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朝和后金能过涿鹿中原的原因介绍

金朝和后金能过涿鹿中原的原因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3/12/9 22:56:53

《金史》“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金国和后金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当然关于二者是否同源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从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全部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金国曾经俘虏了徽、钦二帝迫使建炎南渡。而后金也就是清朝,更是直接入关建立了自己长达几个世纪的帝国。

(一)、兵不在多,而在精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从东北地区走出来的女真民族,曾两度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冷兵器时代,渔猎民族相较农耕民族而言拥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他们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所以培养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其次,长期的打猎活动,使他们拥有了强壮的体魄以及先进的骑兵战术。

1.金国骑兵,横扫中原

《宋史》“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在《说岳全传》当中,岳飞的头号劲敌就是北国的金兀术。其原名为完颜宗弼,乃为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曾经率领铁浮屠,在鸳鸯泺重创天祚帝,是大金开国之功臣。

铁浮屠亦被称之为铁浮图,它与欧洲的十字军非常相像与拐子马配合使用。顾名思义,就是全身都包裹着沉重的铠甲。这种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盔甲,刀剑不易刺穿。同时,马匹也以此包裹,因而往往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当年金兀术率领五千铁浮屠,掳掠了徽、钦二帝。宋朝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赵构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后,铁浮屠再次南下,高宗率众仓皇逃窜至海上。幸得有韩世忠等人的拼命抵抗,南宋才得以于杭州立足。

公元一一四零年,铁浮屠在金兀术的率领下企图从黄天荡南下入杭州。最终遇上岳家军,损失殆尽。虽然铁浮屠最后亡于岳飞之手,但它给辽国和宋朝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可谓是金国逐步扩张的肱骨之力。

2.后金八旗,回天之力

《清史稿》记载,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随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在其看来,他与金国同根同源,所以可以继承其衣钵。随后发布“七大恨”,逐步的铲除了东北地区的反对势力。并且开始与中原王朝,一决高下。

努尔哈赤根据牛录额真建立了八旗制度,和平时耕田狩猎,战时着盔甲上阵打仗。这既满足了军事需求,又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正因如此,他们虽然人数不具备优势但“兵不在多,而在精”。

《清史稿》“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於岐、丰,无多让焉”。萨尔浒之战,明军集结了十一万兵力这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朝鲜军队。双方相互配合,两翼夹击。

但金军只有不足六万余众,在短短的五天之内给明军造成了近五万多人的伤亡,以努尔哈赤胜利告终,奠定了进一步南下的基础。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论是完颜阿骨打的两千五百人誓师还是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遗甲起兵,他们的崛起都是看似以卵击石而又能以少胜多。不管是铁浮屠亦或者是八旗骑兵,他们除了自身的单兵素质以外还得有工艺和原料来熔铸兵器和盔甲。长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他们的武器和装备来源于何处呢?

1.逐步的原始积累

《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甲胄和兵器,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而言缺一不可。铠甲可以防身,而兵戈则可以伤人。孟子曾说“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任何政权的建立都伴随着流血牺牲。

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曾经是辽国的附属部落,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和纪年方法。但是每年都会向辽国进贡当地的珍宝,比如海东青等。而辽国则会回礼,象征性的给予其些许狩猎装备。

《辽史》记载,女真人每进奉一只海东青或者上好的人身,辽国都会回赠其些许长矛。有时候也会给他们一些铠甲,但全部都是残次品而且只包裹上半身用以其狩猎所需。这也就能说明为何在金国起兵之处,他们的铠甲只有半身的。

当他们起兵以后,便急速向南扩张。这其中不乏许多将领,带头叛乱。辽国将领张觉在投降金国以后,便将其仓库中的铠甲悉数奉上。而且,随着领土的扩张他们也会将死去的辽国士兵之装备收集起来,熔铸成自己风格的铠甲。

经过不断的收集,他们将上好的铁器铸造成铁浮屠。次者,做成拐子马。而品相一般的,就给正常的士兵使用。这也是为何铁浮屠无法大规模生产的原因,一是造价太过高昂,二是会严重拖累军工发展。

2.地大物博,天空海阔

女真可以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所谓熟女真就是已经接受部分汉化的女真部族而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就是熟女真。当然,他们也是在明朝中期由北方逐渐迁移到辽宁地区。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经做过建州卫,祖父和父亲也有一定的兵权。

当时的辽东地区与金国时期,已然不可同日而语。明朝在当地还是具有一定话语权的,而且所有城主在名义上都是接受辽东总兵的领导。据《明史·地理志》记载,万历年间辽东地区就已经有了十六个冶金所。

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开始利用这些冶金所为自己建造装备。并且,他曾经在李如柏身边任职对于汉文化也颇为精通。继位后,任命汉人充当铁匠为自己的军队建造铠甲以及兵器等。在接连的战斗中,他们也俘获了大量明军的武器装备。

明军的大炮一直是清军可望而不可及的,努尔哈赤正是被其所重伤。可见,在热兵器面前冷兵器的威力荡然无存。武器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士气。当时的后金军队其实没有多少重武器,而他们依然能够取胜的原因还是因为士兵的战斗力。

