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泰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94 更新时间:2023/12/14 9:45:56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主要成就

军事

扩充军队

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开始整军。先是,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同年七月,宇文泰集诸军于咸阳,八月,率之于潼关整军,宣布军法军规,不得贪财轻敌,不得作威于百姓,与敌作战,用命则赏之,逃脱皆戮之。通过这次整顿,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不久,高欢率二十万大军入侵,西魏以少胜多,在沙苑(今陕西华阴县境内)大败高欢,俘敌八万余人。

随着军队素质的提高,宇文泰又进一步扩充军队,壮大军事力量。起初,宇文泰在接受贺拔岳的以武川兵户为骨干的军团时,这一军团人数不过数千人,击败侯莫陈悦后,其大将李弼拥众万人来归,以后,跟随孝武帝元修入关的由鲜卑族人组成的北魏宿卫禁旅也有近万人,合起来,宇文泰掌握的军队约有近三万人,分别由十二个将军率领。沙苑之役后,又通过收编降军等不断补充,人数渐渐增多。到大统八年(542年)三月,正式建立六军,时已有兵约十万人。

调和胡汉

大统九年(543年)二月,高欢率领十万大军,渡过黄河,据邙山(今河南洛阳西北)列阵,宇文泰领军击之,战于邙山,大败,士卒损失六万余人,经过数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大半。而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因此,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三月,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这一措施,把这些分散的乡兵武装变成中央军队的一部分,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物来统领。从而,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后,到大统十六年(550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创建府兵

宇文泰又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制,立八柱国。除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537年)由西魏文帝拜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外。又在大统十四年(548年)以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但仅挂虚名,并无实权。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府兵的前身,由贺拔岳的武川军团、侯莫陈悦军团中的李弼军团以及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的北魏宿卫禁旅这三部分组成,这些军队都是鲜卑化的军队,尤其是武川军团。前身是六镇鲜卑,大都是拓跋族成员,随著拓跋族的封建化,他们的地位下降。因此,他们参加了六镇起义和河北起义。但是,他们又错误地认为是汉化导致他们的地位下降,而看不到汉化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竭力想回复到原来的氏族部落关系中去,宇文泰出身武川军团,对这种心理十分了解。因此,在建立府兵时,就采用了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即八部之制,作为编制新军的蓝本。在士兵和军官之间的关系上,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又以有功诸将继承鲜卑三十六国及九十九姓。除有的将领本来就用鲜卑复姓的不予更动外,那些已经在太和改制时将复姓改为单姓的将领则重新改为复姓。已采用汉姓或本来就是汉姓的,则赐以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弗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凡所统领的士兵皆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为自己的姓氏。

宇文泰借用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来组织府兵,使官兵之间蒙上了一层宗族的亲密色彩,以搞好将领和士兵间的结合,提高府兵的战斗力。事实上,府兵的组成,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倒退到氏族关系中去,但由于这种兵制多少带有一些过去部落兵制的色彩,因此从那些曾经沦落为兵户的六镇鲜卑来看,身份提高了,地位改善了,从而使府兵的战斗力也增强了。

抵御东魏

宇文泰善于谋略和指挥。在军事上主要依靠来自北镇尤其是武川的镇人,他们以后成为西魏、北周政治上的支柱。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大统三年(537年)春,东魏攻潼关,宇文泰率精锐出潼关左面的小关,攻其不备,大败东魏军,东魏大将窦泰自杀。秋间,东魏十万人进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宇文泰以不满万人的弱势兵力,乘东魏军轻敌不为行列,亲自鸣鼓奋战,获得大胜,俘虏七万人。西魏军曾两次进到洛阳。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宇文泰率军黑夜登山进击,高欢仅而获免。次日再战,宇文泰军不利退还。西魏财力兵力都不如东魏,军事上以守势为主,如玉壁城(今山西稷山西南)曾多次抵抗东魏来攻。西魏与东魏大体以黄河为界。

