为全国大办农桑的榜样。

宋文帝笃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多次下诏要求地方官员督办农业,不仅提倡广为种麦,而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修坡开田,种植水稻,同时大力发展蚕桑、苎麻、树木、水果等各业。

429年(元嘉六年)宋文帝派他的弟弟刘义恭担任荆州刺史。刘义恭走马上任后,收到宋文帝的一封劝诫信,大意是:“国家政事多么繁重,多么艰难!虽然我们今天可以在祖先创立的基业上守成不变,但今后是危是安的责任都在我们身上,应该小心翼翼地挑起这副重担。你的性情偏急,是莫大的弊病,希望你常常抑制自己,深以为诫!

你每月花钱不要超过三十万,如果能节省一点更好。荆州的府舍,稍加修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翻造追求新异。审理刑狱,要虚怀多听实情,切勿加以个人喜怒,更不能自矜聪明,随意决断。爵位、车辆、官服等,不能随意赐给别人,对平素亲近者更应慎重。我自己对左右的人就赏赐很少,但外人的评论并不以为我做得不对。衣食住行注意节俭,嬉戏游乐不宜太过。应该常常和僚属们谈心,如果跟他们疏远,缺乏这点普通人情,还怎么能通晓百姓的心情呢!”

刘义恭自幼聪明,长得眉清目秀,原是刘裕最宠爱的宝贝儿子,吃饭睡觉都不稍离身边。刘裕平素节俭,其他几个儿子的饮食都较简单,唯独刘义恭爱吃什么就给什么,他水果糕点之类从不离嘴。宋文帝即位后,在这方面照样迁就这个弟弟。刘义恭自小娇生惯养,大手大脚,哪里听得进宋文帝关于节俭的劝诫,每月的花销大大超过给他的特别开支三十万。之后他重新入朝执政,每年竟花费二千万以上,宋文帝只得另予补贴。但刘义恭治理地方及辅佐朝政,却接受了刘义康擅权覆没的教训,事事奉行圣旨,从来不打折扣,颇得宋文帝的欢心。

刘裕的遗诏要求几个儿子轮番担任荆州刺史。这是因为荆州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土地之广阔、物资之丰富、兵力之雄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素为是非之地。即使是皇族坐镇,也要防止时间长了尾大不掉而割据一方。因此刘义恭、刘义庆先后担任荆州刺史,随后又由衡阳王刘义季去替换。

刘义季上任后,遇到巴蜀祸乱,连年用兵,府库告竭。他平素就较节俭,这时更是带头省吃俭用,不滥花一文钱。不几年,就恢复了元气。有一年春寒料峭,刘义季率众打猎,途遇一个老翁披着草垫子在耕田。随从们嫌老翁挡道,驱赶他远避,老翁却不买账,怒斥道:“农时不可失,你们怎么乐于打猎而驱走老农?”刘义季听到了,停马赞扬说:“这真是一位贤人!”命令左右赏赐粮食给他,老翁坚决不受也不肯说出姓名,转身走了。

刘义季不喜读书,书法更差,写出字来就如鬼画符一般,文书往来都由别人代笔,他签上名字而已。但他在宋文帝的督促帮助下,尚能认真处理政务,只是对酒特别嗜好。宋文帝屡加谴责,有一次发下诏书规劝:“谁没有过失?能改就是可贵。酗酒不仅伤害事业,也会损坏你的身体和生命。我们一家都无此恶习,不知你从何得来?”刘义季虽然一再引咎自责,但本性难改,昼夜不离酒杯,终于得了重病。宋文帝派人带了药品去护理他,并再下诏书说:“我常担心会到如此地步,即使你不以国家为怀,也不能把生命置之度外呀!如今你自食恶果,可叹可恨!”

刘义季当了五年荆州刺史,又由南谯王刘义宣去接替。刘义宣生下来就是短舌头,平时话都讲不清楚,也没啥才能。宋文帝给他的手诏说:“师护(刘义季小字)在荆州虽然没有特殊的政绩,但名声很好,士庶平安。你去后,如有一事做得不及他,别人就将责怪于我。望你自勉,不要让人横生议论。”刘义宣到任后,却也勤奋为政,办事都还说得过去。

刘义季将荆州移交刘义宣,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宋文帝设宴饯行。当日早晨,刘义季叫几个儿子及大臣不要吃东西,说是到了武帐冈就有美肴可餐。但直至傍晚,还没见酒食送到。人人饥肠辘辘,嘴里不免嘀咕起来。宋文帝正襟危坐,摆着脸教训说:“你们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没见过百姓的艰难。现在特地让你们尝一下饥饿的苦处,使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以节俭处世。”

节俭是刘裕遗留下来的美德,宋文帝确实是坚持着这样做的,他在位时没有修建过宫殿。节俭的根本在于体恤民情,刘裕在世时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好事,宋文帝也照办不误。元嘉七年(430),宋军北伐进军司州、兖州,军费都由国库开支,不另增加百姓的负担。元嘉十七年,有几个州发生水灾,宋文帝下诏免除灾区的租税,并调拨粮食和种子,历年拖欠的粮赋,都减半征收。他的诏书还要求除去苛捐杂税及有害于百姓的各种差役。

宋文帝对于心腹大臣的过错也不包庇。当年刘湛被杀,庚炳之被任命为尚书吏部郎,参与朝廷机密。范晔死后,他更成为宋文帝的心腹之一,升任吏部尚书,权势炙手可热,朝野为之侧目。

