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嘉南渡”对中原格局有哪些影响?

“永嘉南渡”对中原格局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3/12/24 18:22:20

衣冠南渡,亦称作衣冠南度,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大意指我国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南方地区。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政治经济中心。

后伴随战争、政局动乱、人口、政权所作在地的变迁等,我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的转移,文学界一般描述为“衣冠南渡”,但史学界一般仅特指中原政权南移的永嘉南渡、建炎南渡为特指的“衣冠南渡”,通常在该词之前加前缀限定,如“晋衣冠南渡”、“宋衣冠南渡”,“永嘉衣冠南渡”、“建炎衣冠南渡”等,来做区别。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进而掳走晋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十万晋军被歼。史称永嘉之乱,或永嘉之祸。

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西晋一朝刚经历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西晋王朝开始走向分崩瓦解,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趁虚而入,出现了“五胡乱华”之格局,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迫使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为逃避战乱,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江左一带,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族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史称“永嘉南渡,又称“南渡之变”。

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并团结江东豪强,协助西晋宗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永嘉南渡'在很大程度上也客观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基础。

司马睿

东晋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313年(永嘉七年)西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建元建武,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323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他重用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东晋政权,维持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

标签: 永嘉南渡

更多文章

  • 唐朝初年的官职是左仆射大还是右仆射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仆射

    众所周知,唐朝继承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叫门下侍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叫尚书令。据说是因为唐太宗登基前曾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在唐太宗登基后就无人

  • 清朝官员都是怎么升迁的?知县升迁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沈阳是清朝陪都。而知府属于从四品官阶。如果是按照清朝理论划

  • 乾隆帝继位后是如何执政的?为何要跟雍正帝唱反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帝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其子爱新觉罗·弘历受遗诏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是个有理想的皇帝,刚继位就准备放手大干,但其在头一年(包括雍正十三年的后四个月)的执政

  • 唐高宗在临终之前留下了哪些政治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阳。唐高宗在临终之前留下政治安排:“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试图追求唐朝皇位平稳地传承。可是就在唐高宗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他临终前的政治安排就随着武则天废除唐中宗而终结,皇权彻底被武

  • 古代的告老还乡制度历史介绍 哪些情况可以提前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告老还乡

    如今有明确的退休制度,到了合适的年龄就可以退休养老,而古代为官之人也有退休之说,如果他们要提前退休的话就“告老还乡”,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

  • 为何益州本土士人都希望有个外来势力能取代刘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益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松、法正等益州士人为什么要主动抛弃刘璋,投奔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璋虽然是控制益州的军阀,但他的家族并不是益州本地人,而是他父亲刘焉

  • 在汉末三国成为士族门阀的家族必须具备哪三个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士族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但曹魏、蜀汉、东吴的皇族却都不属于士族。其中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孙坚孙权父子不过是江南地区的小土财主和县级官吏,他两个家族不属于士族倒不奇怪。可曹操的祖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则出任过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轻时是洛阳的“高干子弟”

  •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女

    【19001909年】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一本以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

  •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抛弃孩子改嫁的现象,于是才刻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分别得到和失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分别得到和失去了什么?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就像是曹操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虽然在前期的时候帮助自己笼络了兵马大权统一了北方,同样也带来了强烈的反抗等不可逆的结果,甚至在若干年之后影响到了自己的子孙,断送了基业。一、从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