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武帝为何将国号由“齐”改成“梁”?

梁武帝为何将国号由“齐”改成“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1/26 13:59:30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和南齐皇帝一样,萧衍也出身兰陵萧氏,所以其可以说是南齐宗室。齐明帝在位时,萧衍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的进攻。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萧衍篡位之后,将南齐的国号改为“梁”,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汉灭亡后,不管是刘秀,还是刘备,登基称帝之后,都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从这一角度来看,萧衍更改国号的行为,是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

首先,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即齐高帝,字绍伯,小字斗将,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齐的开国皇帝(479年5月29日-482年4月11日)。对于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都是西汉丞相萧何的后人。不过,萧衍虽为萧齐宗室,但是,他和萧齐的血脉较远。据《南齐书·武帝纪》以及《梁书·武帝纪》等史料的记载,南朝齐高帝萧道成为汉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而南朝梁武帝萧衍为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道成的四世祖(萧整)为萧衍的五世祖,换而言之,萧衍为萧道成的远房族侄。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虽然萧衍和南齐宗室,都属于兰陵萧氏。但是,他们之间的血脉已经疏远。进一步来说,萧衍想要凭借出身来继承南齐的皇帝之位,显然是比较勉强的。说到这里,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对于刘裕来说,虽然祖籍在彭城县绥舆里,但是,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因为不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裔,因此,等到刘裕登基称帝的时候,没有使用汉这一国号。与此相对应的是,刘秀和刘备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裔,所以,不管是东汉还是蜀汉,国号都和西汉保持一致。

回到南朝梁来说,如果萧衍继续沿用“齐”为国号,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比萧衍离萧齐宗室血脉更近的萧氏族人,更应当承继皇位。而这,让本就是篡位的萧衍,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这自然不利于萧衍作为皇帝的宝座。因此,萧衍另起炉灶,将国号从齐改为梁,自然会让南齐皇室的后人难以来争夺皇位。

其次,在南北朝时期,萧“齐”的国号只存在了短短23年,且又是偏居一隅的割据势力。从这一角度来看,南齐的影响力,显然是比较小的,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号召力。而就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存在200多年,是古代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在此基础上,汉朝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古代历史上,不仅有东汉,蜀汉,还有赵汉、成汉、后汉、北汉、南汉等势力。更何况,南齐后期,内乱频繁,已经是不得人心了。故而,对于梁武帝萧衍来说,即便弃之不用,而另改国号,也并不怎么觉得可惜。

再则,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梁武帝萧衍之所以更改国号,也是为适合再建宗庙的需要。在古代历史上,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对于梁武帝萧衍来说,因为自身和南齐宗室的血脉较远,所以不适合将南齐萧氏的宗庙,作为自己的宗庙。换而言之,作为开国皇帝,萧衍打算自己另建宗庙,这样可以追封自己的父亲、祖父等。

登基称帝之后,如果萧衍不更改国号,而继续沿用萧“齐”的国号,则意味着萧衍依然要祭祀南朝齐的帝王。而这,自然会影响到萧衍追封自己的先祖。举例来说,汉光武帝刘秀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因为都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所以,不管是刘秀还是刘备,都不能使用太祖或者高祖的庙号。一旦使用的话,这就会和刘邦相冲突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登基称帝后,国号是魏,并追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庙号为太祖。假设曹丕使用汉作为国号,曹操不仅不能使用武帝的谥号,更不能使用太祖的庙号。

回到梁武帝萧衍,南齐的宗庙中,太祖为萧道成,而萧梁的太祖则为萧衍之父萧顺之(追尊)。如果,萧衍不更改国号,则意味着萧道成就将成为萧衍的“太祖”,这是萧衍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二者不是直系的血脉关系。

最后,南朝梁(502年~557年),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对于萧衍来说,之所以改国号为梁,而不是其他国号,和自己的封地存在直接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曹操、曹丕所在的魏国,是因为都城邺城,正好在魏郡的范围内,所以,他们使用魏作为国号。再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曾担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于是,黄袍加身后,赵匡胤选择用宋作为国号。

此外,对于南朝梁来说,梁武帝萧衍在位初期,励精图治,这让南朝梁的国力有所增长。但是,南朝梁后期,同样是叛乱四起,比如侯景之乱。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这导致南梁反而损失了大片的疆域,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战前取消其帝号。

标签: 梁武帝

更多文章

  • 萨满教为什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萨满教

    萨满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原始宗教,它们信奉多种神,大多都和它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山神、水神、火神等等,其中的最高神是天神腾格里。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却在渐渐销声匿迹。是自然的法则,还是因为人类不再去维护这样的一种宗教信仰?这样的一种原生性宗教为什么会濒临失传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探究一下吧。其实大

  • 庆历新政的背景 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 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背景是相当复杂的,北宋宋仁宗庆历年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表面上一片太平盛世下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危机,正因为如此,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庆历新政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庆历新政的背景庆历新政的背景之一就是积

  • 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 武则天称帝原因 武则天称帝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那么武则天登基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皇,开创周武王朝。那么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有人说“唐有胡

  • 靖康之耻的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之耻

    靖康之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生靖康之耻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靖康之耻的历史原因靖康之耻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国趁虚而入,导致了

  •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失败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末农民起义

    唐末政治昏暗腐朽,连年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苛捐杂税严重,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很多农民被逼上了绝路,最终选择了起义,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但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农民的失败为结局,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有什么,希望你喜欢。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唐朝后

  • 四一二政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一二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指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四一二政变的原因有哪些,希望你喜欢。四一二政变的原因介绍第一蒋介石想要独占胜利果实。蒋介石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表面上赞同联共,但其实是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为今后夺取更大

  • 清朝甘肃“冒赈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冒赈案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有着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的“甘肃冒赈案”爆发,此案先后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各级官员113人,各级吏员共170余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多省,就连乾隆皇帝也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r

  • 西汉“酎金夺爵”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酎金夺爵

    西汉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2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汉武帝刘彻下旨,将一百多位侯削去爵位,同时丞相赵周还被逮捕入狱,最终自杀身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也被称为“酎金失侯”。这些侯爵大多是西汉的功臣及其后裔,他们为什么会被汉武帝

  •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灭吴国后越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勾践

    公元前465年,勾践病死,他的儿子鹿郢即位。在鹿郢之后,越国的君主是不寿、朱勾、翳、诸咎、错枝、无余、无颛、无强。特别是在越王朱勾统治时期,越国国力强盛,完全可以与齐国、晋国、楚国并称,连墨子都认为“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midd

  • 唐朝AD705-AD713 8年之间发生了哪些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一、神龙政变。705年正月,女皇武则天患病,长期不接见朝臣,引发政局的动荡。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趁机发动政变,他们先杀死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然后带着太子李显进入宫中。在朝臣的逼迫下,武则天被迫下诏,将皇位位传给了太子李显。同年十一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死,但她仍然影响着唐朝的局势。二、景龙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