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过程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40 更新时间:2024/1/23 10:05:38

高宗在位后,武皇后逐渐参预朝政。武则天原为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皇后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是夕,帝崩于洛阳宫贞观殿,时年五十六岁。”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因李显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同时将东都洛阳(唐太宗时营建洛阳宫,唐高宗于657年改之为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

《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资治通鉴·唐纪十六》:“显庆二年丁巳,公元六五七年……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

唐高宗《建东都诏》:“二京之盛,其来自昔。此都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置槷之规犹勤,测圭之地载革,岂得宅帝之乡,独称都於四塞;来王之邑,匪建国於三川。宜改洛阳宫为东都。”

《旧唐书》:“(显庆二年)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六》:显庆二年(657年)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

《旧唐书·本纪·卷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年,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九州出版社.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武则天掌权与称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她开创殿试和武举,打击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中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得到提拔,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姚崇等名臣。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史称“上承贞观,下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旧唐书》:“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未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史书记载为虚数,其比实际数据尚少。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户

  • 唐朝神策军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在唐朝后期的历史上,神策军是一支绕不开的强大力量。神策军不仅仅是唐朝皇帝的禁军,同时也是唐朝皇帝威慑全国各路藩镇的杀手锏。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唐朝的神策军到底下辖了多少兵力,如何拱卫唐朝皇帝的安全呢?认真的说,在唐朝统治的后期,神策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震慑藩镇势力,同时也与吐蕃等政权

  • 唐朝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对于大唐的记忆,大家能想到的是什么呢?羊肉泡沫?上元花灯?还是水晶柿子?说起这些坊里面的东西可以让人流连忘返,但是今天笔者却要和大家来聊聊构成这些物品产生的长安独有的这一百零八坊。"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对长安布局图的一种形容,唐朝的坊就是长安的灵魂,毕竟在那个没有监控

  • 清朝侍寝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

    历代皇帝的后宫就是座百花园,万千花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深宫中的女人享受着无尽的光彩与荣耀,也默默承受着孤苦与寂寞。尤其是侍寝制度森严的清代。清代皇帝大婚时,可以与皇后缠绵三日,之后还是独自居住在各自的寝宫里。皇后可以随时到皇帝的寝殿来,但要事前打发太监请示,获批后可以陪皇上一夜,皇帝也可以到皇后宫

  • 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晋

    而在这一百年里,晋朝还分成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朝代,西晋还好点,毕竟继承了东汉的版图,但是到了东晋,晋朝的疆域就一再缩水,国力也变得衰弱无比。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也有一个北伐的梦,在东晋建立之后,先后有祖逖、桓温还有刘裕等人发动过北伐战争,但是这几次北伐无一例外全部都以失败告终。首先,我们先来看

  • 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足鼎立,形成,原因,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乘刘,病死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 中国古代“辟召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辟召制

    跟现代的高考制度差不多,古代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手段。发展到唐朝时,科举制度算得上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形式了,尤其是在当时权力地位至上的年代,这份公平实属不易。无论是哪个阶级的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求官。广纳能人志士,将真正有能力的人拉到上层阶级,国家也因此具有了明显的进步性,这一

  • 明朝锦衣卫和东厂分别设立于何时?权力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锦衣卫

    厂卫,特指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所以合称厂卫。在明朝时期,东厂系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京城东安门北;西厂系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成立。虽然在明朝历史

  • 中国古代“恩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恩荫

    所谓冗官冗兵现象,就是指士兵人数众多、军队规模过于庞大,机构繁杂人数众多、多是无用的官职。而这一现象在宋朝异常严重,甚至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难以根除的“毒瘤”。说宋朝经济强大、百姓生活幸福这确实是事实,但宋朝也是长期积贫积弱的朝代,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在这一点上能与之匹敌的寥

  • 唐朝中后期宦官权力变大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唐朝的中后期,宦官的权力开始膨胀,宦官在军权,政权,以及财政等方面,都开始越发的膨胀。在每一个朝代建国的初期,宦官都是不参与朝政,不干涉军事的。但是自从唐朝天宝年间之后,宦官的权利就大了起来,他们开始逐渐的越发的插手朝中事务,甚至拉帮结派,祸乱朝堂。从天宝年间开始,之所以唐朝的宦官开始越来越厉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