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神策军有多少兵力

唐朝神策军有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1/18 23:07:35

在唐朝后期的历史上,神策军是一支绕不开的强大力量。神策军不仅仅是唐朝皇帝的禁军,同时也是唐朝皇帝威慑全国各路藩镇的杀手锏。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唐朝的神策军到底下辖了多少兵力,如拱卫唐朝皇帝的安全呢?认真的说,在唐朝统治的后期,神策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震慑藩镇势力,同时也与吐蕃等政权作战。

一、唐朝的军队分为边塞军团和中央军团

唐朝的军队总计有50多万,其中边塞军就占到了40多万。随着唐朝的快速发展,与周边各个政权的冲突越来越多,在对峙的过程中,募兵制逐步取代了府兵制。节度使取代了黜陟使,节度使开始掌握一片地区的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事务。由于经常需要联合作战,出现了一个将领兼任多地节度使的情况。例如安禄山,兼任了幽州、河东、平卢三镇的节度使,能够调动的军队超过20万。至于唐朝的中央军团,力量就薄弱多了。中央军团总计有10余万军队,下辖了南衙16卫和北衙6军。著名的千牛卫、右威卫就属于南衙16卫,与羽林军属于北衙6军。

由于久疏战阵,无论是北衙6军还是南衙16卫,都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在安禄山叛军的进攻之下,唐朝的中央军团一败涂地。在此之后,唐朝只能依靠西北等地的边塞军镇压叛军。神策军原本是西北地区的一支边塞军,奉命进入关中地区保卫皇帝。由于自己身边没有可靠的力量,唐朝皇帝便把神策军留在了身边,神策军摇身一变,成为了唐朝的禁军主力。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神策军还仅仅是一支禁军力量,总兵力只有1万多人。这点兵力足够保卫皇帝,但镇压叛军则差得远。

二、神策军的兵力曾经达到了18万人

节度使之所以难对付,就是因为唐朝把军队调动权、征兵权、人事任免权、财政度职权等权力,都交给了节度使。节度使形成了一个个割据势力,请神容易送神难,等唐朝发现了问题之后,曾经使用收回这些权力,但各地的藩镇根本就不答应。面对全国的藩镇割据势力,唐朝皇帝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神策军的兵力开始迅速扩大,在鼎盛时期,神策军的总兵力达到了18万多人。为了防止将领造反,唐朝把神策军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按照唐朝的老规矩,太监暗中控制神策军,这是唐朝太监底气十足的原因。

由于神策军在太监们的手里,唐朝太监嚣张跋扈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东汉、明朝的同行门,唐朝太监甚至有能力废立皇帝,这是东汉、明朝太监根本就不敢想的。神策军的总兵力有10多人,神策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禁军,而是开始承担对外作战任务。在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上,神策军几次奉命进攻不服朝廷的藩镇势力,与此同时,也曾经与吐蕃军队作战。神策军的任务复杂,既属于唐朝的禁军,同时也属于唐朝的主要作战力量,有点类似于宋朝禁军的模式。由于任务复杂,神策军的待遇非常好。

三、神策军在唐朝末期逐步丧失战斗力

神策军的待遇非常好,工资标准是其他军队的好几倍,这让其他军队非常眼红。神策军出身的将领们,优先得到朝廷的提拔。为此,很多人开始找各种关系,进入神策军。至于官员和贵族们,也把自己的子弟安插进神策军,有利于以后的升迁。进入唐朝的末期,神策军已经变得乌烟瘴气,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唐朝统治末期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对神策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比较强悍的藩镇势力逐步壮大,其中朱温的势力最强。公元907年,朱温废掉了唐朝皇帝,神策军的残部被编入了其他各个部队。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对于大唐的记忆,大家能想到的是什么呢?羊肉泡沫?上元花灯?还是水晶柿子?说起这些坊里面的东西可以让人流连忘返,但是今天笔者却要和大家来聊聊构成这些物品产生的长安独有的这一百零八坊。"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对长安布局图的一种形容,唐朝的坊就是长安的灵魂,毕竟在那个没有监控

  • 清朝侍寝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

    历代皇帝的后宫就是座百花园,万千花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深宫中的女人享受着无尽的光彩与荣耀,也默默承受着孤苦与寂寞。尤其是侍寝制度森严的清代。清代皇帝大婚时,可以与皇后缠绵三日,之后还是独自居住在各自的寝宫里。皇后可以随时到皇帝的寝殿来,但要事前打发太监请示,获批后可以陪皇上一夜,皇帝也可以到皇后宫

  • 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晋

    而在这一百年里,晋朝还分成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朝代,西晋还好点,毕竟继承了东汉的版图,但是到了东晋,晋朝的疆域就一再缩水,国力也变得衰弱无比。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也有一个北伐的梦,在东晋建立之后,先后有祖逖、桓温还有刘裕等人发动过北伐战争,但是这几次北伐无一例外全部都以失败告终。首先,我们先来看

  • 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足鼎立,形成,原因,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乘刘,病死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 中国古代“辟召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辟召制

    跟现代的高考制度差不多,古代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手段。发展到唐朝时,科举制度算得上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形式了,尤其是在当时权力地位至上的年代,这份公平实属不易。无论是哪个阶级的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求官。广纳能人志士,将真正有能力的人拉到上层阶级,国家也因此具有了明显的进步性,这一

  • 明朝锦衣卫和东厂分别设立于何时?权力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锦衣卫

    厂卫,特指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所以合称厂卫。在明朝时期,东厂系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京城东安门北;西厂系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成立。虽然在明朝历史

  • 中国古代“恩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恩荫

    所谓冗官冗兵现象,就是指士兵人数众多、军队规模过于庞大,机构繁杂人数众多、多是无用的官职。而这一现象在宋朝异常严重,甚至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难以根除的“毒瘤”。说宋朝经济强大、百姓生活幸福这确实是事实,但宋朝也是长期积贫积弱的朝代,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在这一点上能与之匹敌的寥

  • 唐朝中后期宦官权力变大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唐朝的中后期,宦官的权力开始膨胀,宦官在军权,政权,以及财政等方面,都开始越发的膨胀。在每一个朝代建国的初期,宦官都是不参与朝政,不干涉军事的。但是自从唐朝天宝年间之后,宦官的权利就大了起来,他们开始逐渐的越发的插手朝中事务,甚至拉帮结派,祸乱朝堂。从天宝年间开始,之所以唐朝的宦官开始越来越厉害,最

  • 唐朝时期审美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古代审美与现代审美有着天壤之别,说不清道不明古人的审美观究竟是什么样,但只要人们一提到唐朝审美,十有八九都说:“当然是以胖为美,杨玉环多胖啊!”那么唐朝时期为什么以胖为美呢?1、唐朝时期审美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是以胖为美。唐代繁荣昌盛,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

  • 唐朝牛李党争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唐朝末期时间,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