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何差距?秦朝国运终不能持久

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何差距?秦朝国运终不能持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2/8 9:17:29

很多人都喜欢把秦始皇和汉武帝拿出来做比较,毕竟两位都是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不过对比秦朝和汉朝的命运,秦朝存在的时间简直太短,这也是因为秦始皇在最后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导致秦朝走向衰败。秦始皇固然有他伟大的一面,但也有顽固、固执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生死看的太重,或许是因为秦始皇不舍这片天下,毕竟能完成全国统一的壮举,这份荣耀不是轻易就能舍弃的。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伟大领袖的这句诗词,虽然贬低了秦皇汉武在文学上面的成就,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秦皇汉武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正因为如此,所以秦皇汉武经常被后世拿出来比较,毋庸置疑的是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杰出的帝王,但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究竟谁更领先一筹,却很难下定论。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是任何帝王也无可比拟的,也有人说汉武帝驱逐匈奴保护了边疆安宁,他们两位的功绩各有千秋。而过错也各不相同,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苛捐杂税被后世批文暴君,汉武帝因为晚年李陵案,和滥用奸臣被后世批为昏君。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功过上面,都是功劳很大但是过错也不小,如果单单凭借功过去比较他们两位谁更伟大,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但是在一个问题上面,秦始皇却远远比不上汉武帝英明,这也导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和汉朝天下的长久,那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众所周知秦国灭亡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胡亥赵高篡权,赐死了扶苏蒙恬,而之所以胡亥和赵高能够轻易得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秦始皇在太子之位上面游离不定,他一方面信赖长子扶苏,又一方面疼爱胡亥,至死也没有立太子之位。

细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发生大的动荡和起义,都是因为在王位的交替过程当中,所以新老皇帝的交替过程,向来都是一个王朝最薄弱的时候。为了害怕君主的意外身亡,而导致皇权旁落,所以历史很早就有了指定太子的规定,一旦皇帝驾崩,太子就成了唯一最合法的继承人。

在选定太子的时候,历朝历代最习惯沿用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立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也成为了每个王朝的潜规则,一旦有人试图想打破这个规定。那么不仅仅会引起政局的动荡,更有甚者会造成朝堂中的杀戮,给别人可乘之机。

秦始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自己太不愿意死了,他不仅不愿意死,更不允许百官议论生死,而太子是为了皇帝死以后做的打算,如果皇帝不愿意死,谁敢提立太子的事情,所以这就是秦始皇至死也没有立太子的原因,也是秦国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反观汉武帝,虽然晚年他昏庸无道,滥用奸臣,因为巫蛊之乱汉武帝处死了自己的长子刘据,本来长子刘据是太子,也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儿子,但是处死他后,汉朝的太子之位也因此一直空缺。这时的情况和秦始皇所面临的情况一模一样,众多儿子互相争立太子之位,也导致汉武帝大怒谁也没有立。

汉武帝人生的最后关头,他并没有糊涂,他知道太子之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他去世前两天,他下诏立自己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这时的刘弗陵只有五岁,为了防止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篡权的事情重演,他又处死了太子的母亲,去世前一天他为太子找了三位辅政大臣。

正因为此,汉武帝去世后,汉朝内部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刘弗陵理所当然的继承了王位。同样是面对生死,汉武帝要比秦始皇坦然明智的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他没有糊涂,他还是以祖宗的江山为重,而秦始皇称帝以后,想的都是自己能够永做皇位,祖宗的江山社稷他完全没有兼顾到。

因为秦始皇没有立太子,所以导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也因为汉武帝死前立了太子,大汉天下才能存在数百年。所以在看待生死,和立太子这件事情上面,秦始皇是永远比不过汉武帝的,这也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 新生活运动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新生活运动

    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新生活运动内容是什么?新生活运动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1934年至1949年在中华民国政府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横跨八年抗战。新运以”礼义廉耻“重要思想为主,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

  • 黄冈起义简介 黄冈起义的领导人 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黄冈起义第一枪谁开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全称潮汕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丁未起义、丁未革命,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汕饶平县黄冈镇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何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

  • 秦朝的赋税徭戍与法律制度体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

    1、秦的赋税主要由土地税和人头税两种,其中土地税要收取土地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除粮食以外,每顷田还要收饲料三石,柴草二石。一律按授予你的田的数量征收,不管你实际耕种不耕种。2、秦的役名目繁多,主要可分为兵役和力役两种。3、成年男子需服兵役两年,一年在京师担任卫士、一年在本郡根据需要担任材官(步兵)、

  • 为什么有人说关宁锦防线拖垮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

    说到明朝事情的关宁锦防线还是很有话说的,话说当时明朝就被这个防线给拖累了很久,最后很多人也说了这个关宁锦防线也是拖垮了明朝的只要原因,看到这个小编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清)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

  • 清朝捻军是什么组织 捻军最后结局又是这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捻军

    说到捻军其实大家应该听说过,但是具体它是个什么组织就比较难以知晓了,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这个组织到底是什么组织呢?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人数众多,有20多万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打得清军丢盔弃甲,不可一世的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什么把陪都选在重庆而不是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重庆

    说到抗日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日本因为要扩大自己领土,所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在中国是烧杀抢掠,当时中国对应日本的方法便是打游击战。拖垮日本的战斗力。在迂回前进中,中国也是有好几次改变国家的首都,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抗日战争中为什么陪都选在

  • 大沽口事件背景过程简介 大沽口事件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沽口事件

    大沽口事件简介:大沽口事件的背景是什么?大沽口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大沽口事件结果怎么样?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大沽口事件简介1926年3月,日本军舰在天津大沽口炮轰驻防此地的中国国民军部队,蓄意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大沽口事件的背景大沽口地势险峻,历来为京津屏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

  • 华胥国发展历史简介 华胥国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胥国

    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华胥国在哪儿?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华胥是中国

  •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历史介绍 为什么如此坚持嫡长子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嫡长子继承制

    中国自古以来,实行一夫多妻制,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到了西周时期,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此几乎奠定了此后中原王朝3000年的继承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前后两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优先级降低

  • 晋文公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历史上,晋文公属春秋五霸之一,和齐桓公并称“齐恒晋文”,那晋文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番成就的呢?晋文公从小就谦虚好学,更善于社交,总能发现有才之人。晋文公上位后,重用狐偃、先轸等能臣,实行新政,使得晋国国力日益增强,此后还平定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