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嘉南渡”的目的是什么?永嘉南渡起到哪些作用?

“永嘉南渡”的目的是什么?永嘉南渡起到哪些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4/2/9 11:53:20

南渡背景

公元331年,汉赵攻下洛阳城,而此时正逢晋怀帝被杀。汉赵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汉族人大型屠杀,导致许多民众大肆逃难。由于晋怀帝年号为永嘉,故将此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南迁称为“永嘉南渡”。

登基前言

公元317年,长安已是陷落。当此时,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就此灭亡。西晋的星辰就此黯淡,自是会迎来下一光景。

这不司马睿就显山露水了。司马睿何人?他在此之前是镇守建康的亲王,也就是西晋已亡皇帝司马邺的堂叔。事实上,他地位不高,名望也是。他在晋怀帝的时候被派去江南,在那里原是没有民众挺他的。那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东晋的?

收拢民心

说起来,虽然司马睿不被人看重,但是他有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员。这些人当中王导极有名望,自然司马睿都会去听他的。那时,刚到建康,初来乍到的他,江南大士族瞧不上他,也不来拜见。于是王导请来他的堂哥王敦,这个王敦是个扬州刺史,倒是有不小势力。在两人参谋之下,决定在当地的禊节那天,摆出阵势,彰显威武。于是在王敦王导两人的故意排阵势之下,从此,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于是在此地站稳了脚跟。

以上是大致背景和为登基为帝所做的铺垫。

登基为帝

当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他登基那会儿,见着王导便拉他一同接受百官朝拜。此后,若是王导上朝,晋元帝都起立相迎。不得不说,晋元帝是个不忘本的人。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这两兄弟的支持,所以十分厚待这两人,也恩惠及其家人。

王与马,共天下”。说的便是王氏同司马氏一同掌管大权。

惨淡结尾

然而不久之后,军权越发膨胀的王敦对晋元帝不屑一顾。晋元帝自然也是心里有数,渐渐开始疏远起王氏兄弟。当时,王敦手中拥有晋国最大的兵力,不满之下起兵把司马睿的亲信大臣杀了个片甲不留。可这王敦仍然让司马睿好生当个皇帝,这不,司马睿便活生生被气到病了,就死了。唉,不把实权握住,从刚起步到后来司马睿都太过依靠王氏兄弟,想想,尤其是王敦,本身有很大势力,怎会甘于此?何况人家那时助你,也必是有所求。

晋元帝死后,其子司马昭继位,。公元前324年,司马昭下诏讨伐王敦,王敦再次起兵东下,在围攻建康时,病死在军营里,军队也随之溃散。司马昭也只当了3年皇帝便驾鹤西去,他5岁的儿子司马衍接替他的皇位,由其母庾太后辅佐。后苏峻起兵叛变,在公元328年攻陷建康,庾亮逃走,庾太后自杀。不过苏峻后也被陶侃杀害,由此内战告一段落。

标签: 永嘉南渡

更多文章

  • “永嘉南渡”对中原格局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嘉南渡

    衣冠南渡,亦称作衣冠南度,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大意指我国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南方地区。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后伴随战争、政局动乱、人口、政权所作在地的变迁等,我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的转移,文学界一般描述为“衣冠南渡&

  • 唐朝初年的官职是左仆射大还是右仆射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仆射

    众所周知,唐朝继承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叫门下侍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叫尚书令。据说是因为唐太宗登基前曾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在唐太宗登基后就无人

  • 清朝官员都是怎么升迁的?知县升迁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沈阳是清朝陪都。而知府属于从四品官阶。如果是按照清朝理论划

  • 乾隆帝继位后是如何执政的?为何要跟雍正帝唱反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帝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其子爱新觉罗·弘历受遗诏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是个有理想的皇帝,刚继位就准备放手大干,但其在头一年(包括雍正十三年的后四个月)的执政

  • 唐高宗在临终之前留下了哪些政治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阳。唐高宗在临终之前留下政治安排:“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试图追求唐朝皇位平稳地传承。可是就在唐高宗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他临终前的政治安排就随着武则天废除唐中宗而终结,皇权彻底被武

  • 古代的告老还乡制度历史介绍 哪些情况可以提前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告老还乡

    如今有明确的退休制度,到了合适的年龄就可以退休养老,而古代为官之人也有退休之说,如果他们要提前退休的话就“告老还乡”,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

  • 为何益州本土士人都希望有个外来势力能取代刘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益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松、法正等益州士人为什么要主动抛弃刘璋,投奔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璋虽然是控制益州的军阀,但他的家族并不是益州本地人,而是他父亲刘焉

  • 在汉末三国成为士族门阀的家族必须具备哪三个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士族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但曹魏、蜀汉、东吴的皇族却都不属于士族。其中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孙坚孙权父子不过是江南地区的小土财主和县级官吏,他两个家族不属于士族倒不奇怪。可曹操的祖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则出任过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轻时是洛阳的“高干子弟”

  •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女

    【19001909年】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一本以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

  •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抛弃孩子改嫁的现象,于是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