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三监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三监之乱的历史影响

周朝“三监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三监之乱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2/9 11:45:16

1、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之后,公元前1045年,实施分封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公元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而管叔鲜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岁小却执掌辅政大权,于是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于公元前1039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难以掌控,在伊、洛二水一带建设新的都邑,取周道始成之意,定名东都成周洛邑。

2、三监之乱影响

三监之乱严重威胁到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东方境土。为了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公进一步营建东都雒邑和封建诸侯。周公、成王、康王时期是西周王朝稳定发展时期,“刑错四十年不用”,史称“成康盛世”。

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三监的具体人物及辖地,说法不一。一说为纣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一说为周公弟管叔、蔡叔、霍叔。前说出现较早,较可信。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

武王病逝后,周公摄政,三监作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平定了三监之乱。三监之乱后,使周初统治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分、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周公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们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邗、晋、应、韩;周公之子封于凡、蒋、邢、茅、砟、祭。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和殷遗民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纣兄微子,他在灭商后投降周,也未卷入叛乱,因此封于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封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国号卫。

此外,还有一些异姓贵族为周公、成王所封。两次分封,不仅使周人巩固了在原属殷商的广大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周人的势力和影响,使周成为国力和疆域远远超过商朝的强大国家。

标签: 三监之乱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改革的主要内容 胡服骑射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武灵王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愤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愤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

  • 战国时期兴盛的墨家学派为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墨家

    墨家学派的消失: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理想主义。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领导的墨学运动,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场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从来就是短暂的。墨家主义在当时兴盛了大约100多年,共产主义在中国可能也会兴盛一百年。

  • 元朝“南坡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坡之变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决定改革朝政、整顿后宫,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1323年元英宗被大司农失秃二政变时害死,史称南坡之变。南坡之变是大元帝国国运的转折点,标志着汉化运动的最终失败.公元1262年,忽必烈宠信的汉臣女婿李檀

  • 诸葛亮掌权12年中为何六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曾经进行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北伐战争。诸葛亮北伐时间: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乃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1、为报先帝,以完遗愿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

  •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建立的5个燕国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鲜卑族

    前燕(337年至370年):鲜卑慕容氏所建,被前秦所灭三国时期,在轲比能被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杀后,鲜卑各部“部落离散,互相征伐”,鲜卑慕容部与宇文部、段部原本居于辽西,后于西晋初期迁徙至辽东。西晋末期,当中原陷入混战之时,拓跋部、段部等鲜卑部落先后依附于西晋重臣参与其中,

  • 南宋两次收复汴京后为何都最后又丢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ld

  • 项羽灭秦朝后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分封制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彻底灭亡秦国。之后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尊楚王熊心为义帝,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项羽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呢?是形势所迫,还是有意为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推

  • 唐朝中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对应哪些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但从李隆基天宝年间开始,由于内乱频发和藩镇割据,唐王朝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不仅都城长安先后六次被攻陷,皇帝更是先后九次弃城而逃,这便是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那么,“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都是对应哪些历史事

  • 西汉初年“萧规曹随”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规曹随

    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与萧何鼓动沛县令顺应潮流的同时,令樊哙趁扩大势力之机,请回因私放壮

  • 抗战前阎锡山为何与中共合作:不亡于共 便亡于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锡山

    长征打阎逼近太原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此时陕甘苏区只有40余万人口,土地贫瘠,全年无霜期只有五个月,几无余粮,难以供养较多部队。红军如向南面相对富庶的关中平原发展,又势必同东北军、西北军发生冲突。于是,红军为扩大抗日宣传和解决给养,提出了“打通抗日路线”和&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