(三)、武器偷渡,逐步流入

《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每个朝代对于武器的管制以及盐铁方面,都非常严格。因为如果底层百姓一旦掌握了这些生活必需品或者造反必用品一旦不满足自己的统治便会揭竿而起。所以,他们必须要收缴百姓的兵戈利器,以弱化百姓的威力。

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当女真部落还在白山黑水一带混迹时,他们当地的土特产就已经远近闻名。据《女真简史》记载,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前就曾经与中原商人进行军火贸易。

当时有一个名为张知远的商人,他的亲戚在辽国的盐铁部门担任官职。所以,他经常以此之便进行走私贸易。将铁从产地,夹杂着其他货物直接运往关外。当时的一马车铁,可以换回同样重量的人参。

辽国后期非常腐败,不论是军队还是官府所有人都中饱私囊。辽国的北面官枢密使,就经常利用职务之便直接向女真部落运送武器装备和铠甲等。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当时官官相护,自然也没有人去过多的追究。

2.软硬兼施,招来人才

后金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汉化,但只是学习了些许皮毛而已。至于冶金术以及装备制造等方面,还是远远不如明朝。再者,明朝三大营的火炮和火铳等,都使他们望其项背。当然,如果指望后金单独制作热武器肯定是不切实际,那么努尔哈赤便开始招人制造军队所需的基本冷兵器。

《清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喜读《三国演义》因此对于权谋和御人之术。为了吸引更多的汉族工匠加入其中,他开放了八旗制度。并不是清军入关后的汉八旗,而是可以直接进入满八旗与其本族人享有同样的待遇。

在这其中,就有不少会冶铁的工匠加入。因为与汉地接近,所以周遭有许多汉人。为了更好的利用他们,努尔哈赤还会强迫其转投到自己的阵营。如果不服从,则全家将面临极刑的处罚。就在这种软硬兼施的政策下,后金军队的装备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他们不可能与强大的明军相提并论。但他们还是能获胜的原因,就是处于国运的上升期。二者之间的较量,就像庞大的清朝对上了新兴之国日本。北洋水师号称世界无敌,但却在甲午一役损失殆尽。

结语:

金国和后金,如果不论其宗源来说两者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相似度。他们都是从弱小,逐步走向强大。起兵时,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们能够发展如此之迅速。而猛安谋克制度和八旗制度一样,都会使士兵丧失战斗力,整日沉浸在骄奢淫逸当中。正所谓“我之所以忍受黑暗,是因为没见过光明”。

标签: 金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权臣司马昭为何不废帝自立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昭

    生在古代那种皇权社会,但凡自己手里有能力的人,都会向往皇权。而在我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离皇位最接近,但到死都没有登上帝位的权臣一共有两位,分别为曹操和司马昭。曹操不用小编多说,大家对这一人物应该有深刻的认知,毕竟每个人在上初中的时候都会学古代史,都会了解曹操的生平事迹,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一下司马昭。明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明朝初期的时候。这也难怪,皇帝实在是太繁忙了,还有很多业余的事情要做,这就需要一个来帮助自己管理国家。然而正是因为这样,宰相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个岗位。当然了,皇帝也知道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为了防止他们篡权,其实历朝历代也使用了不少的办法。虽然有时效果

  • 春秋后期霸主越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越国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其中,就越国来说,无疑是

  • 东汉后期益州本土东州兵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州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刻等待机会进图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的机会来了,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抵御张鲁,防御益州。狼来了,怎么会放弃刘璋一只厚道的小绵羊。刘备夺取刘璋益州根基的时候,有一股非常特殊又强大的势力选择投靠了刘备,他们正是刘璋父子立足益州的嫡系东州兵。东州兵的投靠让刘备夺取益

  • 秦国为何要统一巴蜀地区?巴蜀对于秦国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值得注意的是,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而对于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战国七雄给消灭了

  • 历史上有哪些政权是有契丹人建立的?契丹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契丹

    一说起契丹人,估计大家马上会想到电视剧《天龙八部》里面武功盖世的乔峰!其实,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许多国家更是将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所以直到现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中国称为契丹,由此可见,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颇有影响的!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梳理

  • 为何古代四川有很多割据政权却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四川

    我们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割据政权在这里建都,比如公孙述、刘备等等,很多人都在这里建立了割据政权,但其实除了刘邦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四川这里频繁出现割据政权,却很难出现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政权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割据

  • 安史之乱后唐朝朝廷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史之乱

    藩镇不得不说对于晚唐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本来大唐维护国防以及边疆安全采取的是府兵制,可到了唐玄宗时期改变了,这是因为唐朝面临着频繁的对外战争,很多都是在边疆地区,这样一来,舟车劳顿,还有后勤的保证都是问题。所以唐玄宗采取了募兵制。其实这个制度使得防戍军镇扩充,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对于当时的局势来

  • 春秋后期越国衰亡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越国

    卧薪尝胆,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卧薪尝胆这一故事的主角,就是春秋末期的霸主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

  • 战国时期中山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山国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齐国、燕国、楚国、三晋、秦国这战国七雄吸引了大家的主要注意力,但是,实际上,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也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比如宋国的灭亡,就成为五国伐齐的重要原因。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中山国,和宋国一样,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