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刑部的司法职能介绍

唐朝刑部的司法职能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1/19 10:01:05

刑部是中国古代隋以后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但其在每个不同的朝代中职责范围相差甚大。隋唐时的刑部其职权范围最小,基本只限于对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严格来说在古代七品以下不属于“官”,而属于“吏”)有行刑权,但一般没有处罚权,处罚权基本属于大理寺,而且对中高级的官员也基本归属于三省中的“门下省”监管。以后门下省基本无权,故对官员的管辖处罚也基本归属于大理寺,刑部只是执行机构而已。

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刑部改称法部。刑部之称遂撤。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兴时期,唐朝的统治者根据秦汉以来封建立法和司法的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罪名、刑制和司法经验加以整理,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一部融合“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思想的《唐律疏议》,其高超的立法水平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在当时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成为宋元明清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其中的法律制度和蕴含的法律思想直到现在仍然为大量的专家学者所关注。但是以往学者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往往只是成的律令制度,而对唐代司法制度在具体实践中的运作研究的较少。

刑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司法行政机关,其不仅参与律令格式的立法、具体的司法,还参议朝政、参与考核官员的政绩、选拔人才等。以往学者对于刑部司法职能的研究,或是在研究唐代司法制度的时候做一些简单的概述,或是在研究刑部的整体职能时,列为一部分做简单的分析。对于刑部的司法权没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一方面从静态的制度方面分析刑部的司法职能,另一方面又结合具体的司法实践来探究其司法职能的行使状况。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唐代刑部这一机构的渊源及其建置。唐代刑部来源于北周以“六官”建制的“秋官府”,其后经随历代沿革,至隋代才正式形成。唐代,刑部下设四司。刑部司为最重要的一司,其它三司为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各司都以郎中为其长官,员外郎为次长官。

第二部分根据律令的明文规定,叙述了刑部具有的司法职能。结合具体的史料,分析了刑部职权的实际行使状况。律文规定刑部具有单独审判案件的职能,可是这种权能仅仅在处理本部门的案件时,才可以完全的发挥。其他时候刑部虽然也能单独审判案件,可是因为来源于君主的旨意,却不具有了审理案件的独立性。

在唐代刑部可以与大理寺、御史台组成“三司推事”审理案件,这种联合会审因为审理的几乎都是诏狱,所以案件的审理无可非议的沾染了政治性。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不免会曲意逢迎。复核职能是刑部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其承担着地方徒刑以上案件和大理寺所报的徒以上案件的审核驳正。唐代历朝皇帝都很重视刑部的这一职能,因此多次颁敕强调复核的期限。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因为生产生活秩序的紊乱,刑事案件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徒刑以上案件都拥挤到刑部,造成了案件的积压。国家不得一再的改变复核的期限,以期能够缓解案件壅滞的现象。总的说来,刑部的复核职能,对于减少冤假错案、维护统治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死刑复奏是死刑执行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对于京外死刑的复奏是由刑部来执行的。刑部还参议疑难案件、涉及特权人物的案件以及法无明文规定的案件,对案件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审录囚徒是刑部一项重要的职能,唐代的统治者把录囚看的很重,认为录囚关乎国家的兴亡、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各级官员都要定期的检查监狱,审录囚徒。在唐代皇帝统摄着国家的万事万物,其意志便代表着最高的权力,执行皇帝的殊旨别敕就等于是在执行法律,甚至比执行法律还要重要。

可是任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制度的执行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刑部在封建制度固有的弊端下,在行使静态职权的过程中,其不仅会受到君主意志的左右,还会受到各种各样代表当时权力炙手可热者的干涉。因此其实际的执行状况便与静态的制度发生了偏离,而这种偏离在当时却又是必然的。

第三部分本文联系中央其它两大司法机关,与刑部的司法职能做了联系。各个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一方面要受到对方的制约,同时另一方也对其进行着有力的监督。虽然刑部的地位总的来说高于大理寺低于御史台,但三大司法机关都没有形成独立的最高司法审判权。

第四部分本文结合唐代其它在中央有司法权限的机关,进一步分析刑部在中央的司法权限和地位。这部分主要是列举了唐代在中央相对具有重要司法权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作为刑部的直接领导机关,对刑部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中书省和门下省对刑部断过的案件进行进一步的复核。第五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和刑部与其他机构的关系,得出刑部的司法职能在唐代君主圣明、政治清明时,其司法职能的行使尚能比较正。其司法职权的行使对于维护和协调整个司法系统的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封建官制体系下,任何机构都脱离不了封建势力的干预,刑部也不例外。在各种力量的斗争中,刑部免不了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代整个社会趋衰落,这时候的政府关注于对全国地区的军事控制和财政收入,对于作为司法机关的刑部,无暇也无能力顾及。后期刑部作为一个机构,甚至连正常的运转都难以维持,更别提司法职能的行使了。总的说来,由于受封建固有统治秩序的影响,刑部尽管在制度上拥有诸多的司法职能,可是在具体的运作中却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吏部职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吏部

    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

  • 唐朝御史台职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御史台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中丞原在殿中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

  • 唐朝九寺五监职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九寺五监都是独立中央职能部门,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多,实际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基本由秦汉九卿发展而来。太府寺太府寺,官署名。北魏孝文帝末年,改少府为太府,以卿、少卿为正副主官,掌财称库藏。南朝梁武

  • 清朝王爵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

    清代入关以后,根据贵族们的战功,册封了一系列亲王和郡王。例如睿亲王、康亲王、怡亲王等等,但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这些亲王、郡王们都没有自己的封地。其实,与之前王朝的爵位相比,在爵位的名称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齐王、楚王、淮南王等以地名为主的爵位,到了清代彻底消失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

    唐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走了下坡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最终爆发民变,唐朝经济重地的江南地区经过黄巢之乱打击,唐朝统治已名存实亡。唐朝灭亡有一个时间段,安史之乱后走下坡路,朝廷在藩镇割据中苦苦挣扎,实际上失去了对全国之掌控能力。幸

  • 唐朝安史之乱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史之乱

    玄宗改元天宝后,承平日久,国家无事,统治者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放纵享乐,从此忽视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朝政日益败坏。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

  •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高宗在位后,武皇后逐渐参预朝政。武则天原为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皇后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年),高

  •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史书记载为虚数,其比实际数据尚少。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户

  • 唐朝神策军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在唐朝后期的历史上,神策军是一支绕不开的强大力量。神策军不仅仅是唐朝皇帝的禁军,同时也是唐朝皇帝威慑全国各路藩镇的杀手锏。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唐朝的神策军到底下辖了多少兵力,如何拱卫唐朝皇帝的安全呢?认真的说,在唐朝统治的后期,神策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震慑藩镇势力,同时也与吐蕃等政权

  • 唐朝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对于大唐的记忆,大家能想到的是什么呢?羊肉泡沫?上元花灯?还是水晶柿子?说起这些坊里面的东西可以让人流连忘返,但是今天笔者却要和大家来聊聊构成这些物品产生的长安独有的这一百零八坊。"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对长安布局图的一种形容,唐朝的坊就是长安的灵魂,毕竟在那个没有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