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汪精卫为什么刺杀载沣 显示其满怀的革命情怀

汪精卫为什么刺杀载沣 显示其满怀的革命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1/19 2:34:56

精卫刺杀载沣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起“汪精卫”这个名字,人们想到的最多的应该是他投敌卖国,背叛革命沦为应该彻头彻尾的汉奸,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汪精卫青年时期,他对祖国是满怀热情和希望的,为此他也曾加入过由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他还策划过一桩震惊一时的暗杀计划,暗杀的对象是当时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

汪精卫

1905年,汪精卫加入同盟会,希望以革命的力量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命运。他主张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国家。但是四年的时间过去了,革命党人虽然组织了多次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起义活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失败了。汪精卫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便决定通过暗杀清政府的重要成员来显示革命党人的力量和决心,从他“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他的意志之坚定。

他的这种为革命献出一切的精神还吸引了后来他的妻子陈壁君对他的爱慕,陈当时便决定与他一起施行暗杀计划。汪精卫和陈璧君等四人经过商议之后,把目标锁定为监国摄政王载沣。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载沣的出行或习惯之后,他们决定在载沣经常走过的甘水桥用炸弹暗杀他。为了确保暗杀成功,汪精卫特地找人做了一个一尺高的大铁罐,里面装满了炸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遥控引爆技术,就是说如果炸药爆照,那么作为引爆者的汪精卫也是必死无疑的。

但是因为他们在埋炸药时误把路人当成了警察,急忙逃离,导致了计划的失败。后来当他准备再次埋伏炸药时很快被抓获,但是汪精卫即使在警察面前也是从容不惧,甚至还对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可见当时他受革命思想影响之深。

如果汪精卫的暗杀计划成功,或许中国历史就会改写了,他后来可能也不会去当汉奸。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是永远无法假设和重来的。

摄政王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感到非常痛苦和忧虑,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三年。因为他不仅要承受来自朝野上下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维护当时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的统治。

爱新觉罗·载沣

载沣当上执政王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袁世凯的问题。袁世凯是在戊戌变法中靠出卖维新派而发家的官僚,深受在位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青睐。当时的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位列军机大臣要位,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势力。这引起了一些王公大臣的嫉恨和担忧,其中的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和小恭王溥伟就联名秘密向载沣金嫣要他下令铲除袁世凯,而且又因为载沣的哥哥光绪帝曾经留下了“杀袁除恨”的遗旨,在这种情况下,载沣便着手准备诛杀袁世凯,但是当时的重臣张之洞却不同意杀袁世凯,他认为光绪帝刚刚驾崩,不宜大开杀戒。而且袁世凯在朝中党羽众多,一旦对他下手可能会引起军队的混乱。载沣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杀袁世凯的机会,只是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

但是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面对全国上下的革命浪潮,为了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只得重新请袁世凯出山,任命他担任总理内阁大臣。随后不久,他便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退隐至北京醇亲王府,不再过问政事。直到1951年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

更多文章

  • 陆贾怎么读 西汉谋臣陆贾分金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贾,怎么,西汉,谋臣,金故事,故事,陆贾,怎么,拼音,lu

    陆贾怎么读陆贾的拼音是lujia陆读四声,贾读三声。虽然贾是多音字,但是用于人名时,因称作jia。陆贾是西汉人,因为机智善变得到后人称颂。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时,陆贾投入了刘邦门下,因为出色的口才和机智的反应,得到了刘邦的重视。陆贾雕像随后,刘邦多次派遣陆贾出使诸侯国,为说服各诸侯王臣服于刘邦而做出了

  • 钟会汗不敢出典故分析 钟会性格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钟会,汗不敢出,典故,分析,性格,特点,是什么,三国,钟会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钟会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

  • 吴王刘濞遗诸侯书内幕 刘濞墓被发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王,刘濞遗,诸侯,内幕,刘濞墓,发掘,吴王,刘濞遗,诸侯

    吴王刘濞遗诸侯书汉景帝时期,大臣晁错劝告刘启削弱各诸侯藩国的势力来稳固西汉中央集权。汉景帝这一举措引起了各藩国诸侯的强烈不满,十分怨恨晁错。汉景帝决定削弱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吴王刘濞大为震怒,率先发动士兵起义。七国之乱画册胶东王和济南王、楚王等决定联合向西进军。吴王刘濞知道各诸侯都不满朝廷的做法,于

  • 孙武与鬼谷子的关系 他们在军事上成就重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武,鬼谷子,关系,他们,军事上,成就,重大,孙武,鬼谷子

    孙武与鬼谷子孙武,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也有人称呼他为孙子,当然也有称他为东方兵学鼻祖的。孙武写过一本被后世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孙武像鬼谷子,名王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他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

  • 张之洞幕僚有谁 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之洞,幕僚,李鸿章,故事,张之洞,幕僚,赵凤昌,曾是,首席

    张之洞幕僚赵凤昌曾是张之洞的首席幕僚,赵凤昌于1856年出生,常州武进人,于1938年去世,享年82岁。赵凤昌是清朝末年一位活跃的政治分子,是立宪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其早年时期,因担任张之洞幕僚而声名远播,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在《苏报》等案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赵凤昌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曾与政商教育等各

  • 揭秘刘濞和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刘濞,刘德,是什么,身份,怎么,刘濞,刘德,是什么,身

    刘濞和刘德是什么身份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父亲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邦封任刘仲为代王时,封刘濞为沛候。刘濞二十一岁的时候,因和刘邦率军讨伐英布有功,刘邦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刘濞骁勇善战,是位极其有野心的领导者。刘濞雕像他到吴国之后大力发展吴国经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吴国经济基础坚固

  • 嵇康与钟会有什么仇 钟会为什么记恨嵇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嵇康,钟会有,会有,什么,钟会,为什么,记恨,嵇康,钟会,三

    嵇康与钟会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他精通音律,特别喜爱抚琴。关于他的音乐理论著名的有《琴赋》《声无哀乐论》,同样对于书法、绘画、和文学都有相当多的成就。嵇康画像说道他与钟会之间的瓜葛,也是要从嵇康的狂傲的性情说起。嵇康为人旷达狂放,纵逸傲散。向叔还曾描述过他与嵇康之间的友谊,他认

  • 解析楚襄王的决策之道 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解析,襄王,决策,之道,所谓,与民同乐,襄王,决策,之道,名

    楚襄王的决策之道楚襄王的本名叫熊横,他身为一国之君,并没有多少的才华,但是他曾经的一个决策之道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赞赏的,那时楚襄王还是一个太子,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楚襄王的决策之道是怎样的呢?楚襄王画像那时楚襄王在齐国做人质,他的父亲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来要回楚国,齐王不同意,还对他说你给我割让东地

  • 郭守敬精神有什么含义 后人如何纪念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守敬,精神,什么,含义,后人,如何,纪念,郭守敬,简介,字

    郭守敬简介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他是元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出生于1231年生于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县)。而且郭守敬的祖父也是一位在金元之际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的名字是郭荣。郭守敬雕像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郭家的传统,对五经方面是熟悉的,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曾师从刘秉忠。他的老师

  • 关于谋圣鬼谷子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于,谋圣,鬼谷子,故事,下山,鬼谷子,故事,原名,姓王名

    鬼谷子故事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诩。据说是春秋时卫国人,因为他经常背着药篓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且隐居在归谷,因为“归”与“鬼”二字读音差不多,鬼有比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归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鬼谷子图而王诩自称自己为鬼谷子。他的另一个称号“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敬称,鬼谷子精通纵横之术,著有《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