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4/1/5 5:57:51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主要成就

政治

澄清吏治

柴荣于在位短短的六年间,有志于澄清吏治,对于文武贪吏屡加重责,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旧五代史》认为他“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宋真宗亦称其“用刑峻急,诛杀过当”。不过,到了统治后期时,他已经“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今据新旧《五代史》,列其大略:

显德元年(954年)九月,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监雍兵仓,纵吏卒陪敛”被除名流放沙门岛;宋州巡检竹奉璘因“盗经商船不捕获”被斩于宁陵县。十月,在叶县巡检时“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被勒令自尽;

显德二年(955年)正月,诏令朝中群臣各举荐一人,允许不避亲嫌,但需要在“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一旦发现被举者贪赃无能,便连坐举主。十二月,酷吏陶文举在宋州征收残租,致使州民数千人受刑,“冤号之声闻于道路”,甚至有数人“不胜其刑而死者”。此举被舆论“以为不允”;

显德四年(957年)十月,左藏库使符令光因制造军士袍襦不及时,“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

显德五年(958年)十二月,擅杀降卒的楚州兵马都监武怀恩被定罪弃市;又赐死贪污榷税钱五十万、官丝二千两的楚州防御使张顺

选才纳谏

显德元年(954年)七月,柴荣一举任用范质、李谷、王溥为相;又力排众议,拔擢不由科进第的魏仁浦聘为枢密使。在显德四年(957年)十月规定制科科目时,还诏称:“不限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泛指民间在野之人)并许应召(考试)。”

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等二十多名大臣各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篇。这种大面积命题对策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他审读后,尤对大臣王朴的《平边策》中所提“先易后难”的主张最为赏识,并且随即付诸实践。

修订刑律

柴荣在位时,亦对刑律进行修订,于显德五年(958年)七月颁行《大周刑统》。

军事

整顿禁军

柴荣鉴于高平之战中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于显德元年(954年)下诏整顿军队,他指出:“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况百户农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一一点选。精锐者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虚费。”他命禁军将领赵匡胤广募天下壮士,“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殿前诸班”,又裁汰老弱士卒,拔擢强壮者。通过整顿,节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使后周的禁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的精锐之师,史称“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南征北战

柴荣即位后,有扫灭诸国、澄清天下之志,而大臣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了“先易后难”的主张,即:先攻下江南(南唐)、岭南(南汉),再取巴蜀(后蜀),其后是辽国的燕云之地,最后是河东(北汉)。柴荣采纳王朴之言,并以此制定统一大计。

柴荣在位期间,主要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战役:

①显德元年(954年),北汉、辽国联兵南侵,柴荣御驾亲征,于泽州高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大破北汉,稳定了政权;

②显德二年(955年),派兵西征后蜀,接连收复前朝丢失的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南)、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北)四州之地;

③显德二年(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三度亲征南唐,将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尽皆夺取,并迫使南唐臣服;

④显德六年(959年),北征辽国,在四十二天内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的土地。

至柴荣在位晚期,后周的疆域已经大有扩展。

修浚边防

显德二年(955年)三月,委派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与彰信节度使韩通率领军卒及民夫,疏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并在李晏口夹胡卢河修建城垒,派重兵戍守。其后派德州刺史张藏英召募边境骁勇之民组成一支精悍的边军,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

编修兵书

显德三年(956年)二月,兵部尚书张昭奉诏撰成《制旨兵法》十卷,“凡四十二门”。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威

    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凭借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平定河中,镇守邺城,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发动兵变,攻破开封,推翻后汉隐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于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后

  • 后晋高祖石敬瑭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石敬瑭的身上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向

  • 隋朝户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

    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 唐朝官员品级及俸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庶的一代,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12.5斤)仅需要5文钱,而到清朝相同重量的米则需要大约130文,物价竟然便宜25倍。可见当时物质之丰富程度。同时,隋唐还是科举考试的发起时期,在此之前的官员主要是名门望族,士大夫,这些人有封地与财产,做官是义务,国家

  • 刘龑建立南汉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龑

    刘,即南汉高祖,又名刘纻,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高祖刘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龑

    刘,即南汉高祖,又名刘纻,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l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唐后主李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在位共1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

  • 唐朝北衙十军规模及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唐肃宗即位后,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再次建立北军,神策军应运而生。神策军一经成立,便四处招募新军,逐渐有一家独大的气势。北衙禁军也逐渐从原来的“北门四军”发展成“北衙十军”――左羽林卫、右羽林卫、左龙虎军、右龙虎军、左神武军、右神武军、左神威军、右神威军、

  • 唐朝南衙十六卫规模及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唐朝的很多制度体系等等都是学前代隋朝的,而禁军制度自然也不例外,隋朝靠府兵制立足,而唐朝,将隋府兵制与禁军则结合,形成了一个卫府制,而在卫府制基础之下构成了一个南北衙禁军体系。这南衙禁军与北衙禁军两类虽然说看上去是差不多,但是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先说表层意义上的差别,名字上有一南一北之分,北军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