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乱华后的结果

五胡乱华后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1 更新时间:2023/12/18 16:14:18

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

拓跋珪称魏王后,即进行统一北方的战争。在击败后燕、夺取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之后,于天兴元年(398)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帝。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即位,开始向黄河以南发展。与此同时,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讨灭篡晋称帝的原荆州刺史桓玄,灭南燕、后秦,于公元420年代东晋称帝,建国号为宋。拥有东自青、兖二州,西至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的黄河以南地区。与北魏隔黄河对峙。

1、北魏与南朝宋、齐、梁的战争

宋永初三年(422),拓跋嗣乘刘裕病故,发动北魏攻宋河南之战,先后投入十余万步骑,重点进攻黄河南岸的宋军事重镇。至次年闰四月,先后攻取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虎牢(今荥阳西北汜水镇西)、滑台(今滑县东)和东阳(今山东青州)等城,占领司、兖、豫等州。宋元嘉七年(430)三月,宋文帝刘义隆乘北魏与柔然作战无暇南顾之机,出兵北伐。七月,收复滑台、洛阳(今洛阳东北)、虎牢、碻磝(今山东茌平南),一度收复河南失地。十月,魏军渡河,再次攻克洛阳、虎牢。十一月,复攻滑台。次年初,宋将檀道济救滑台被阻。守军粮尽,滑台被北魏军攻占。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10万步骑部南下攻宋,围攻悬瓠(今河南汝南)。四十余日不克,退还平城。七月,宋军攻魏,取碻磝,围滑台。十月,拓跋焘以号称百万之众渡黄河,解滑台之围,长驱南进。十二月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声言欲渡江夺取建康(今南京)。次年正月,因乏食、疾疫流行而北撤。宋泰始二年(466),宋内讧,边将薛安都以彭城降北魏后,淮北四州及淮西之地尽入于北魏。宋无力收复河南失地争夺中原,遂沿淮设防。

升明三年(479)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史称南齐。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又频繁南下攻齐。北魏、南齐沿淮河进行长达23年之久的战争。南齐由于农民起义的打击和宗室内战,国力日衰,使北魏得以夺占南阳(今属河南)、寿阳(今安徽寿县)。齐雍州刺史萧衍乘政局混乱,举兵东下攻占建康,建立梁朝。天监四年(505),梁武帝萧衍兴兵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主帅。萧宏临阵怯懦,指挥不力,导致梁军大败。六年,在钟离之战中,梁守将昌义之坚守疲敌,配合韦叡等率援军适时反攻,击败北魏军,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以来南朝对北朝作战的一次大捷。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后期,朝政腐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正光四年(523),北部边防六镇军民不堪镇将压迫,相继聚众反魏。北魏六镇起义后,关陇、河北和山东等地掀起了各族人民起义的浪潮。这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对北魏王朝仍是一次沉重打击,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分裂。永安元年(528),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北魏朝政。三年,孝庄帝杀尔朱荣。荣侄尔朱兆起兵杀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普泰二年(532),在韩陵之战中,以晋州刺史高欢为首的六镇鲜卑联合河北大族武装大败尔朱氏军。不久,尔朱氏势力消亡。高欢居晋阳,遥控北魏朝政。

2、东魏、西魏、北齐与南朝梁的战争

北魏永熙三年(534)七月,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受高欢控制,逃往长安,投奔关西大都督宇文泰。十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由洛阳迁都邺城,史称东魏。次年正月,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此后,东魏与西魏展开了20余年的争夺战。西魏大统三年(537),在东西魏潼关之战和沙苑之战后,西魏乘胜东进,攻下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和金墉,与东魏争夺洛阳。东魏武定元年(543),东魏与西魏又先后在河桥(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南城、邙山(今洛阳北)交战,东魏先胜后败,高欢逃离洛阳。西魏因无力巩固洛阳而撤兵,以黄河为界设防。四年,高欢大举进攻西魏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苦战50余日不能下,损失7万人,被迫退兵。五年,高欢病卒。八年,高欢子高洋代东魏称帝,改国号齐,史称北齐。

梁乘东西魏相互兼并之机,欲攻中原,以恢复对河南的控制。梁太清元年(547),东魏叛将侯景许以所据河南之地降梁,求梁出兵援救。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出兵支援侯景,被东魏击败。侯景南逃,据梁寿阳。翌年,侯景反对梁与东魏议和,联结临贺王萧正德反梁,渡江攻建康。三年,攻入台城(今南京玄武湖南),侯景等所过之地,屠城掳掠,造成严重破坏。大宝二年(551),梁湘中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等征讨侯景。

