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时夏侯家族在做什么?

高平陵之变时夏侯家族在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2 17:00:09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对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选择放弃抵抗。

不久之后,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并一起被屠灭三族。在诛灭曹爽三族后,曹氏武将受到重创,这促使司马懿夺取了曹魏大权。众所周知,夏侯氏和曹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大权,当时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为何不救?

早在曹操起兵之初,同宗同族的夏侯氏就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比如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等人,就为曹操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大权,夏侯家族理应站出来勤王,至少要讨伐司马懿。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时,理论上具有讨伐司马懿能力的夏侯氏武将,只有夏侯玄夏侯霸

一方面,就夏侯玄来说,在高平陵之变前,此人就担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在曹魏,征西将军和都督雍州、凉州军事,可谓非常重要,因为其需要应对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比如在夏侯玄之后,邓艾就曾担任征西将军一职。至于都督雍州、凉州军事,意味着曹魏在这两个州的兵马,几乎都被夏侯玄所掌握了。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保守估计,夏侯玄至少掌握了10万大军。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从纸面上来看,夏侯玄完全可以统帅这10万大军,以此进攻篡权的司马懿。如果夏侯玄率先起兵,很可能会引起其他武将势力的跟进,从而该司马懿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但是,实际上,夏侯玄却没有起兵的能力和信心。在高平陵之变前,夏侯玄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骆谷之役,也被称之为兴势之战,发生在公元244年。

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大将王平重创曹爽、夏侯玄率领的10多万大军。因为这场战役的失利,曹爽和夏侯玄贼曹魏将士,尤其是曹魏西线将士中的威望跌入谷底。所以,等到公元249年,司马懿发起兵变时,夏侯玄缺乏号召大家起兵的信心,因为上一次的失利让夏侯玄在雍凉一带的将士中没有较强的号召力了。更为关键的是,司马懿在曹魏雍凉一带深耕多年,心腹将领遍布军中,这也是夏侯玄非常忌惮的地方。

众所周知,在诸葛亮后几次北伐中原的时候,司马懿成为曹魏抗衡蜀汉的主要武将。在此之前,司马懿虽然没能建立较大的功绩,却至少没有吃到严重的败仗,加上司马懿资历深厚,所以在长期执掌曹魏西线兵马的过程中,自然培植了不少支持司马懿家族的势力。比如接替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的郭淮,就是偏向于司马懿的。

在此基础上,即便夏侯玄强令手下起兵,不仅会提前走漏消息,还可能遭到手下将士的抵抗。此外,夏侯玄还和司马懿家族存在姻亲关系。比如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字媛容,就是司马师的元配夫人。因此,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下,夏侯玄选择按兵不动。结果,司马懿先发制人,正始十年(249年),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

最后,另一方面,就夏侯霸来说,当时的地位是在夏侯玄之下的。公元244年,夏侯霸代替夏侯儒担任征蜀护军,属于征西将军所统率,也即夏侯霸的官职在自己的侄子夏侯玄之下。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后,征西将军夏侯玄被司马懿从前线召回京城,让郭淮代替他的职位。因此,征西将军郭淮成为夏侯霸的上司了。夏侯霸一向与郭淮不和,认为此番必然祸害及身,十分害怕,于是逃入蜀汉。

对于夏侯霸来说,虽然也是夏侯家族的武将,但是,因为官职不高,实际上没有掌握多少兵权,再加上司马懿将郭淮提拔为征西将军,促使夏侯霸更加受到压制了。既然无法在曹魏讨伐司马懿,夏侯霸只能逃到蜀汉,希望借助于蜀汉的力量来自保。最终,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后,夏侯家族没能反制司马懿家族。公元254年,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至于投奔蜀汉的夏侯霸,则受到后主刘禅的重用,被封为车骑将军,并跟随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

标签: 高平陵之变

更多文章

  • 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守光

    此前的幽州,是刘仁恭、刘守光、刘守文父子三个人分庭抗礼的格局。后来,他们父子三个火并得一塌糊涂,先是刘守光软禁他的父亲刘仁恭,再后来就是刘守光火并了自己的哥哥刘守文。这种事,虽然说起来有点灭绝人伦,但是在政治舞台的绝顶争锋中,这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最经典的就是,李世民也是逼父杀兄上位的。刘守光通

  • 五代时期刘知远建立后汉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知远

    输给契丹之后,石重贵就成为了俘虏,在契丹政府的施舍下继续生活。契丹给了他50顷耕地,供他们一家人耕作。既至建州,得田五十余顷,晋主令从者耕其中以给食。后周时代,有人从北方回来说,石重贵和冯后还活着。而在石重贵墓志铭的记载中,他死于公元974年,也就是大宋建立的14年之后。契丹当时的作法,和靖康年间女

  • 汉朝时期“刺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刺史

    西汉高祖建立的平民政权,依托强大的官吏队伍,实现了大汉王朝对于中国疆域的强力统治,确保了大汉四百年基业的良好运转。刺史制度作为国家监察制度,继承了秦代制度,贯穿两汉时代,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统治者控制地方秩序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对于平衡中央与地方权力,加强地方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刺史制度的

  • 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光武帝

    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在位共3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建立东汉,

  • 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开国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

    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在位共3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建立东汉,

  • 西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决狱

    在古代司法制度的构建中,法律始终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也使得法律逐渐儒家化,这也是古代法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便是中华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的法制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春秋决狱”,也被称为&

  • 秦朝御史大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官职名,它始置于秦朝,先秦时期的御史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是有本质区别的,先秦时期的御史为殿中执法官及文书,而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可以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其职位仅次于左、右丞相,但地位是要远低于丞相和太尉的。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天下一统后,他直接否定传

  • 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军事,经济与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宣帝

    刘询,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字次卿,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昭帝

    刘弗陵,即汉昭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在位共1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昭帝在位期间加强北方戍防,召开“盐铁会议”,罢除榷酒,改革制度,废黜冗官,减轻赋税,实施得当爱民的内外措施,将汉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控制,扭转西汉王

  •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文帝

    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为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的发端。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