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灭秦朝后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项羽灭秦朝后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42 更新时间:2024/1/6 15:25:04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彻底灭亡秦国。之后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尊楚王熊心为义帝,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项羽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呢?是形势所迫,还是有意为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推行分封制,或为形势所迫

关于恢复分封制,项羽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到底是不是因为目光短浅而开历史倒车,这个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结合当时的天下形势而言,个人认为,项羽之所以恢复分封制,应该还是有一定形势所迫的原因。

众所周知,秦末天下大乱时,项羽乃是随伯父项梁起兵反秦,在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败亡后,项梁实际上就是楚地的义军领袖,只是为了团结抗秦力量,这才抬出了楚国宗室后裔熊心,立其为楚怀王,实际上军政大权仍掌握在项梁手中。

项梁在“定陶之战”被章邯偷袭杀死后,不甘心做傀儡的楚怀王开始收夺权力,大肆提拔宋义等亲信,纵使项羽战功赫赫,对此也是极为无奈。直到北上救援赵国,项羽杀死宋义,夺取军权,这才掌握了一部分专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这支军队才是项羽打赢“巨鹿之战”、迫使诸侯臣服的本钱。

“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西入关中,彻底灭亡秦国之后,项羽的处境其实极为尴尬,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刘邦该如何安置。当初“巨鹿之战”前,楚怀王熊心曾与众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显而易见的是,先入关中的是刘邦。如果遵照约定,那么刘邦将被立为王,而他项羽即便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但仍是熊心麾下一员武将而已,这是不甘居于人下的项羽不能接受的;如果不遵守约定,那么便是公然以下犯上,不利于自己的威信。

2.诸侯势力鞭长莫及。即便是项梁在世,他们项氏一族的影响力,其实也仅限于黄河以南,甚至是楚地,就更不用说他项羽了。而在项羽西入关中时,六国故地早已存在一些割据势力,例如赵地的赵王赵歇、燕地的燕王韩广、齐地的齐王田市,即便是已经被章邯击败的魏地,项羽也是鞭长莫及,就更不用说盘踞于赣、湘、桂一带的吴芮了。

3.项羽实力有限。前文说过,项羽是在杀死宋义之后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军队,而《前汉纪·高祖皇帝纪》中有“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的记载,也就是说“巨鹿之战”时,项羽麾下的军队只有五万,即便加上蒲将军和英布的两万军队,也不过七万而已。

正因如此,虽然项羽西入关中统率着四十万大军,但专属于他自己的军队其实并不算太多,应当不超过十万人,其余皆为诸侯联军。毕竟,楚怀王可不会好心给他派援军,而自巨鹿向西的散兵早已被刘邦犁了一遍,他能收拢的军队并不多。

如此,项羽在无法掌控全局,且势力无法延伸至各地的情况下,采用分封制无疑是符合当时形势的,如此既可以立刘邦为王,自己也有理由建立独立的政权,而各地割据政权的问题也能解决。或许在项羽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重归稳定。

如何进行分封,应是有意为之

虽然采用分封制已经不可避免,但关于具体如何分封,却显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项羽之所以会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其实主要目的其实只有两个,一是确保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独立,二是确保自己有足够实力凌驾于诸侯之上,从而坐稳西楚霸王的位置。

从项羽的这两个目的来分析,他的分封方式便不难理解了:

1.拆分原有诸侯国。如果按照战国时期的列国格局来分封,那么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无疑太强,他根本没有把握凌驾于这些诸侯之上,因此项羽便选择了将原有战国的诸侯国进行拆分,分给不同的诸侯王,例如将燕国一分为二,分封给燕王臧荼和辽东王韩广;又如将齐国一分为三,分封给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再如将魏国一分为二,分封给西魏王魏豹和殷王司马卬;还有将韩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韩王韩成和河南王申阳;以及将赵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赵王张耳和代王赵歇。

在秦国灭亡时,虽然原六国旧地虽然都有人自立为王,但这些人不过是攻占了几十座城池的割据政权罢了,其实力本就于战国七雄不可同日而语。在项羽看来,虽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自己的分封缩水严重,但却远超他们自己打下的地盘,因此他相信这些人能够接受。

