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崛起的原因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崛起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49 更新时间:2023/12/8 3:39:57

在回顾中国现代史时,有人说,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华明的现代进程。如果日本30年代不侵华,中国在20世纪中叶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所有缘由。

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从日本开始挑战中国本土,到实施全面侵华,时间跨度是42年。42年,对于一个国家脱胎换骨,是太短,还是已经足够?应该说,天敌日本已经给了中国足够时间“存活”,这四十二年间,日本在发展,中国也没有停滞不前。然而,接下来中华民国并没有像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样迅速崛起。要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只用了9年时间,就完成了脱胎换骨,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而中国,从辛亥革命算起,到1937,也已经过了25年光阴,还是没有出现质的腾飞。乃至终于招来日本对中华民国发动的全面战争。

在日本决定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时,一手举起“同文同种”,一手举起“大东亚共荣”两块招牌,其实仍显示出日本文明的优越感。不得不承认,中国虽然在辛亥革命后、尤其是20世纪三十年代取得“黄金十年”成就,但终究没有完全实现华夏文明的复兴。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民国初期的历史,既是一部文明复兴史,也是一部内耗史。或者说,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者。结果导致文明复兴半途而废。

中国的内耗文化源远流长,这种文化本来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在“只有皇帝是人”的制度下,中国人得不到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如角马逃脱狮子追逐般相互践踏,没有互相尊重的传统。这种文化基因到辛亥革命成功后,不仅没有因为政治文明的引入而消解,反而因为突然获得的人权而更难把持,人人都想“说一不二”,身处民主国家顶着封建脑壳,利用民主良机做皇帝梦,一度泛滥成祸。

民国伊始,军阀干政,各类军阀主导的政治势力不去寻找相互妥协、双方共赢的方法、不求融见而是相互征战。随后出现的各类政治派别,把不同异见者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对象。他们对政治对手毫不留情,在即便在外敌入侵时,在一方抗外敌的时候,需要提心吊胆地提防另一方。统则专制,分则内耗。文明古国难以在短时间内领悟民主真谛,内耗猛于外患,这不能不说是华夏民族莫大悲剧。今天试想,如果华夏民族在抗日前不是处在相互仇恨的内战,则复兴或可早就,之后的灾难或许可以摆脱。

标签: 中华民国

更多文章

  • 税警总团:抗战爆发前中国最现代化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税警

    国民政府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财政部长任期内建立的缉私征税的特种警察部队。凭借雄厚的财力,宋子文把原本微不足道的税警总团打造成一支连当时国民党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税警总团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部队之一,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国民党陆军部队。1937年,淞沪战场上国军和日军展开巷战。75年前

  • 如何客观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下却保了他800年基业?究其原因,其一是周朝异姓受封者较多,其二是周朝王室的实力更强。(一)周朝异姓受封者占据半数,异姓诸侯野心并不大据统计,周朝建国时共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40个是周朝王室成员,31个则是异姓功臣受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尊王攘夷如何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仲,尊王攘夷

    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到大幅提升。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谋略。他说:“齐国和别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

  • 周朝“八百诸侯国”到底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先古圣王后裔、同姓宗族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以拱卫王室。周朝时,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

  • 南唐与后周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唐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文化方面的差异体现1.文学艺术南兴而北衰开篇就曾提及南唐历朝历代的君王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多代君王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奖励先进文化创造者,以至于

  • 明朝末年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林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吗?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万历年间,任吏部郎中的顾宪成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回家,他回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学院开始授课。除了正常讲课外,顾宪成还在学院里传播思想,提倡朝廷广开言

  • 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丝绸之路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丝绸之路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那么丝绸之路诞生于哪个朝代?是西汉开始才有的吗?“丝绸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将&l

  • 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大规

  •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牛李党争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党争起源竟然只是出于私人恩怨。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宪宗元和三年春,朝廷举行贤良方正科考试。当时已获得进士功名的牛僧孺、李宗闵同时进京赴考。牛、李二人在自己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