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湾改编历史影响

三湾改编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35 更新时间:2024/3/8 13:12:32

三湾改编被认为是党领导新型军队的开端,党的军队建设在此前跨进了一大步,足见其对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的深远影响。我们知道,三湾改编最大的影响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显然这一事件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这样。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三湾改编,则是我党领导新型军队的开端。它同南昌起义一样,在我党建军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页。

1927年9月29日,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巨大的损失后转移到了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军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于是,在前委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改编的决定。

第一,在思想上对部队进行无产阶级教育,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当时主要是克服部分领导人和士兵头脑中的单纯军事思想。其主要做法是对部队进行形势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通过召开干部会、士兵代表会、军民联席会和部队大会等形式,向官兵反复宣传在罗霄山脉中段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使全体官兵受到了一次极为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确立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

第二,在组织和制度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前,我们党虽然整合和影响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党组织都是设在团一级,甚至团一级即使设了党的组织有时也难以掌握部队。连一级没有党的组织,难以直接掌握士兵。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总结经验教训,在部队各级都设立了党的组织,班设小组,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从而奠定了我们党政治建军的基础,也有效地实现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对调整军队和党组织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作了肯定,他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民主问题,历来是敏感性很强的问题。部队当中有无正的民主生活,影响到部队能否长期生存,也影响到党对军队的领导能否持续下去。三湾改编前,秋收起义部队中的军官大多数都是从旧军队过来的,残存的旧军阀主义习气较为严重,随意打骂士兵的现象经常发生。秋收起义前军官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士兵则是粗茶淡饭,官兵待遇极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在士兵中形成了逆反心理,使官兵之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直接影响了官兵之间的团结和部队的战斗力。因此,要不要对部队进行改编和整训,能不能彻底改变过去官兵不平等的现象,不但决定了部队将走向种性质,也决定了部队能不能适应越来越频繁而残酷的斗争环境。只有让士兵成为部队的主人,部队才有凝聚力,才能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这对于人数不多但却要面对武器装备和人数都要强于自己几十上百倍的弱小的工农革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士兵委员会就是实现民主的一个组织形式。在红军中,连以上都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关于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陈毅在1929年9月1日所写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叙述:“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长同时为士兵委员会。全连士兵大会选举5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主席一人。以全营人数按每5人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委员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1人为主席。按全团人数每10人举代表一人组织全团代表会,推举17人至19人组织团士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全军按30人至50人举一代表组织全军代表会,选举19人至21人或23人组织军士执委,选一人为主席,军士执委选5人至7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此外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委开会必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放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这又有效地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部队中的蔓延。从此,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综上所述,三湾改编在思想上对部队进行了无产阶级教育,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在组织和制度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是党领导新型军队的开端,并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标签: 三湾改编

更多文章

  • 雾社起义领导人是谁 雾社起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简介雾社起义是发生在台湾地区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台湾地区人民与日本人之间。这场同样爆发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战争将台湾人民对于日军的侵略行为的不满表达的淋漓尽致,即使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台湾同胞在其间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却值得赞叹。所以,接下来就来对雾社起义简介一探究竟。雾社起义照片每

  • 毛泽东在扎西会议中的贡献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扎西会议

    毛泽东和扎西会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扎西会议不会召开得如此顺利,红军长征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也不可能建立起来,中国革命恐怕会更加曲折,甚至再次步入歧途。究竟扎西会议和毛泽东还有哪些联系?毛泽东在扎西会议中又有哪些贡献和作用呢?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一渡赤水,向云南扎

  •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汉以前,女人腰部以下,是没衣服可穿的,直到汉朝,才间或穿上开裆裤文明发展至21世纪,源远流长的文化内蕴,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此而形成种种习惯和常识,我们都坦然接受,很少去问为什么,以为人生当如此。以至我们若回头观望历史,觑见某些生活细节,难免会驻足凝视片刻,先是迷惑,既而粲然。比如,内裤的

  • 古代东北扶余国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余国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

  • 回纥汗国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回纥汗国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回纥汗国(74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背景

  • 大理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理国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家族显赫,乃是大理国的皇室。大理国的位置在目前我国云南地区,说到这可能就有小伙伴们会问了,为何云南不是归中原政权管理呢?而是自己建立了国家叫大理。事实上这根云南的地理环境以及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在唐朝的时候,在大唐的帮助下,云南小国南诏统一了云南地区,直到晚唐的时候,南诏才被大理所

  • 文景之治的具体内容及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景之治

    话说推翻秦朝暴政之后,又爆发了许久的楚汉战争,后来刘邦获胜成立汉朝,刘邦也被称为汉高祖。虽然刘邦上任之后励精图治,但是国家,百姓都苦于战乱,很难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元气,经济萧条,民生哀怨!刘邦死后。刚成立的国家又经历了系列的小规模动荡,史称诸吕之乱,在经历了这些动荡使得刚得到恢复的国家又面临的极大的危

  • 清朝的升官制度历史介绍 “进士”和“举人”哪个更容易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进士

    清朝时,知县属于级别较低,却又不可或缺的官职。知县属于从七品,作为县级行政区长官,知县是清朝少数跟民众直接打交道的官员。在它上面的官职都是依靠公文推动公务,而非实际执行。对于知县来说,他们需要负责地方的钱粮赋税、刑名治安等事务。知县这个群体颇为重要,如果这些人出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执行。一般而言,

  • 古代鲜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鲜卑族

    华夏文明史上出现了很多游牧民族,包括匈奴、突厥等等,这些民族曾经都给中原王朝带来过伤害,不过随着战争的出现,这些民族大部分都被消灭了。拿匈奴来说,从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匈奴就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汉宣帝时期就更是如此了。在华夏历史上,秦朝、汉朝都被匈奴不断的侵扰,到了汉朝时期,才将匈奴打败。不过这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