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恪是谁的儿子 李恪最后怎么死的

李恪是谁的儿子 李恪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4/1/15 7:28:37

李恪是谁的儿子

李恪是唐朝时期的皇室家族成员之一,他的父亲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母亲则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唐太宗的妃嫔杨妃如意公主。他在唐太宗的儿子中排行老三,也曾经有过继位的机会,但是因为他被牵扯进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而最终被处死,只活了短暂的三十五岁。之后在唐中宗神龙年间被平反,重新获得了亲王的的称号。

李恪剧照

李恪从小便善于骑马射箭,同时又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奇才。因为他的母亲是前朝的隋炀帝的女儿,因此他的地位和声望在各个皇子中都处于较高的位置。李世民废掉了太子李承乾,因为妄图暗杀自己的弟弟李泰,立了当时的晋王李治为新的太子。但是他又觉得李恪英勇的表现十分像自己,便动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此时一直力挺李治的长孙无忌表示坚决反对,李世民便对长孙无忌说道:“你是由于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就不喜欢他吗?但是我觉得这孩子的个性和品行跟我很像,即使让他保护舅舅的家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长孙无忌却说:“李治仁德忠厚,是一个可以固守帝业,维持我朝长久统治的好皇帝。陛下已经立他为太子了,如今却想要废了他,这样犹豫不决可会出大乱子的。”李世民听了之后,认为他说的确实在理,于是便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头。

可以说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李恪论才能并不比李治差,他输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并没有一个可以倚靠的亲信在李世民身边替他说话,这或许才使他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原因所在。

李恪的母亲

李恪是一代明君、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她的母亲的身份也十分显赫,他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在唐太宗的儿子中无论是才能还是品德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她的个性跟李世民非常相似,因此他恨得李世民的宠爱和信任,但是最后却因为被大权独揽的长孙无忌诬陷参与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年仅三十五岁。

杨妃剧照

关于李恪的母亲杨妃,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很少,仅有的一点记录都是在他的儿子李恪的传记上。关于它的出生,有一部分人认为她应该是隋炀帝和她的高级妃嫔所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般的妃嫔所生,还有更大但的人认为她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所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明。而关于她的出生年月,史书上虽然并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她的儿子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即619年推断,杨妃至少应该出生于隋朝大业初年甚至更早,最晚应该不会超过大业三年。

随着隋炀帝杨广先后修建了京杭大运河、长城和洛阳城,又三次征讨高句丽,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一时之间导致怨声载道,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叛乱,杨广在618年3月被大臣宇文化及杀死,同年5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而杨广的皇后萧氏和杨妃的姐姐南阳公主都被宇文化及给囚禁了。这里杨妃有没有一起被囚禁无从查证。在李世民继位之后,她正式获得了“妃”的称号。这应该也是她一生中获得的唯一的也是正式的封号。

杨妃除了生了李恪之外,还生了李世民的第六个儿子蜀王李愔。相对李恪来说,李愔虽然屡遭贬官和流放,但是还算是寿终正寝,并没有遭到阴险之人的毒害。

李恪简介

李恪,出身于公元619年,卒于654年,是唐朝皇室家族的成员,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他在武德三年即620年6月被赐封为长沙郡王,两年之后又被改封为汉中郡王。在贞观元年即627年被晋封为汉王,一年之后又被封为蜀王,同时被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职位。到了贞观十一年,被封为吴王,同时改授安州都督。在永徽四年即654年,因为被牵扯进了房遗爱谋反的案件中,他被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诬陷而含冤离世。

标签: 李恪谁的儿子最后怎么死的李恪谁的儿子唐朝

更多文章

  • 老子的老师是谁 后人塑造铜像来纪念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子,老师,后人,塑造,铜像,纪念,老子,老师,我国,春秋战

    老子的老师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后世对他非常尊崇,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是非常闻名的。对于这样一个伟人,他的师父,也有很多人好奇。而关于老子的老师,有两种说法。鸿钧道人图片第一种说法是鸿钧道人。这种说法基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基础。因为传说中的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所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解读 张仲景求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解读,学的,故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关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关张仲景医学上最出名的,莫过于他开创了中医发展过程的点睛之笔“辩证法”。用药在于精,直达病根,但不是像现代西医一样。他主张同一种病的不同症状就要不同的疗法,但是如何区别就要参照辩证法了。张仲景照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的辩证治疗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使用凉性的药物治

