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被灭掉的 马步芳马家军有多残暴

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被灭掉的 马步芳马家军有多残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4/1/26 1:45:31

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了多次重大战役。除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还有很多战役打得也非常漂亮,比如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

兰州战役规模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意义重大。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军主力遭到致命打击,国民党政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但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那里的敌军依旧负隅顽抗,企图阻挡我军前进步伐。

1949年8月12日至26日,彭德怀所领导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前身),在兰州跟垂死挣扎的马家军,展开了一场激烈较量。

青海军阀马步芳,他是共产党不共戴天的仇人。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马家军又分为马步芳率领的青海马家军(简称“青马”)和宁夏马家军(简称“宁马”)。

马家军以凶残、野蛮闻名于世,1936年10月,红军西征遭遇马家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共两万多人,只剩了七百余人,其中有6000余人是被俘后残害的。

马家军杀人的方法花样百出,有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残忍手段。

对被俘女红军战士,还进行强奸,然后分给部下做妻妾丫环,甚至转卖多处。

很多红军战士被就地活埋,有的被火活活烧死,有的被钉死在树上……身负重伤的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因不投降被大刀砍死;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身负重伤,被马步芳绑在大炮筒上,活活轰死。

十几年来,马家军的恶行梦魇一样压在红军幸存者的心头。

西路军将领:徐向前自河西兵败后,一直想率部队打回去,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1949年,到了解放西北的时候,徐向前却病倒了。

于是,毛泽东只好将这个复仇使命交给了彭德怀。

鉴于马家军恶贯满盈,负债累累;毛主席再三给彭德怀发电:

(马家军)从来没有做过好事。对于马军“力争全部缴械,其次则争取大部缴械,一部改编。总之,改编的部队愈少愈好”。

毛泽东还专门指出:“青马残暴,对我敌意甚深,故深入青马老巢寻其主力作战,必须谨慎从事,千万不可大意。”

马家军得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其首领姓马;二是因为马家军以骑兵为主。

马家军的骑兵跟内地有所不同,其战马都是优质战马;因此马家军骑兵战斗力在全国首屈一指。

在很多人印象中,马家军骑兵厉害,只能打运动战。

其实马家军打起攻坚战来,同样毫不含糊。

二次榆林战役中,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袁大滩就吃过马家军(宁夏马鸿逵马家军)亏。

而且,宁马的战斗力远不如青马。

所以,彭德怀不敢怠慢,充分吸取教训,不会让一野再重蹈覆辙。

而且整编后的西北野战军早已经鸟枪换炮,装备有了大幅度提高;青马装备比不上宁马,重武器严重缺乏。

据可靠情报,作为马家军牌的82师,才26门炮,且没有大口径的重炮,最大口径的是5门105毫米榴弹炮,其余火炮多为57、82毫米。

然而即便如此,马家军还是非常狂傲。

首先,红军长征时期,青马击败过我军。

其次宁马在榆林战役中,让西北野战军吃过亏。

此外,蒋介石给马家军打气说:

美军有原子弹,不排除在中国使用的可能。

最后,青马不是孤军奋战,还有“宁马”马鸿逵跟自己并肩作战。

胡宗南集团虽然遭到毁灭性打击窜逃汉中,离开了西北,但是其兵力还有40万(包括有第5兵团(李文)、第7兵团(裴昌会)、第18兵团(李振)等13个军)。

因此青马底气十足,马步芳觉得关中到陇右地势险要,比榆林好守多了。

而且马步芳别无选择,他认为只有守住兰州,才能确保青海不失。

正是如此,马步芳才孤注一掷,把所有主力都放在兰州。

可是胡宗南的西北军是惊弓之鸟,逃到汉中后惊魂未定,不敢增援青马。

而被马步芳寄予厚望的宁马,也没有真心帮助他。

兰州战役期间,马步芳多次求援,马鸿逵倒是派了128军、贺兰军配以骑兵炮兵组成的援兰兵团,准备解兰州之围。

但是马鸿逵命令他们踌躇不前,远远观望,始终没有开一枪。

直到8月26日兰州解放,他们脚底抹油就溜了。

所以,面对复仇心切,摩拳擦掌的第一野战军,马家军在劫难逃了。1949年8月20、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发起兰州战役,首战遭到青马反击而失败,没有得到一个阵地。

马步芳更加不可一世,觉得一野果然不堪一击。

其实他不知道,这是彭德怀故意麻痹他,让马家军犯轻敌大错。

初战告捷,马步芳下令跟每个士兵发奖金10元大洋,承诺战后所有士兵发洋50元,所有军官升三级。

就在马家军上下陶醉在胜利中,忘乎所以的时候,彭德怀出手了。

8月25日,解放军发起兰州战役的总攻;一野万炮齐轰,只用了6个小时,被称为"兰州锁钥"的沈家岭、狗娃山、古城岭、马架山和皋南山最高峰营盘岭就被我军全部占领。

紧接着,我军在各山头架起了大炮。

如此一来,马步芳傻眼了:兰州城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炮火之下。

马步芳乱了方寸,打算撤军。

这时候马步芳的儿子,82军军长马继援坚决反对他说:爹,再还有杀手锏没有使用,怎么能认输?

马继援说的杀手锏,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炮“没良心炮”。

所谓的没良心炮,跟我们过春节的二踢脚相似。

炮身由加了铁箍的汽油桶做成,底部用厚核桃木或者橡木封死。

然后在底木上挖出抛射药室并钻出孔安装引燃抛射药的导火索。

在里面装填火药后,就能把炸药包发射出去,射程可达250到350米。

可是“没良心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毕竟作为炮身的铁桶皮太薄,连续工作的话就会出现“炸膛”。

因此,它只能作为辅助武器,不能作为主要火力。

可是马家军因为没有像样的火炮,只能用这种炮作为主火力。

但是连续工作,炮身难以承受,经常出故障。而且在装填中,由于压力大情绪紧张,士兵经常忙中出错。

所以,马继援依赖的杀手锏“没良心炮”不但没有杀了敌人,反而将自己人炸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标签: 马步芳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直到赵武灵王吞并中山国后赵国才算是称王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武灵王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综合实力在“三晋”位居第一。但由于各种原因,赵国没能在战国初期就推行有效的变法,导致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此后直到赵武灵王继位,赵国基本都是大国(如魏、齐)的附属盟友。既然是大国的附属盟友,赵国在赵武灵王继位前当然不敢与

  • 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是最先称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最先,称王,由于,时间,太早,

    由于时间太早,学界对于楚国正式称王的时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初期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就已经公开称王了。主流观点认为楚国第一个王是楚武王,但也有观点认为是楚厉王。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依靠变法崛起的诸侯,是战国初期的天下霸主。周显王二十六年(343年),魏国君主魏正式

  • 哪三点原因的限制蜀汉的发展能力极为有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麾下人才众多,为何非但没能统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攻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三国演义》影响,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蜀国不仅人才众多,且才能在魏

  • 北宋统一战争的时间经过及结果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

  • 北宋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975年

  • 北宋“杯酒释兵权”发生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指的是宋初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酒宴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的一次政治事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黄袍加身,篡位登基。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历史重演,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

  •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陈桥驿兵变”发生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桥驿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

  • 北宋“元祐更化”发生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元祐更化的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北宋“元祐更化”发生的背景介绍 元祐更化主要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中国四大宗教主要宗派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宗教

    一、中国四大宗教主要宗派:1、佛教:(1)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2)小乘佛教(3)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二、中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