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李隆基为何把军权交给了藩镇节度使?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把军权交给了藩镇节度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4/2/9 5:04:52

许多人都知道,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则是唐玄宗给藩镇节度使安禄山等人授予了太多的权力,结果促使其“手握利器,杀心自起”。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再也无法结束,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为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呢?

有人认为,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沉溺美色,所以才导致了藩镇偷偷发展壮大,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事实上,唐玄宗设立藩镇节度使却是在他执政初期,即“开元盛世”阶段所干的一件重大举措,其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大唐帝国的两大难题:边患和财政危机。

唐朝前几任皇帝不断开疆拓土,到了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非辽阔了。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戍卫边疆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比如在八世纪初期驻守西部的唐朝守军兵力约为五万,可是这五万人的军费开支却比京畿地区十几万人部队的开支更加巨大。到722年,整个帝国总兵力约为六十万,其中多数为边防守军。

虽然唐朝的边防军人数不少,但在保卫国境线上能做的努力却很有限。因为唐朝周边势力都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他们的军队机动性高,且目标并非是为了占领土地,而是要以突袭的方式劫掠粮食、人口。大部分边镇只有数百人驻守,如果游牧骑兵大规模入侵,这点兵力显然无法应对。每当这个时候,唐朝中央就必须出动大规模军队,并临时任命有经验的军事统帅前往讨伐。可是这个过程却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往往是当大军到达边境时,敌人早就已经撤回自己境内,消失在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唐睿宗(唐玄宗之父)执政后期开始就任命长期的节度使以指挥各防区。如果某个防区遭到进攻,身处边疆的节度使就能迅速作出军事部署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等待朝廷任命战地统帅和动员军队导致的长期延误。

权力下放的效果立竿见影,唐朝边防军在节度使的指挥下战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在唐玄宗即位后相继在边疆地区设立了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总共十大藩镇,每个藩镇节度使拥有一大批直属军队(通常称“经略军”),其中兵力最多的范阳节度使拥兵达九万人。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藩镇节度使还被授予行政大权,可以在自己管辖的藩镇内任免官吏。

不过,节度使的设立虽解决了军队效率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却仍很突出,那就是长期面临的财政困境。唐朝从立国开始一直执行粗放式的财政政策,坚持不与民争利。因此唐朝百姓比较富庶,但中央财政却很吃。

唐朝疆域庞大,兵员众多,所以后勤支援就成了个大难题。把各地的粮食、物资集中到京师,再从京师统一运送至边疆地区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此来回运输,加上沿途损耗,势必会造成惊人的浪费。《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言下之意就是说,军队只需要吃“一钟”的粮食,但如果由中央从地方收取再输送到前线,需要付出“二十钟”的成本。

虽然唐朝各地的边防军都设有军屯,能部分实现自给自足,但军费的“大头”还是要靠朝廷拨款。可是唐朝国库本来就不宽裕,很难承受这样巨大的支出。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和运作,唐玄宗决定进一步下放权力,将藩镇所辖区域的财政大权交给节度使,让其实现自负盈亏。如此一来,节度使在掌握了军权、行政权之后,又进一步掌握了财权,藩镇俨然成为了节度使的独立国。

唐玄宗为了解决两大难题而设立了节度使,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几十年后,节度使却成了自他以后所有唐朝皇帝的最大难题。由此可见如何应对难题才是每个面临困境的人真正该思考的问题。

标签: 唐玄宗李隆基节度使

更多文章

  • 张士诚是怎么兵败的?张士诚为何输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士诚

    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期起义领袖之一,而且他们兄弟几个人在当时还都是盐枭、我们知道,古代对盐是实行管制的,盐是非常重要的物资,一般而言都是官府才有盐,而他们几个作为盐枭,想必经济条件也是比较富裕的吧。从这一点上来说,张士诚肯定是必朱元璋要更厉害的,但是为什么最终张士诚会败给朱元璋,张士诚输在

  •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朝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商朝曾经屡次迁都,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下来。商汤灭夏之前

  • 南朝唯一的治世:元嘉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嘉之治

    在建康,皇宫内外的空地上遍植桑树,不少房间腾出来,搭起无数匾架,宫女们穿梭似的出入忙碌。这是宋文帝刘义隆鼓励在宫内养蚕,作为全国大办农桑的榜样。宋文帝笃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多次下诏要求地方官员督办农业,不仅提倡广为种麦,而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修坡开田,种植水稻,同时大

  • 唐朝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一、黄巢起义背景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

  •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 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七国之乱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七国之乱最后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接下来就让翻小编来说说七国之乱那些事。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

  • 夏朝疆域面积有多大?夏朝疆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朝地图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夏朝地图夏朝地图详图根据史书记载,禹传

  • 太平天国北伐的伤亡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

    1851年,随着拜上帝教徒在金田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由于清朝政府此时实在是无能。仅仅两年多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占领东南半壁河山,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后,太平天国的军事策略有三,一是西征,打下长江中游的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使其能够成为天京的上游屏障

  • 太平军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军

    太平军北伐援军围攻临清时,约有两三万人,超过周围清军一倍有余。人多,意味着实力强大,同样,也面临着整粮不易的危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太平军援军都应快速北上会师。可惜,太平军计不此出,以致最后兵败。太平军援军多次攻击临清,均未得手。但曾立昌并不气馁,攻城更急,接连挖凿多处地道。胜保入城观察后,命城内兵

  • 什么是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用清政府侮辱英国旗的理由直接开战。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因为之前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交涉,但是被拒绝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在捞点油水。所以就发生了亚罗号事件,至于说亚罗号事件是不是英国方面一手策划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其中的理由非常牵强,令人难以接受。晚清中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除了看那些文治武功、内政外交之外,其实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国家对自己的老百姓好不好了。除了天下大乱时期,人民的生活更多是取决于什么呢?那么无疑就是这个朝代的赋税制度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赋税制度,看看唐朝时期的农民一年要缴纳多少税。租庸调制:富人可以很富,但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