  • 曹操夏侯两家关系如何 曹操为何重用夏侯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夏侯两家,夏侯,两家,关系,如何,为何,重用,夏侯家

    曹操夏侯因为夏侯渊、夏侯惇两兄弟被归类为曹操部下宗族类的将领,所以很多人奇怪曹操与夏侯家的关系,甚至认为曹操是夏侯的后裔。其实不然,曹家与夏侯两家都是沛国谯县(现今安徽省亳州市)的名门望族,但是从曹腾这一代开始,曹家多在朝廷和郡县做官,甚至有的官位颇高,而反观夏侯家,虽然也是大族,但是毕竟没有官员荫

  • 著名哲学家老子的弟子有谁 老子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著名,哲学家,老子,弟子,后人,老子,弟子,道家,开创者,也

    老子的弟子文子是道家的开创者老子的弟子,也是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学者之一。他曾著录《文子》九篇,与孔子几乎同时,其作品享班固等名家盛赞。他被世人尊称为太乙玄师,常年游历各国,通晓四方地理。群山峻岭君临之间尽是他的足迹,他的思想隐藏在无数角落里。老子像他还是著名的越国大夫范蠡的师傅,亲自授予其七条妙计,

  • 汉少帝刘辩继位谁辅政 刘辩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少,帝刘,继位,辅政,刘辩,怎么,死的,刘辩,继位,辅政

    刘辩继位谁辅政东汉汉灵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东汉王朝存亡已经朝不保夕。朝廷外部发生了黄巾民变,为了镇压民变,东汉朝廷放权给地方,形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三国演义》何皇后剧照刘辩出生在汉灵帝熹平五年,其母何氏曾只是宫女,生了刘辩后,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先皇后被废后晋升为皇后。灵帝其实并不喜欢刘辩,

  • 李恪的后代有几人 李恪后代有没有做出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恪,后代,几人,有没有,做出,成就,李恪,后代,可能,唐朝

    李恪的后代李恪,可能是唐朝历史上死得最冤枉和最委屈的皇室成员之一。他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文韬武略,才能出众,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和青睐,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皇后所生的儿子,原本没有资格争夺皇位,当时由于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偏爱,他一度起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最终这个想法因为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的

  • 思想家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传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思想家,王夫之,简介,内容,介绍,王夫之,简介,明末清初,伟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画照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

  • 王夫之的思想介绍 王夫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夫之,思想,介绍,主要,观点,是什么,王夫之,思想,明末清

    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和黄宗羲、顾炎武合称的清代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王夫之画照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有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倡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讲人性变化论等,这些都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结晶。而这些思

  • 曹操捉刀原因是什么 曹操对外貌不自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捉刀,原因,是什么,外貌,自信,曹操,捉刀,讲的,匈奴

    曹操捉刀曹操捉刀讲的是匈奴使者觐见魏武帝的事,是曹操不自信的表现。话说,匈奴使者求见魏武帝,但是魏武帝曹操却觉得自己容颜丑陋,不好接见使臣,于是便让外表端正的崔琰来装作他接见使臣,而他自己就拿着刀充作侍卫站在一旁。曹操捉刀图等觐见结束后,曹操命人问匈奴使者对魏武帝的看法。匈奴使者实话实说,他认为魏武

  • 张仲景为何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仲景,为何,被称为,医圣,医学,成就,如何,张仲景,医圣

    张仲景医圣张仲景是一个喜欢给人看病的官老爷,他的大堂不像别的大堂一样难进,反而初一十五门庭若市。东汉末年的战乱横行,疫病横生,许多百姓生了病之后因为不能及时医治导致最后病情恶化,只能等死,张仲景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心。张仲景照张仲景是世袭的长沙太守,他从小就不喜欢做官,没有官场老爷的做派。他医术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