文化

重儒兴学

在思想文化上宇文泰雅好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和摒弃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一类的腐朽风习。在京师长安设立国子学,拜儒学大师卢诞为国子祭酒,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政权的支柱。还根据先秦典籍《尚书》中的《大诰》一文的格式,制定《大诰》一篇,作为文章的样式,于大统十一年(545年)宣示群臣,明令自今后文章须皆依此体,力图以此矫正浮华文风。

六条诏书颁行后,宇文泰令各级官吏学习背诵,规定凡不通六条及计帐之法者,都不能为官,保证了这些措施的实施,刷新了关陇政权的政治。

恢复旧俗

此外,宇文泰恢复鲜卑旧姓,如恢复皇族元氏为拓跋氏。而所将士卒也改从主将的胡姓。从形式上胡化了一批汉人,例如杨忠授普六茹氏,李虎授大野氏。

外交

外交上,宇文泰采取和北攻东、南的政策。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力求通好,对于处于其东、南方向的东魏(北齐)、南梁则采取攻势,先后为自保图强而与东魏(北齐)争战并乘梁朝内乱之机进占梁控制下益州和荆雍等地。

为了全力对付东魏和南梁,宇文泰对北边游牧民族柔然和突厥采取和亲政策。北魏末年内部动乱,柔然势力复盛,屡屡侵扰边境。西魏建立后,宇文泰先是以宗室元翌女嫁柔然主阿那瑰弟塔寒,后又劝西魏文帝纳阿那瑰女郁久闾氏为皇后,以结好柔然。对突厥亦然,大统十一年(545年),宇文泰派使者前往突厥,和突厥建立起联系,大统十七年(551年),以长乐公主嫁给突厥主阿史那土门,突厥也经常派使者访问西魏,赠送礼物,如大统十七年(553年),突厥向西魏献马五万匹。

宇文泰对北边游牧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保证了边鄙无虞,也加强了和游牧民族的友好往来,起了民族修好的作用。

标签: 宇文泰

更多文章

  • 宇文泰执政期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政治更改官

  • 李渊建立唐朝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

    李渊,即唐高祖,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

  • 西周周厉王“厉始革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厉王

    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记载:“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但是到了周厉王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以至于,周厉王想实行改革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但是改革却以失败而告终。

  • 怎样评价武周王朝?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怎样,评价,武周,王朝,历史,武周,690年,-705年,武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且死前恢复唐朝,故此历史把武周计入唐朝帝系,武周时期计入唐朝统治年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关于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吧。一、武周王朝历史武则天在684年借故废除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亦即唐中宗,改为庐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汉朝前后延续四百年,分为两段:西汉和东汉。跟后来的北宋与南宋不同,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断代,中间还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朝”并不被主流认可,因为王莽被认为是一个谋朝篡位分子、德不配位。而在“新朝”中

  •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楚国

    楚国从西周开始慢慢崛起,到了春秋早期,熊通称王和周室分庭抗礼。等楚庄王继位后,大败晋国从而称霸天下,楚国的强盛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此后楚威王起兵伐齐,又获得胜利,至此楚国幅员广阔,国力更是达到最鼎盛时期。那楚国历代国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楚庄王还是楚威王呢?其实他们两位都对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春秋和战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成祖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魏晋玄学盛行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玄学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十分受魏晋名士的欢迎。那么魏晋玄学出现的契机又是什么呢?为什么魏晋会盛行玄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吧!魏晋时期出现玄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有价值体系被彻底摧毁了,士人的精神陷入一片虚无和痛苦之中。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这

  • 汉中之战后曹操为何主动放弃汉中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六月,刘备与孙权讲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暂时解决了领土纠纷,缓和了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十二月,张飞大破张郃于宕渠,将曹军势力赶出西郡。争夺汉中之时,刘备攻下汉中,曹操为何放弃汉中宝地,下面本文将细细讲述。一、背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帐

  • 均田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均田制

    隋唐时期是中国继秦汉以来又一次中华文明高峰时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两百八十多年的战乱,并在诸多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隋唐时期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中,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最为出名,为隋朝和唐朝前期的繁盛创造了条件。所谓租庸调制,其中的“租”就是田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