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多少好处

中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多少好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19 更新时间:2024/1/28 12:25:54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签条约一律废止。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補。”

1、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国际地位

1915年5月,中国政府被迫签下“二十一条”,袁世凯问陆徵祥有什么补救办法,陆徵祥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袁世凯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除了争取国际地位外,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获得协约国许诺: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其中德国9000万两,奥匈400万两);改变《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规定的5%固定税率,允许中国提高5%关税;天津周围20里内允许中国暂时驻军,以防范德奥侨民。

2、除收回各种政治特权外,另可折合现金2.5亿元

中国没有出兵欧洲,但也实际援助了协约国,宣战以前,北洋政府即采取“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以工代兵”办法,派遣华工出国。“一战”期间,英法俄三国共招募华工30万人,为他们从事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还有为数不少的华工被违约送上战场,在战火中修工事、运弹药、抬担架,沙俄甚至将华工“编为军队,作前线冲锋之用”,战争期间,有约5万华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为,中国在战后得以战胜国资格,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终没能使日本在和约上声明归还青岛,山东问题外,和约上还确认了废除德国领事裁判权、取消德国庚子赔款、赔偿中国战争损失等内容。一旦中国拒签,未来就要同德国单独媾和,到那时,中国未必还能获得这么多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倾向于签约,而保留山东条款,但是国内民意已然沸腾,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只得拒签了《凡尔赛和约》,不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让人庆幸的是,学生们的游行活动并没有使中国外交陷于绝境,通过华盛顿会议,中日两国先后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例》《鲁案细目协定》,中国有条件地收回青岛。

1924年《中德协约》、1926年《中奥通商条约》签订,北洋政府不仅获得《凡尔赛和约》中有利于中国的条件,还从德国获得约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加上中国战时所获的德国船只,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赔款,中国总收益达2.5亿元。

总的来说,中国参加“一战”,不仅成功地融入世界格局,还以较小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堪称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唯“五四运动”之事,迄今仍有待后人深思。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文章

  •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崛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华民国

    在回顾中国现代史时,有人说,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华夏文明的现代进程。如果日本30年代不侵华,中国在20世纪中叶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所有缘由。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从日本开始挑战中国本土,到实施全面侵华,时间跨度是

  • 税警总团:抗战爆发前中国最现代化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税警

    国民政府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财政部长任期内建立的缉私征税的特种警察部队。凭借雄厚的财力,宋子文把原本微不足道的税警总团打造成一支连当时国民党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税警总团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部队之一,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国民党陆军部队。1937年,淞沪战场上国军和日军展开巷战。75年前

  • 如何客观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下却保了他800年基业?究其原因,其一是周朝异姓受封者较多,其二是周朝王室的实力更强。(一)周朝异姓受封者占据半数,异姓诸侯野心并不大据统计,周朝建国时共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40个是周朝王室成员,31个则是异姓功臣受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尊王攘夷如何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仲,尊王攘夷

    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到大幅提升。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谋略。他说:“齐国和别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

  • 周朝“八百诸侯国”到底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先古圣王后裔、同姓宗族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以拱卫王室。周朝时,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

  • 南唐与后周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唐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文化方面的差异体现1.文学艺术南兴而北衰开篇就曾提及南唐历朝历代的君王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多代君王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奖励先进文化创造者,以至于

  • 明朝末年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林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吗?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万历年间,任吏部郎中的顾宪成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回家,他回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学院开始授课。除了正常讲课外,顾宪成还在学院里传播思想,提倡朝廷广开言

  • 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丝绸之路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丝绸之路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那么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丝绸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将&l

  • 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