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焦仲卿母亲恋子严重吗 焦仲卿母亲为何驱逐刘兰芝

焦仲卿母亲恋子严重吗 焦仲卿母亲为何驱逐刘兰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1/19 6:15:35

焦仲卿母亲

焦仲卿的母亲,以下简称焦母。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应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焦母的行为也实属情有可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焦母的独断专横是可以理解的,儒家经典中“孝”是捍卫封建家长权威最坚实的后盾。

焦仲卿母亲

我们无需批判焦母,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早起,这种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焦母这样的形象屡见不鲜。虽说焦母毁了焦刘夫妇的美好婚姻,但焦母尝不是失去了自己亲爱的儿子,谁又能说焦母不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呢。

当然焦母与焦仲卿母子之间的母子之爱是毋庸置疑的,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含辛菇苦的抚养他长大成人,在失去丈夫这个家庭支柱的情况下,她将孩子抚养长大,让他做了府吏还给他娶了美貌贤惠的妻子,可想而知焦母对儿子比人多付出了更多的心血,焦母对焦仲卿的深爱,是毫无疑问的。

姑且不论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在焦仲卿上堂为刘兰芝求情与母亲拜别时,焦母反复提到“东边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她劝儿子另娶优秀的邻家女孩罗敷,顾及儿子的幸福去亲力亲为,她虽无法使其变得更伟大,但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为她儿子的幸福操心尽力。这也母爱的一种体现。

焦仲卿母亲为何驱逐刘兰芝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逼迫刘兰芝回娘家用的是第一条:父母看着不顺眼的,休妻。《礼记》中还规定:“儿子对妻子非常好的,父母不高兴了,可以让儿子休妻。”如果焦仲卿不听焦母的这就是有违孝道,在古代是大不敬。

孔雀东南飞剧照

焦母为难刘兰芝也是情有可原。娶妻生子,娶妻就是为了生育后代,按父系传承的准则,男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不小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在焦母脑中已经深深印刻下来了,纵观全诗,可以看出刘兰芝在焦仲卿家里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这个可以从诗中刘兰芝刚嫁到焦仲卿家时,小姑刚学会走路还一直要扶着床,等到刘兰芝因焦母逼迫回娘家的时候小姑的个子已经和她一样高了。

从这些文子可以看出,刘兰芝在焦家已经生活了很久了,可是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刘兰芝并没有为焦仲卿生下一男半女。这在焦母眼里刘兰芝是多么的可憎啊。在古代,两三年没有生育是不正常的现象,不消说是两三年,一年不生,邻里之间就有闲话了。“没有礼节”、“行动自专由”,是一方原因,但无子却不能不让焦母心急。焦家无后,这让焦母死后将有何颜面去见焦家的祖先?说以作为焦家长者,焦母只能狠下心肠担着一个恶婆婆的罪名执意将刘兰芝赶回娘家。焦母的故意挑刺,肆意蛮横其实只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为了维护焦家的香火传承。

刘兰芝焦仲卿

刘兰芝,她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年轻女性,庐江郡人氏,她是一个汉末的一个典型的小家碧玉,能织布裁衣又会琴棋书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才多艺、聪明能干、知书达理的闺中少女。

刘兰芝

在十七那年她出嫁了,嫁与庐江郡的一个叫焦仲卿的小吏。在焦仲卿家里刘兰芝日夜操劳,每天都是起早睡晚,勤劳的做着家务活,一日三餐,洗衣织布都是她一人在操持,一天到晚没有一刻是能停下来休息的。把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四口之家打理的有条有理。焦仲卿心里很满意,时常在妻子身边耳语,情话绵绵,其乐融融。但是焦母看了心里很是生气,开始处处刁难媳妇,最后将刘兰芝逼回娘家。在回家被逼着改嫁时,刘兰芝趁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标签: 焦仲母亲严重为何驱逐刘兰芝兰芝焦仲母亲以下

更多文章

  • 解读韩非子是什么家 关于韩非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解读,韩非子,是什么家,关于,故事,韩非子,是什么家,秦始皇

    韩非子是什么家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中原,统一中国是我国历史的一重大转折点,然而这历史转折的关键原因还在于一个人,那就是韩非子,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法家反对儒家,并且试图将儒家推翻,秦国时期的焚书坑儒就可以见得。韩非子像在战国时期末的韩国,势力是当时七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韩非子就是当时的韩国贵族,看着

