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柯尔克孜族历史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柯尔克孜族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4/2/9 11:49:19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汉史籍首先著录柯尔克孜先民的是《史记》,称之为“鬲昆”。后来的史书又作“隔昆”。东西汉时期多称“坚昆”,魏晋至隋朝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黠戛斯”是唐时对柯尔克孜族的普遍称谓,、辽、金时期“辖戛斯”、“黠戛司”、“纥里迄斯”称之,蒙元时期一般称作“吉利吉思”、“乞儿吉思”,所有这些,都是“柯尔克孜”一词在清代以前各时期的汉语不同译音。清代沿用准噶尔蒙古对柯尔克孜族的称呼“布鲁特”,意为“高山居民”。民国初年,仍称“布鲁特”。1935年4月,柯尔克孜族作为该民族的正式名称,经由新疆省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通过。

关于柯尔克孜族的起源,中外史籍和柯尔克孜族的传说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大都由“柯尔克孜”一词的不同含义引申而出,或言历史起源,或言生活环境,或言形貌特征。流传较为广泛的传说有:“柯尔乌克孜”山里的乌古孜人;“柯尔奥古孜”依山傍河的人;“柯尔盖孜”山里的游牧人;“黠戛斯”黄头赤面(回纥人对柯克尔孜人的称呼)等等。

柯尔克孜族源出古代民族,但不等同于古代民族。今天的柯尔克孜族乃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公元前3世纪,柯尔克孜族先民已游牧生息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公元前3世纪末依附于势力强大的匈奴。公元87年匈奴统治瓦解后,一部分坚昆人随其迁移到中亚天山一带。公元1世纪后,鲜卑、柔然、高车继起漠北,统辖坚昆。

6世纪中叶突厥雄霸漠北,坚昆时称“契骨”,隶属突厥铁勒部。从汉代至隋朝这一历史时期,部落和氏族公社是坚昆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贫富差别也已产生。游牧和渔猎是其主要的社会生产活动,也有一定数量的农业和手工业。

公元前632年唐朝派义宏出使黠戛斯。643年黠戛斯遣使唐贡献貂皮。646年唐与铁勒诸部灭薛延陀汗国,漠北诸游牧部落,包括黠戛斯全都隶属于唐朝,唐设燕然都护府进行管理。648年唐朝于黠戛斯地设坚昆都督府,拜黠戛斯首领俟利发为左屯大将军、坚昆都督,从而使黠戛斯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718年坚昆都督骨笃禄毗伽可汗率部参加了唐朝对后突厥的军事讨伐行动。744年回纥建国。8世纪末至9世纪初,回纥对黠戛斯发动大规模的征战,黠戛斯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9世纪20年代黠戛斯复兴。840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回鹘被迫西迁,黠戛斯汗国称雄漠北,势力一度达到天山地区。在唐代,黠戛斯始终与中央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847年唐宣宗遣使敕封黠戛斯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870年唐朝在平息沙陀克用叛乱的战争中,得到了黠戛斯的出兵援助。

标签: 柯尔克孜族

更多文章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布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布朗族

    大约于公元前300余年,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兴起、而于公元一世纪末期衰亡的哀牢国,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南朝时期范晔撰《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述哀牢说:“其称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秀,兰干细布,织成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毛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毛南族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一说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台卡岱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塔塔尔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塔塔尔族

    “奔涌的河流两岸被鲜花缀满,碧草如茵,煞是好看。阿合买提的羊群,像白云片片绕青山……”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民族乡,面对着绵延苍莽的群山,吐尔地老人弹奏着曼陀铃,用悠扬的歌声,歌唱着自己脚下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我国的塔塔尔族是一个有

  •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

  • 西晋太康之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康之治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r

  • 五胡乱华后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胡乱华

    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即进行统

  • 西晋军事制度与军事力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

    西晋国祚51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代魏后,灭刘蜀、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那么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军事力量如何?晋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

  •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是由

  •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晋

    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大

  • 南北朝时期书法流行什么字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字体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