三年,攻破建康。侯景败走,被部属所杀。不久,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沙)自立为帝,是为梁元帝。西魏、北齐乘侯景乱梁之机,争相南下略地,分别取得益州、淮南等地。西魏大统年间,宇文泰创立府兵制,扩充了兵源,强化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梁承圣三年(554),在西魏军破江陵之战中梁元帝被杀,西魏立萧败为梁主,史称后梁。次年十月,陈霸先于建康拥立萧方智为帝。绍泰二年(556),陈霸先等在北齐攻梁之战中,得到江南民众的支援,将北齐军逐回长江北岸。

3、北周、北齐与南朝陈的战争

西魏恭帝四年(557)正月,宇文泰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史称北周。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陈太建五年(573),陈宣帝陈顼派部将吴明彻等率军10万分路攻北齐,连下历阳(今安徽和县)、秦郡(今江苏六合北)、寿阳等数十城、戍,尽复江北、淮泗诸地。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使经济发展,国力、军力增强。北周建德四年(575)至六年,在北周灭北齐之战中,宇文邕三次率军进攻北齐,最后攻占其都城邺,灭亡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广大地区。

北周灭北齐之后,南朝陈试图收复淮南失地,在陈攻北周之战中,于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击败北周军,围北周彭城(今江苏徐州)。于淮口(今江苏清江市泗水入淮河处西)被北周军阻塞水路,几近全军覆没。北周军攻占淮南地区,陈军退守长江以南。北周大象二年(580),北周宣帝宇文赟卒,子宇文阐继位(是为北周静帝),隋国公杨坚辅政。大定元年(581),杨坚废静帝自立,建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开皇九年(589),隋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约270年南北纷争局面。

南北朝战争前后达150余年。其中既有南北朝之间争夺疆域的战争,也有王朝内部更迭的战争,矛盾错综复杂。北朝拥有强大骑兵,军事上占有优势。南朝得到汉族民众支持,在几次北伐中曾一度收复失地。但由于实力弱于北朝,作战主要是凭借江河屏障,组织水上防御,迟滞北朝的进攻;防线由黄河退至淮河,最后以长江为界。北朝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南迁后,特别是经过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战争,北方民族逐渐融合,民族矛盾降为次要矛盾。北周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增强了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南朝在侯景之乱后走向衰败,民众要求统一的愿望逐渐增强,南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使隋朝完成了统一。

南北朝战争丰富了中国古代战争实践,涌现出许多优秀将领。骑兵战术和筑垒、攻坚、江河防御作战方面比前代有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标签: 五胡乱华

更多文章

  • 西晋军事制度与军事力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

    西晋国祚51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代魏后,灭刘蜀、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那么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军事力量如何?晋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

  •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是由

  •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晋

    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大

  • 南北朝时期书法流行什么字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字体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

  • 平州之变是哪个朝代的?平州之变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州之变

    1123年(辽保大二年、北宋宣和四年、金朝天辅六年)金、宋以“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国。宋按约攻打燕京(今北京西南)及西京(今山西大同)地失败。金大胜,占领辽国大部。次年正月,时辽国平州守将、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随平州路节度使时立爱以平州(含营、滦州)投降金。金封张觉为临海军节度

  • 金朝是怎么灭亡的 金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朝

    金朝是如何灭亡的?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统治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

  • 李元昊建西夏前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元昊

    1、李元昊简介李元昊生于1004年,小名嵬理。西夏语“嵬”是“惜”的意思,“理”是“富贵”的意思。史书记载了李元昊性格的多面性,如“性雄毅,多大略”“阴鸷峻谋杀&rdq

  • 李元昊是如何称帝的 李元昊称帝过程中有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昊

    李元昊经过6年的经营和准备,夏州割据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他便积极谋求脱离宋朝。西夏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与野利仁荣、杨守素等大臣共同谋划,在都城兴庆府南郊的戒坛寺筑坛受封,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钟会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寔为何能预判?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功预测出,倘若蜀国被灭,那邓艾和钟会就都回不来了。听上去有些玄乎,但事实的确如此,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盘点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刘寔是谁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

  • 吴楚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坚定地支持汉景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武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个刘姓诸侯王发动叛乱,即“吴楚七国之乱”。这场叛乱是皇帝与诸侯王矛盾的大爆发,最终以汉景帝的完胜告终。奇怪的是,汉景帝之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梁王刘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以一城之地拖住了吴楚大军的主力,功劳仅次于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