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御史大夫制度历史介绍

秦朝御史大夫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04 更新时间:2024/2/9 15:32:17

御史大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官职名,它始置于秦朝,先秦时期的御史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是有本质区别的,先秦时期的御史为殿中执法官及书,而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可以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其职位仅次于左、右丞相,但地位是要远低于丞相和太尉的。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统一六国,天下一统后,他直接否定传统的分封制,采取大臣的意见废分封设郡县来治理国家,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朝,他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肃清吏治,保障国家政权有效地运行,秦始皇高度重视检查制度的建设,并创设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秦朝的监察制度直接影响后世两千多年,这一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很早,现有文献的记载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的御史官已经开始拥有监察的职能。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完善,嬴政建立秦朝后,在朝中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方上皇帝派御史驻郡县,称为“监御史”。

根据《汉书》中的记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可见当时御史大夫不仅是最高的监察官员,并且地位显赫。春秋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的官员不仅要监察百官,还要负责监察军队内部的情况。比如《商君书》中记载,秦军在攻城时,领兵的将领必须要搭建一个木台,与国正监、王御史一起观察攻城的情况,以此来评定士卒的殿最(差优),这也成为评定战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不仅拥有监察的职能,还有行政职能,所以在《史记》中看到的御史大夫都是要参与诸多政务活动的。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下令群臣议帝号时,御史大夫便参与其中;秦二世时期,御史大夫还参议刻石颂德的事情。当时皇帝的很多诏书,大部分都是通过御史大夫发出来的,首先由御史大夫下发给丞相,再由丞相下发至各地,所以御史大夫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这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引发很多问题,比如御史大夫权力膨胀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秦朝所设立的御史大夫的益处。秦朝对监察制度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后世王朝的政治发展,使得历代王朝都开始重视监察的重要性,所以史书中才评价:“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其次,监察制度直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保障了政治的正常运行,对于肃清吏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朝初步将监察与行政在职官、职能划分上做了区别,这是非常重大的制度设计创新。

再者,秦朝时期的监察内容非常细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秦朝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内容十分仔细,不仅有政治监察,还包含各项行政监察,几乎涵盖了官员的一切事务,对官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在位初期,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强大,离不开他对国家的良好治理,而监察制度更好地规范了秦朝官员的行为,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御史大夫制度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对秦朝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它也推动了秦朝的灭亡。秦朝虽然创设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但仍然没有避免二世而亡的命运。强大的秦朝也只不过存在十五年,这为后代王朝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历史教训。从监察制度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监察终归是政治的延伸,秦王朝一直遵奉法家路线,而秦始皇本人又是“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这中执政理念也影响到秦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的御史大夫也是如此,他们急于法,越是过于认真执行,社会矛盾便不断累积,完全忽视了政治的弹性,这也是只重用法家的弊端之一。秦二世即位后,面对农民起义,皇帝闭目塞听,自欺欺人,听到假话,怡然自得,说真话的人反而下狱。有的御史甚至与昏庸的政治沆瀣一气。秦始皇临终之际,御史大夫的职能严重遭到削弱,朝中大权为奸臣掌握,监察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在国家面临崩塌之际,秦朝的监察制度已经是形同虚设,御史大夫和地方监察官员已经开始监守自盗,这反而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标签: 御史大夫

更多文章

  • 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军事,经济与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宣帝

    刘询,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字次卿,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昭帝

    刘弗陵,即汉昭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在位共1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昭帝在位期间加强北方戍防,召开“盐铁会议”,罢除榷酒,改革制度,废黜冗官,减轻赋税,实施得当爱民的内外措施,将汉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控制,扭转西汉王

  •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文帝

    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为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的发端。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

  • 诸葛亮治国的致命缺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

  • 赵匡胤削弱地方藩镇采取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

    宋朝立国后不久,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和湖南。大宋的举动让周围的国家很是不寒而栗了一番,然而赵匡胤拿到荆南和湖南之后就没了动静,大宋宣传部门开足马力,向其他几个国家(主要是南唐)解释:其实真是不是咱们皇帝不仁,主要是他们两家实在太乱了,大宋朝的主流还是和平与发展啊,亲们,你们对大宋这么恭敬,皇上怎么会

  • 文景之治体现在哪些地方?文景之治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该时期的田赋税率是两千多年封建中国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沿袭了汉高祖刘邦减轻田赋税率的做法,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田租的税率,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则征税。第二,鼓励生产发展,多方面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汉文帝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诏减免税赋并

  • 司马炎登基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嗣父(堂伯),生母是文明王皇后,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军事平定秦凉,安抚边境泰始六年(270年),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并于六月在万斛堆的战争中杀秦州刺史胡烈,又

  • 刘备的陵墓有何特色?刘备在位时期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他为先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后

  •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有哪些人起兵反抗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都城传来消息,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从而发动了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立即率军返回开封城,并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都城开封。不久之后,赵匡胤遂正

  • 孙权登基称帝后的东吴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和曹丕决裂,并恢复了蜀吴联盟。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其实力取决于人口、疆域等客观条件。其中,就孙权建立的吴国,在全盛时期拥有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