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谁?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81 更新时间:2024/2/20 6:41:49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在成为霸主之前,经历了十分艰难而屈辱的一段时日。后世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就是越王勾践做主角。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勾践的父亲允常和吴王阖闾在世之时,两国之间多次征战。允常去世之后,勾践继位。阖闾听闻这个消息,就想趁越国新君继位,国家不稳之时将越国灭了。

得到消息的勾践,派出敢死的勇士与吴军作战。这些人排成三行,面对吴军,拔剑自刎。吴军看呆了,于是越军趁机进攻,将吴军击败。此战不仅战胜了前来攻打越国的吴军,同时重伤了阖闾。

阖闾回到国内,临终之前给儿子夫差留下遗言,让他一定不要忘了向越国复仇。新上任的吴王夫差,谨记父亲临终遗言,厉兵秣马,国家上下一心进行作战准备。

勾践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就想要先发制人,趁吴国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将其击败。范蠡劝诫,勾践不听,率军进攻,最终被吴军击败。

不仅进攻被阻,夫差还率吴军一路进攻到越国国都。范蠡建议勾践向夫差求和,并且表示甘愿入吴国为臣,此后再做打算。

夫差听从范蠡建议,去信吴国。夫差接到信后,一时有些动心,但是大相伍子胥反对此事。表示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如直接将越国给灭了。勾践得知吴国的态度之后,听从文种建议,以金钱和美色贿赂贪财好色的吴国太宰伯嚭

伯嚭接受贿赂,果然在夫差面前进言。说吴国如果继续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已经准备杀妻灭子,烧毁宫殿,与越国上下百姓同心,做最后的殊死拼搏。真到了那种时候,吴国定然损害极大,难以从中谋利。

夫差一想似乎的确如此,于是就置伍子胥的建议于不顾,接受勾践和范蠡入吴国为臣。

勾践携妻带子来到吴国,被安排到阖闾陵寝旁边的一座石屋。此后成为夫差的马奴,帮夫差喂马,夫差出行的时候在前面牵马。三年之后,夫差见勾践如此忠诚,于是就将勾践放回。

而勾践回国之后,励精图治,每日餐前舔食苦胆,穿粗布衣衫,住在简陋的屋室,表示不忘当年耻辱。

越国上下一心,很快得到发展。而勾践又听从建议,花钱从吴国购买粮草,减少他们的库存。免费送木料过去,消耗他们的财力物力建造宫殿。后又送美女诱惑夫差,穷其精力。最终十年磨一剑,越国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很多人认为卧薪尝胆,似乎就是勾践最励志的事情了。但实际上,勾践还干过这事儿,比之韩信胯下之辱有过之而无不及。

夫差有一次生病,病中就有过病愈将勾践放回越国的想法。但是因为有伍子胥等臣子直谏,所以还有些迟疑。于是范蠡就建议勾践:“愿大王请求问疾,得见,因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

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尝了夫差的大便,随后拜见之时,讲述其病况。夫差十分疑惑,询问他如何得知。夫差于是将自己食便判断的情形告知夫差。夫差十分感动,于是就下定了决心将勾践放回了越国。

常言道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像勾践如此,已经不是拘小节与否了。能做到这份儿上,说实话能有日后的成就,也是他该得的。

标签: 霸主

更多文章

  • 唐朝渭水之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渭水之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新生不到十年的唐朝迎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太子李建成与弟弟秦王李世民的储位斗争激化,兄弟二人在玄武门前兵戎相见,拼死搏杀。李世民凭借一批军队将领的支持,成功铲除了李建成势力。唐高祖李渊面对完全失控的局势,和为了皇位杀红了眼的李世民,识趣地交出皇权,主动隐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

  • 明崇祯帝自杀前夕还有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帝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明朝的事情。明朝崇祯十七年,朱由检皇帝在紫禁城北的煤山逝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就意味着一个朝代没了,这肯定是路的尽头。然而,虽然当时的情况真的很糟糕,但也没有办法。所以有人就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皇帝死后到底有多少军队?崇祯皇帝死后,明朝的后备领导立即开始在明朝的首都南京运作。朱由崧,

  • 夏朝和商朝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朝

    一、夏朝军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关于夏朝的军制虽然现存的史料很少,但有限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它是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军制的开端。这一时代,在国家已经形成的同时,军队也随之产生,它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和奖惩制度。夏王朝原本是脱胎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掌握国家政权的夏后氏只是众多部落中力量最强大者,

  • 明朝督抚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

    自古以来,中国的封建王朝就一直都在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封建统治者清楚的知道,集权制的王朝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否则就会为国家带来无限的灾祸。不管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汉朝的推恩令、元朝的行省制以及明朝的地方三司制度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但中央集权加强的同时,势必也会造成地方管理出现运转时效呆滞等情

  • 唐朝节度使制度历史介绍 节度使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节度使

    节度使在中晚唐时期是一个令皇宫畏惧的官职,这一官职的最早记载出现于贞观年间,它极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创设的。《全唐文》中收有一篇题为《可汗山铭》的文章,其中记载了一件事:“圣唐大使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任雅相等肃奉明诏,册授大单于真珠毗伽可汗嫡嗣为肆叶护可汗”

  • 大秦赋赵国什么时候灭亡 赵国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国

    在《大秦赋》的剧情当中,赵国因为有了赵偃这个赵王,可以说赵国灭亡指日可待。赵偃上位之后,也是没有什么治国的头脑,原本只想着杀了嬴政,但是后来却又被嬴政说服,签订了盟约,还异想天开觉得的嬴政是会遵守盟约的,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那么距离赵国灭亡就又更进一步了。那剧情中赵国什么时候才会灭亡呢?历史上赵国灭

  • 北宋保甲法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保甲法

    宋朝时候实行的保甲制度是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法是王安石变法内容之一,保甲法推行后,保甲制度替代了乡里组织。王安石(1021~1086),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一心想让大宋变强,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重用王安石,他们有着同样富国强兵理想,他们想为

  • 宋仁宗赵祯实行庆历新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庆历新政

    古代任何一项改革,都因王朝内部出现问题,或者自身改革图强。比如商鞅变法,是秦国变强的一个重要改革。在宋朝时也有过两次重要改革,那就是“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两个改革的背景与原因不同,今天咱们就来探寻一下“庆历新政”改革的背景

  • 十六国时期北燕历史介绍 北燕是怎么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燕

    冯弘是北燕末代皇帝,后来北燕兵败北魏,冯弘逃往高句丽被高句丽国王杀死。冯弘的上位之路异常血腥,因为他并非通过继承,而是在冯跋死后,靠逼死太子冯翼自立为帝,而且还手段残忍的将冯跋后代全部杀死。冯弘心狠手辣,杀侄自立最后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1、北燕的建立为了叙述清楚,有必要先扼要介绍一下五胡十六国那

  • 金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朝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一语中的的道出了女真士兵的骁勇善战,他们曾经两度在中原建立过自己的国家,都盛极一时。而金国和后金,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也少不了他们武德充沛的功劳。因为是渔猎民族而且长期经受严寒酷暑,因而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所以,才能够以卵击石般的打败宗主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