2.分封列国武将。项羽虽有独立军队,但名义上还是楚怀王的部将,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的获得独立,他就必须同时分封其他诸侯王的部将为王,而当时随从自己西入关中者,也的确以各政权将领为主,如此以灭秦功劳为由进行分封,倒也算名正言顺。不过,项羽所谓的“灭秦功劳”,主要是看是否随从自己西入关中,因此陈馀和田荣并不在此列。

于是,项羽一方面将楚怀王熊心奉为义帝,通过将其抬上帝位来让自己获得封王的资格,并大肆分封随从自己入关的将领为王,同时通过以部将取代旧主封号的方式,来让这些诸侯王互相牵制,例如封燕王韩广部将臧荼为燕王,改封韩广为辽东王;又如封齐王田市部将田都为齐王,改封田市为胶东王;再如封赵王赵歇部将张耳为赵王,改封赵歇为代王。

3.防止刘邦做大。虽然项羽在“鸿门宴”没有杀死刘邦,却并不代表他没有看出刘邦的野心,虽然在分封时他故意将刘邦“发配”到了蜀地,但毕竟蜀地距离西楚太远,为了防止其东山再起,项羽决定在秦国故地分封诸侯王,以堵住刘邦北上关中出路。

不过,项羽虽然有意防止刘邦出蜀,但也不想秦地的诸侯王实力太强,毕竟没人想再体会一遍战国时期的那种压制力。于是,项羽将秦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秦国就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雍王、翟王和塞王。

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中,只有三人比较特殊,一是九江王英布,英布本是骊山刑徒,秦末时投入吴芮麾下,并成为其女婿,后归入项梁麾下作战,“巨鹿之战”时归入项羽麾下;二是衡山王吴芮,吴芮本是秦朝番县县令,秦末时起兵反秦,横扫赣、湘、桂一带,且深受岭南少数民族支持,乃是绝对的地方实权派;三是临江王共敖,共敖原为楚怀王熊心柱国,后奉命攻打并占领南郡。

如上所述,项羽之所以会在灭秦之后分封天下,其实一定程度是受到当时形势所迫,但在具体分封过程中,之所以会将原有诸侯国拆分,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因此,项羽的分封实际上根本谈不上公平,也正因如此,在诸侯各自返回封国后,各地很快便爆发了战乱。

标签: 分封制

更多文章

  • 唐朝中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对应哪些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但从李隆基天宝年间开始,由于内乱频发和藩镇割据,唐王朝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不仅都城长安先后六次被攻陷,皇帝更是先后九次弃城而逃,这便是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那么,“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都是对应哪些历史事

  • 西汉初年“萧规曹随”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规曹随

    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与萧何鼓动沛县令顺应潮流的同时,令樊哙趁扩大势力之机,请回因私放壮

  • 抗战前阎锡山为何与中共合作:不亡于共 便亡于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锡山

    长征打阎逼近太原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此时陕甘苏区只有40余万人口,土地贫瘠,全年无霜期只有五个月,几无余粮,难以供养较多部队。红军如向南面相对富庶的关中平原发展,又势必同东北军、西北军发生冲突。于是,红军为扩大抗日宣传和解决给养,提出了“打通抗日路线”和&ld

  • 中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多少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签条约一律废止。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

  •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崛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华民国

    在回顾中国现代史时,有人说,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华夏文明的现代进程。如果日本30年代不侵华,中国在20世纪中叶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所有缘由。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从日本开始挑战中国本土,到实施全面侵华,时间跨度是

  • 税警总团:抗战爆发前中国最现代化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税警

    国民政府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财政部长任期内建立的缉私征税的特种警察部队。凭借雄厚的财力,宋子文把原本微不足道的税警总团打造成一支连当时国民党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税警总团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部队之一,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国民党陆军部队。1937年,淞沪战场上国军和日军展开巷战。75年前

  • 如何客观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下却保了他800年基业?究其原因,其一是周朝异姓受封者较多,其二是周朝王室的实力更强。(一)周朝异姓受封者占据半数,异姓诸侯野心并不大据统计,周朝建国时共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40个是周朝王室成员,31个则是异姓功臣受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尊王攘夷如何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仲,尊王攘夷

    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到大幅提升。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谋略。他说:“齐国和别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

  • 周朝“八百诸侯国”到底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先古圣王后裔、同姓宗族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以拱卫王室。周朝时,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