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兴盛的墨家学派为何消失了?

战国时期兴盛的墨家学派为何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06 更新时间:2024/2/1 15:32:35

墨家学派的消失: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理想主义。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领导的墨学运动,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场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从来就是短暂的。

墨家主义在当时兴盛了大约100多年,共产主义在中国可能也会兴盛一百年。这两种理想主义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即被统治阶层深恶痛绝。墨家为什么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横亘在封建集权专制统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墨家这一障碍,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中央集权专制的大帝国就难以建立。因此,消灭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历史资料的淹没,墨家与秦兵搏斗的经过只能靠后人想象得知。最近有一部《墨攻》电影问世,这部历史片以真实的虚构人们展示了墨家的命运。在“非攻”思想的主导下,墨家成了当时社会反对战争的中坚力量。开始是阻止关东六国之间的相互征伐,后来便成了主要是反对秦国对六国的兼并。

在一场对抗秦国入侵和兼并的过程中,墨家耗竭了元气,人员死伤大半。随着秦朝的胜利和围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经在中国难以隐藏,不少墨家残逃亡海外,东渡日本。可以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墨家学派是最早被彻底打跨和消灭的思想武装集团,继之而来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团。对于这段历史,流传下来的只有“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焚书坑墨”的事情发生呢?主要是当时墨家已经不存在了,墨家集团的成员大多已经战死了,或者已经不能公开存在了。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焚书的过程中,墨家之书肯定是主要销毁的对象。秦王朝的统一对墨家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墨家集团从此一蹶不。随着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政治牢固地建立,墨家再也没有复兴的气候和土壤了。

墨学与封建集权专制是个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的关系,两者形同水火,势不相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秦始皇的封建专制是墨家的最大克星,只要有墨家在,就不会有秦始皇的存在,只要有秦始皇,就不会有墨家的存在。

如果当年墨家力量战胜了秦国的兼并统一,中国历史就会改写,就不会是后来的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中国就会发展成另外一付样子。或许象欧洲,诸国并立,倡导民权,主张民主,化科技繁荣发展。秦王朝和汉王朝是塑造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朝代,自此以后,中国走上一条王权愈发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道路。蓬蓬勃勃的先秦诸子百家的自由思想时代从此宣告结束。

今天研究墨家的学者在介绍起墨学时,大多将《墨子》一书中的几个章节题目复述一遍,什么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等。从这些题目表面上看,也不一定完全为帝王所不容,譬如说节用和节葬,有些帝王和君主还是比较节省的,并不一定非要主张铺张浪费。至于尚贤、兼爱、非攻,有些观点甚至是深获帝王所赞许的。

那么什么主张使中国历代的统治者行动一致地摈弃了墨家学说?什么思想使帝王统治者感到了最大的威胁?那就是墨家的“选天子”思想。在“尚同”篇里,墨子反复强调了“选天子”及地方长官的思想。墨子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标签: 墨家

更多文章

  • 元朝“南坡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坡之变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决定改革朝政、整顿后宫,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1323年元英宗被大司农失秃二政变时害死,史称南坡之变。南坡之变是大元帝国国运的转折点,标志着汉化运动的最终失败.公元1262年,忽必烈宠信的汉臣女婿李檀

  • 诸葛亮掌权12年中为何六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曾经进行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北伐战争。诸葛亮北伐时间: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乃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1、为报先帝,以完遗愿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

  •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建立的5个燕国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鲜卑族

    前燕(337年至370年):鲜卑慕容氏所建,被前秦所灭三国时期,在轲比能被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杀后,鲜卑各部“部落离散,互相征伐”,鲜卑慕容部与宇文部、段部原本居于辽西,后于西晋初期迁徙至辽东。西晋末期,当中原陷入混战之时,拓跋部、段部等鲜卑部落先后依附于西晋重臣参与其中,

  • 南宋两次收复汴京后为何都最后又丢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ld

  • 项羽灭秦朝后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分封制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彻底灭亡秦国。之后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尊楚王熊心为义帝,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项羽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呢?是形势所迫,还是有意为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推

  • 唐朝中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对应哪些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但从李隆基天宝年间开始,由于内乱频发和藩镇割据,唐王朝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不仅都城长安先后六次被攻陷,皇帝更是先后九次弃城而逃,这便是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那么,“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都是对应哪些历史事

  • 西汉初年“萧规曹随”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规曹随

    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与萧何鼓动沛县令顺应潮流的同时,令樊哙趁扩大势力之机,请回因私放壮

  • 抗战前阎锡山为何与中共合作:不亡于共 便亡于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锡山

    长征打阎逼近太原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此时陕甘苏区只有40余万人口,土地贫瘠,全年无霜期只有五个月,几无余粮,难以供养较多部队。红军如向南面相对富庶的关中平原发展,又势必同东北军、西北军发生冲突。于是,红军为扩大抗日宣传和解决给养,提出了“打通抗日路线”和&ld

  • 中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多少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签条约一律废止。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

  •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崛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华民国

    在回顾中国现代史时,有人说,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华夏文明的现代进程。如果日本30年代不侵华,中国在20世纪中叶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所有缘由。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从日本开始挑战中国本土,到实施全面侵华,时间跨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