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建立唐朝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李渊建立唐朝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4/2/4 0:08:09

李渊,即唐高祖,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为政举措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

政治

政治体制方面,李渊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又有一些发展。唐朝中央建立政治制度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掌管全国政令,是命令的执行机关。下属共有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吏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核与奖惩;户部掌户籍和赋税;吏部掌礼仪和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刑狱;工部掌土木工程;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是决策机关。门下省则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不合适的驳回修改。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职责是监督、弹劾文武百官。

地方的政权机构基本是两级,即州和县。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刺史每年要巡查各县,考核官员政绩,还负责举荐人才。县令要负责一县的各种事务,官很小,却是最繁忙的官员。

军事

制度

唐朝军事制度为府兵制,是一种职业兵制。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经过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在太原起兵进军长安的途中,李渊就逐步将手下军队纳入了府兵制度中。府兵制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在隋文帝时期,曾实行过这种制度。府兵的重要职责是轮流到京师或者边塞服役,叫做“番上”,战时则出征御敌。在服役期间,士兵可以免除自身的租和调,但不论“番上”还是出征,所需的兵器和衣服粮食等都要由自己负责筹备。府兵制从根本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它不但能扩大兵源,也能保证战斗力。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如突厥,其骑兵来源和府兵制相似,但都是牧民组成,平时没有什么军事训练,所以,在和训练有素的内地军队的较量中,虽然他们总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战斗力却很弱,经常打败仗。

对外战争

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统一战争。

经济

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不等。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

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这是租;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15天则免调,加30天免租调。每年的加役最多30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文化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文化教育方面,李渊推崇儒学,儒家的经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周易》、《左传》、《礼记》、《尚书》。

在文化贡献方面,李渊下诏编撰了《艺文类聚》,这是一部类编图书,引用的古籍共有一千多种,为后人保存了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李渊还下诏开始修订各朝历史。

宗教

李渊对佛教采取抑制政策。在唐朝初年,最早反佛的是相州邺人傅奕。李渊在做隋朝地方太守时和傅奕结识,李渊建立唐朝后任命他为太史令。武德七年(624年),傅奕请求灭佛,认为佛教宣传的是“不忠不孝”的思想,迷惑百姓。傅奕所提倡的儒家思想是用忠孝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而佛教却与此背道而驰。但李渊最后没有采取措施实施傅奕的灭佛思想。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西周周厉王“厉始革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厉王

    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记载:“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但是到了周厉王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以至于,周厉王想实行改革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但是改革却以失败而告终。

  • 怎样评价武周王朝?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怎样,评价,武周,王朝,历史,武周,690年,-705年,武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且死前恢复唐朝,故此历史把武周计入唐朝帝系,武周时期计入唐朝统治年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关于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吧。一、武周王朝历史武则天在684年借故废除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亦即唐中宗,改为庐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汉朝前后延续四百年,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跟后来的北宋与南宋不同,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断代,中间还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朝”并不被主流认可,因为王莽被认为是一个谋朝篡位分子、德不配位。而在“新朝”中

  •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楚国

    楚国从西周开始慢慢崛起,到了春秋早期,熊通称王和周室分庭抗礼。等楚庄王继位后,大败晋国从而称霸天下,楚国的强盛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此后楚威王起兵伐齐,又获得胜利,至此楚国幅员广阔,国力更是达到最鼎盛时期。那楚国历代国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楚庄王还是楚威王呢?其实他们两位都对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春秋和战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成祖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魏晋玄学盛行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玄学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十分受魏晋名士的欢迎。那么魏晋玄学出现的契机又是什么呢?为什么魏晋会盛行玄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吧!魏晋时期出现玄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有价值体系被彻底摧毁了,士人的精神陷入一片虚无和痛苦之中。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这

  • 汉中之战后曹操为何主动放弃汉中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六月,刘备与孙权讲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暂时解决了领土纠纷,缓和了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十二月,张飞大破张郃于宕渠,将曹军势力赶出西郡。争夺汉中之时,刘备攻下汉中,曹操为何放弃汉中宝地,下面本文将细细讲述。一、背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帐

  • 均田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均田制

    隋唐时期是中国继秦汉以来又一次中华文明高峰时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两百八十多年的战乱,并在诸多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隋唐时期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中,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最为出名,为隋朝和唐朝前期的繁盛创造了条件。所谓租庸调制,其中的“租”就是田租、“庸

  • 汉朝军服服饰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大批量装备,并逐渐成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西代戎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下穿裤。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汉代军队里普遍装备了环首铁刀。汉朝,由于经济、生产力以及技术的进步,官兵的甲胄,已经以铁甲为主了,而且形制统一,但种

  • 中国古代告老还乡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