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经济、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经济、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72 更新时间:2023/12/13 23:06:20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主要成就

经济

柴荣关心民间疾苦,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改革措施,如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及兴修水利等举措,使得地方生产逐渐得到恢复:

均定田赋

显德二年(955年)三月,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对逃户回归的年限有详细的规定。促使逃户及早回归和荒弃庄田的开垦利用,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显德五年(958年),他读唐人元稹所上的《均田表》后,大受发,于是命人按表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刺史,随后又派“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租税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赋。在淮南之战结束后,下诏将淮南诸州乡军“并放归农”。

扩建开封

柴荣刚即位时,开封城内道路逼仄,拥挤不堪。显德二年(955年)四月,柴荣颁布了建筑开封外城的诏书,“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志”,进而阐明了扩大城市用地的打算,至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征发开封府及近畿的曹、滑、郑州丁夫十余万开始建筑。在旧城之外新建罗城,相当于原来的四倍。

在扩建的同时,也给了百姓很大的自由,即等新城规划好,各类公共设施都选址完之后,百姓可以在剩下的土地上自行建造。显德三年(956年)六月,又下诏就道路宽度和绿化、建筑退线都列出了要求。此外,柴荣还对开封的水系景观进行了营造,允许市民在河边种植绿树,建设标志性建筑。这些举措,使得开封的面目一新。

限制佛教

为了增加劳动力和兵源,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下诏限制寺院的发展,还严格规定出家为僧尼的条件。当年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仅保留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还俗僧尼多达六万一千二百人,收效显著。

兴修水利

显德元年(954年)十一月,黄河在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柴荣征发丁夫六万人,派宰相李谷监筑河堤,历经三十日而完工。

显德六年(959年)二月,征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济,以连通青、郓的水运之路。又疏浚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使得“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六月,黄河在郑州原武县(今河南原阳)决口,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征发丁夫二万人筑堤。

疏浚漕运水路,固然有军事意义,但对水利灌溉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漕运、铸钱等

此外,柴荣在漕运和铸钱等方面也作了一些变革[3],如显德二年(955年)九月,下诏禁天下铜器,议立监铸钱,规定除“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次年十月,诏:“漳河以北都县,并许盐货通商,逐处有咸卤之地,一任户煎炼。”

这些举措,减轻了后周国家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结束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文教

教育

柴荣为纠正科举考试中出现的弊端,在显德二年(955年)下诏决定亲自阅览新举进士的诗赋、论文与策文。

显德四年(957年)十月,规定制科为三种科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显德五年(958年)三月,令翰林学士李昉对被贡者进行复试。次年二月,下诏:“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学奏文,候敕下发榜。”

礼乐

在文化上,柴荣延聘文学之士,于显德五年(958年)命翰林学士窦俨参定雅乐,集文学之士,撰《大周通礼》、《大周正乐》;显德六年(959年)正月,王朴详定“雅乐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又校订律准;又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书史

显德四年(957年),命兵部尚书张昭编修周太祖及后梁、后唐末帝的实录,至次年撰成《周太祖实录》三十卷。

柴荣重视国家的藏书和文化建设。曾多次亲临史馆视察藏书情况,见藏书太少,便下诏采取激励政策,钦定凡献书之人,均给以优赐。聚而又校,选常参官三十人,对所藏图书进行校雠、刊正、抄写,并令在书卷末署校书名衔。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历法

除此之外,柴荣还对历法进行了修订:显德二年(955年),命端明殿学士王朴校定历法,王朴于是“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以岁轨离交朔望周变率策之数,步日月五星”,撰成新历,被命名为《显德钦天历》。

外交

南唐

淮南之战爆发时,南唐元宗李璟致书柴荣,“称唐皇帝奉书于大周皇帝”,以兄相称;待到战败后,自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奉周正朔”。柴荣为表诚意,也相继释放被俘的南唐文武将臣、士卒。此后,柴荣于显德五年(958年)九月及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分赐南唐牲畜、钱绢等物。

同时,名义上臣属南唐的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也在淮南战后派衙将蔡仲赟等扮作商人,取道湖北,向柴荣表示归附诚意。显德六年(959年),又遣使奉表贡献,柴荣赐诏嘉纳。留从效为表诚意,还要求在京师建置官邸,但柴荣顾及南唐的颜面,因而未允。

后蜀

柴荣在位期间,攻取被后蜀占据的西北四州,此后将蜀地降卒数千人放回。显德二年(955年)十月,后蜀后主孟昶亦曾试图与后周方面接触,但柴荣因孟昶在国书中自称“大蜀皇帝”,有分庭抗礼之意,故而不作回复。

吴越

吴越国一向臣服于中原王朝。柴荣即位之初,加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淮南之战期间,吴越应后周要求,出兵攻击南唐。柴荣于显德五年(958年)九月及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分赐吴越牲畜、钱绢等物。

高丽

显德二年(955年)十月,高丽国王王昭遣使进贡。十一月,柴荣遣使加封王昭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

柴荣为统一全国,需要大量的铜,因而在显德五年(958年)再遣使携带数千匹帛前往高丽交换铜,王昭也在翌年遣使献铜五万斤。显德六年(959年)正月,王昭再遣使进贡方物。

回鹘

显德二年(955年)五月,甘州回鹘遣使进贡。

女真

显德六年(959年)正月,生活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部族“遣使贡献”。

占城

显德五年(958年)九月,占城国王因陀罗跋摩三世(中国史书记为“释利因德漫”)遣使进贡。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柴荣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

  • 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威

    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凭借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平定河中,镇守邺城,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发动兵变,攻破开封,推翻后汉隐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于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后

  • 后晋高祖石敬瑭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石敬瑭的身上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向

  • 隋朝户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

    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 唐朝官员品级及俸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庶的一代,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12.5斤)仅需要5文钱,而到清朝相同重量的米则需要大约130文,物价竟然便宜25倍。可见当时物质之丰富程度。同时,隋唐还是科举考试的发起时期,在此之前的官员主要是名门望族,士大夫,这些人有封地与财产,做官是义务,国家

  • 刘龑建立南汉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龑

    刘,即南汉高祖,又名刘纻,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高祖刘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龑

    刘,即南汉高祖,又名刘纻,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l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唐后主李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在位共1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

  • 唐朝北衙十军规模及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唐肃宗即位后,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再次建立北军,神策军应运而生。神策军一经成立,便四处招募新军,逐渐有一家独大的气势。北衙禁军也逐渐从原来的“北门四军”发展成“北衙十军”――左羽林卫、右羽林卫、左龙虎军、右龙虎军、左神武军、右神武军、左神威军、右神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