庾炳之是东晋司空庾冰的后代,他在刘湛和殷景仁的明争暗斗中,左右逢迎并帮助宋文帝与殷景仁相互联络。他肚子里没有多少学问,威望不高,掌权后逐渐暴露了狂躁和贪婪的本性。有时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斥责宾客,甚至骂个狗血喷头。庾炳之还特别喜欢清洁,家中一尘不染。一些士大夫去拜访他,辞别时,脚还没出门,他就催令仆吏洗拭客座,真叫人难堪。吏部是管理官理任免官员的机构,庾炳之办事不公平,还趁机接受贿赂。

庾炳之的朋友张幼绪想做县令,庾炳之一家老小都伸手向他要东西,使他难以应付,最后虽如愿以偿做了县令,但在别人为他庆贺送行时他却摇头叹息说:“我虽得到一个县,可却背了三十万的债。”

有一个姓夏侯的宾客拜见庾炳之,有事相托。庾炳之问他:“你家里有好牛吗?”客人答:“没有。”又问:“有好马?”回答:“没有好马,但有一头好驴。”庾炳之厚颜无耻地说:“正是我所需要的。”

广州刺史刘道锡升迁就任是庾炳之推荐的,庾炳之就此向他索要嫁女的财物。刘道锡送的铜炉要四个人才勉强扛起来,加上其他物品,总共花了一百多万钱,庾炳之还不太满意。

有人给庾炳之送了数百根木材为他修建房子,还伪造契约算是卖给他的,掩人耳目。

原先,庾炳之有一些过失被人告发,宋文帝还打算宽恕他,又想让他离开朝廷去担任丹阳尹。尚书右仆射何尚之竭力反对,他说:“受贿数百万,还能得到如此高官厚禄,恐怕忠心为国的人因而叹息不愿尽职,贪赃枉法的人会逐渐增多起来。”宋文帝得知了庾炳之受贿的详细情况后,立即将他削职为民。

自从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415)刘裕剪除异己、独擅大权开始,到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共约四十年时间,基本上没发生很大的战争,百姓没有远走服役,除了每年应缴的赋税外,再无更大的负担。农民朝出暮归勤劳耕作,收入大都可以归己。生活相对安定,经济蒸蒸日上。旧史夸张说:打下的粮食,家中放不下,堆在野外也没人去偷。

丹阳及会稽一带地濒大海,傍靠湖泊、开发良田达数十万顷。这块地区如遇大丰收,附近各郡都不愁没粮吃,西汉时农业最发达的长安、鄠县地区望尘莫及。再有荆州和扬州的鱼盐木材远销四面八方,丝绵麻绢可以满足全国的需要。物价平稳,每月有两斛米、一千钱收入的人家就可以丰衣足食,经常吃上大鱼大肉。因此每年秋收及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成群结队,欢颂升平。

元嘉年间是刘宋统治的鼎盛时期,人民生活能暂避冻饿之苦。历史上称为“元嘉小康之治”。查考史籍记载,宋文帝并没有提出什么新措施,只不过在相对承平的时期里注意发展生产和坚持节俭而已。

标签: 元嘉之治

更多文章

  • 唐朝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一、黄巢起义背景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

  •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 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七国之乱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七国之乱最后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接下来就让翻小编来说说七国之乱那些事。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

  • 夏朝疆域面积有多大?夏朝疆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朝地图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夏朝地图夏朝地图详图根据史书记载,禹传

  • 太平天国北伐的伤亡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

    1851年,随着拜上帝教徒在金田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由于清朝政府此时实在是无能。仅仅两年多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占领东南半壁河山,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后,太平天国的军事策略有三,一是西征,打下长江中游的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使其能够成为天京的上游屏障

  • 太平军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军

    太平军北伐援军围攻临清时,约有两三万人,超过周围清军一倍有余。人多,意味着实力强大,同样,也面临着整粮不易的危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太平军援军都应快速北上会师。可惜,太平军计不此出,以致最后兵败。太平军援军多次攻击临清,均未得手。但曾立昌并不气馁,攻城更急,接连挖凿多处地道。胜保入城观察后,命城内兵

  • 什么是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用清政府侮辱英国旗的理由直接开战。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因为之前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交涉,但是被拒绝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在捞点油水。所以就发生了亚罗号事件,至于说亚罗号事件是不是英国方面一手策划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其中的理由非常牵强,令人难以接受。晚清中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除了看那些文治武功、内政外交之外,其实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国家对自己的老百姓好不好了。除了天下大乱时期,人民的生活更多是取决于什么呢?那么无疑就是这个朝代的赋税制度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赋税制度,看看唐朝时期的农民一年要缴纳多少税。租庸调制:富人可以很富,但穷人

  • 西晋在统一24年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晋

    五胡乱华也称五胡之乱,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是继八王之乱后的大动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西晋在统一全国24年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这是为什么?只因司马懿的后人做了四件事:一、民族内迁。游牧民族内迁自曹操时期就

  • “鬼方人”是什么名族?“鬼方人”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鬼方人

    “鬼方人”是什么名族?“鬼方人”起源于什么时候?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说到鬼方,这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的一种民族。轩辕黄帝曾经就北逐鬼方于阴山以北。当年轩辕黄帝又能力跑到阴山与鬼方打架,这就充分说明了轩辕黄帝的部落与阴山并不是很遥远。&ld

  • 古代的“分食制”是怎么样的?“分食制”为何被“合餐制”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分食制

    古代的“分食制”是怎么样的?“分食制”为何被“合餐制”取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吃饭采用的都是分食制,但经历千年以后,合餐制逐渐替代了分食制。因为日本学习了唐文化,还将分食制一直延续至今。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