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事、外交与文化方面魏孝文帝拓跋宏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军事、外交与文化方面魏孝文帝拓跋宏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1/22 10:49:29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是李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共2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为政举措

军事

平定叛乱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孝文帝闻讯大惊,中途急急折返洛阳,怒不可遏,列举其罪,亲加杖责。后议废太子恂,并逼令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

拓跋宏碑文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

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经雁门往北直趋平城(恒州治所)。先派遣侍御史李焕单骑入城,出其不意,晓谕穆泰的同党,向他们说明利害,叛党顷刻瓦解。穆泰见无计可施,仓促率麾下数百人攻打李焕,失败之后逃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将穆泰同党全部平定,将陆睿等百余人下狱;并将平叛始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

南伐萧齐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六月,孝文帝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大举南伐。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兵至赭阳,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宛城,当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众坚守,魏军不能攻克。

孝文帝留咸阳王元禧等人攻南阳,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齐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骑二万余人增援襄阳。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胜利。战争相持到第二年(499年)三月,北魏终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房伯玉被迫出降。继而大败崔慧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齐雍州刺史曹虎闭门自守。但涡阳一战,魏军失败,一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北魏急调步骑十余万往援涡阳,才迫使齐军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齐明帝死讯,乃下诏称说“礼不伐丧”,引兵而还。归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见侍臣,经过急救,方才转危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离洛阳御驾亲征,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南征之事中途作罢。

外交

对南齐

在南齐永明之后,南北对抗的均势被打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已处于积极进攻的主导地位。其实,往前追溯,自刘宋元嘉年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泰始年间北魏攻占青齐,南朝不断遭受巨大的军事压迫。在此基础上,孝文帝继位之后,便不断加强对南朝的军事攻势,而且表现出日益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其决然迁都洛阳等重大举措则是统一战略的一个环节。当然,对于孝文帝之南征及其统一战略,朝臣之中多有分歧,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议。

在新的南进战略下,北魏利用南朝宋齐易代之机兴兵淮北。魏孝文帝在主政之前,由于受到冯太后的影响,对于征服江南,统一全国,似乎已有成策。其亲政后,进一步明确相关南征战略,并不断亲率大军,发动对南齐的军事攻势,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正是在这一愿望的驱使下,孝文帝亲政后不断谋划对南朝的战争,并决意将都城迁移至洛阳。

对高句丽

至北魏践祚,秉承华夏之主的继承地位,其对周边部族、势力集团的封赏直接继承了既往王朝的传统。对周边民族,北魏展现出拉拢的姿态,试图保持国际影响力,将原有的国际体系继续维持下去。对高句丽的册封就是明显的例证。实际上,这是“羁縻”政策在特殊形势下的变化。取得华夏正统名分最大益处即是可以使得北魏统治者减少在其扩张中遇到的阻力,而在与实力层面相同的对手竞争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8]。

孝文帝太和年间,魏丽关系基本理顺。从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至太和十八年(493年)十月迁都洛阳,期间十八年之久,双方基本保持了友好往来。北魏力主与东夷诸部建立和平关系,保证东部地带的平稳;高句丽在时任国王高链主持下也朝着与魏交好的方向推进双方关系,致使此时期双边关系一直保持了较为和平稳定的态势。期间,太和十五年(490年),高句丽王高链逝世,而业已亲政北魏的孝文帝特为高链举行了隆重的哀悼大礼[8]。

文化

移风易俗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督使鲜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等。

洛阳聚集着大量的鲜卑贵族,孝文帝为了推广汉文化,不惜以彻底清除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禁止这些鲜卑贵族延续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但孝文帝推行汉化之后不久,在洛阳发现仍有妇女穿民族服装。

儒佛文化

孝文帝改革后,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洛阳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作为首都,洛阳集中了全国的文化精英。这也是令南朝人感慨“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缘故。除鲜卑文化、汉文化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阳大行其道,使得洛阳文化呈现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佛教信仰在洛阳大行其道,与孝文帝大力引入礼教改革北魏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一个特征,即儒家思想与宗教观念的融合。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如颜之推,在谈到佛教时充分肯定其宗教义理和社会功能,对批判佛教的言论给以多方面驳斥。吕思勉论说南北朝宗教信仰时,曾提到:“中国人之于佛,流俗虽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识者,固多能知其教义。既能知其教义,自知其理与儒、道无二,而建寺、造像等,徒为烦费矣。”

标签: 拓跋宏

更多文章

  • 杨坚登基后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坚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经济领均田令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ldqu

  • 杨坚建立隋朝后在军事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军事统一全国(1)并西梁西梁为南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所建,初都襄阳,后迁江陵,前后三个皇帝,共三十三年。后梁实际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魏、北周、

  • 杨坚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坚

    主要成就杨坚为巩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首先是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剥削下得以发展生产。其次是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刑律删去若干秦、汉、南北朝相沿的酷刑,更是一个重大的改进。杨坚利用突厥内部存在的弱点,以谋略为主,军事为辅,避免发生大战争,这对国家的安定是很有利的。西晋末年开

  •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军事扩充军

  •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政治更改官

  • 李渊建立唐朝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

    李渊,即唐高祖,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

  • 西周周厉王“厉始革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厉王

    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记载:“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但是到了周厉王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以至于,周厉王想实行改革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但是改革却以失败而告终。

  • 怎样评价武周王朝?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怎样,评价,武周,王朝,历史,武周,690年,-705年,武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且死前恢复唐朝,故此历史把武周计入唐朝帝系,武周时期计入唐朝统治年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关于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吧。一、武周王朝历史武则天在684年借故废除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亦即唐中宗,改为庐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汉朝前后延续四百年,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跟后来的北宋与南宋不同,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断代,中间还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朝”并不被主流认可,因为王莽被认为是一个谋朝篡位分子、德不配位。而在“新朝”中

  •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楚国

    楚国从西周开始慢慢崛起,到了春秋早期,熊通称王和周室分庭抗礼。等楚庄王继位后,大败晋国从而称霸天下,楚国的强盛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此后楚威王起兵伐齐,又获得胜利,至此楚国幅员广阔,国力更是达到最鼎盛时期。那楚国历代国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楚庄王还是楚威王呢?其实他们两位都对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春秋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