  • 列子学射的故事 列子学射的道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子学,故事,道理,是什么,子学,列子学射,出自,列子?说符篇

    列子学射《列子学射》出自《列子?说符篇》,其原文是: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

  • 书籍韩非子的作者是本人吗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书籍,韩非子,作者,本人,定法,四十三,韩非子,作者,一书

    韩非子的作者《韩非子》一书的作者韩非,是韩国贵族,身世显赫,因其提倡以法制治国的思想,因此韩非子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也成为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百家思想一样的学派,韩非子与孔孟等人齐名,成为诸子百家中熠熠生辉的一位大家。韩非子雕塑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曾拜入荀子门

  • 列子的仲尼文章 阐明人应当遵守的修身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列子,仲尼,文章,明人,应当,遵守,修身,之道,列子,仲尼

    列子仲尼《列子?仲尼》是列子借用孔子的言论和行为来阐明人应当遵守的修身理论,文中共十五个部分,其中有十二篇故事和三篇议论。这些内容不仅教育人们认识世界,而且传授养生之道,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主旨。仲尼像第一则故事,以问答形式出现,孔子告诉了颜回关于乐要顺其自然,懂得命运,总结为文中这一句:“无乐无知

  • 张道陵七试赵升为收徒 张道陵后人如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道陵,七试,赵升为,升为,收徒,后人,如今,在哪,张道陵

    张道陵七试赵升张天师在考验弟子的时候试探了七次,最终才能定下合适人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道家是怎样选择弟子的。都说张道陵法力高深莫测,想向他求道的人也非常多,所以张天师有一套自己的选人法则。张道陵七试赵升张天师的徒弟众多,但是只有王长一个人得到了真传,他的弟子认为天师偏心,有所保留,这一天一位叫赵升

  •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爱情悲剧 焦仲卿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雀东南飞,焦仲,爱情,悲剧,哪里,孔雀东南飞,焦仲,出自于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它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第一篇长篇的叙事诗,也是乐府诗的发展历史上的高峰之作,它同被北朝的《木兰诗》被世人盛赞作“乐府双璧”享有极高的盛誉。孔雀东南飞焦仲卿这篇叙事诗的内容和东汉时期在庐江郡发生的一起婚姻悲剧有关。这首诗的原名是《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

  • 战国思想家韩非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思想家,韩非子,简介,韩非子,简介,我国,古代,战国

    韩非子简介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晚期的韩国人也就是现今的河南省新郑,他也是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是当时以至于现在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韩非子出生于韩国贵族,他是当时的韩王歇的儿子,从小天资聪慧,手笔也非常的有才学,虽然口吃,不善于言语表达,但是却非常的善于著作表述。韩非子图韩非子生于战国

  • 列子的黄帝之作 重在推崇黄老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列子,黄帝,之作,重在,推崇,黄老,思想,列子,黄帝,列子?

    列子黄帝《列子?黄帝》是列子为推行黄老思想,宣传道教的文章。作品一共二十篇,论述养生治物之道。文中有论述黄帝的清静无为,还有列子本人的事迹,每个故事蕴含的哲理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列子像黄帝是中华文明的鼻祖,他统一天下,无所不能,聪明灵透。在公元前2697年,年仅20的黄帝就成为氏族首领,这一年也被

  • 韩非子的名言有哪些 主要来源于寓言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非子,名言,哪些,主要,来源于,寓言故事,韩非子,名言,守

    韩非子名言“守株待兔”是我们从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成语故事,也是很出名的教育名言,故事非常的幽默诙谐,同时又带有了一点讽刺的意思,愚蠢的人总是依赖着偶然的好运,直到最后也没有在遇到自己撞死在大树上的兔子,最终被饿死。这个经典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之手。韩非子图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末韩国的贵族之子,他天生口吃,不

  • 上官皇后的母亲是谁 上官皇后和霍成君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官皇,后的,母亲,上官皇后,上官,皇后,霍成,关系,上官皇

    上官皇后的母亲上官皇后是汉昭帝的皇后,约生于公元前89年。其父亲是汉朝的骠骑大将军上官安,母亲是霍光的长女霍氏,史书上没有记载霍氏的全名,且霍氏早亡,死后被封为敬夫人。上官氏上官皇后六岁(即公元前83年)的时候进宫做了汉宣帝的婕妤,一个月之后被封为皇后。是历史上最小的皇后,当时汉宣帝也年仅11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