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纥汗国的历史介绍

回纥汗国的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05 更新时间:2024/1/23 22:58:05

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

回纥汗国(744~846年),又名回鹘汗国。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56世纪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势力遂强,首领药罗葛吐迷度自称可汗,不久覆灭,一般不以其作为回纥汗国建立的标志。7世纪末至8世纪初,东突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在其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越过沙漠进入河西走廊。后值东突厥衰弱,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744年大败突厥,遂据有漠北,建立汗国,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840年大败于黠戛斯,亡于846年。共16任可汗,立国约103年。

743年,回纥汗国灭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带的回鹘结合,还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回鹘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其政权组织沿用突厥汗国制度。回鹘人通行回鹘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回鹘人最初使用突厥文字,后来使用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回纥汗国依附唐朝与后突厥对抗。到8世纪的初叶,回纥民族反抗突厥统治集团的斗争达到高潮。公元734年,回纥与拔悉密、葛逻禄乘突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混乱之机独立。公元742年,回纥与拔悉密、葛逻禄联合突厥进攻,攻杀骨咄禄叶护,立拔悉密酋长为可汗。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叶护破拔悉密部的可汗,自立骨咄禄毗伽可汗,唐封骨力裴罗为可汗。745年,回纥灭后突厥汗国,回纥汗国建立。都城为斡耳朵八里,其他“东极室韦,西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新唐书·回鹘传》)。756年,回纥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和洛阳。759年,唐封回纥葛勒可汗(骨力裴罗之子)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肃宗以幼女宁国公主嫁之。葛勒可汗立公主为可敦。762年,牟羽可汗(葛勒可汗之子)出兵助唐平史朝义之乱,收复洛阳及河北等地。763年唐封牟羽可汗为登里(天)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亦称登里可汗)。780年,唐册顿莫贺为武义成功可汗。788年,唐德宗以女威安公主嫁顿莫贺可汗。同年,回纥上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新唐书·回鹘传》)。公元812年,回鹘保义可汗亲统大军,经过北庭、龟兹,大破吐蕃、葛逻禄和黠戛斯联盟,占领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锡尔河)、拔贺河(今费尔干纳)等地。控制了整个准噶尔盆地及葱岭西的楚河流域。并且,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还与唐进行绢马交易。公元840年(唐开成五年),回鹘渠长(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10万骑攻回鹘,杀可汗,焚都城哈喇巴喇哈逊。由骨力裴罗缔造的回纥汗国前后共存在了约一个世纪(公元744840年)。

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唐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回纥主要分布于新疆,另外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原在蒙古草原,后被突厥驱除至现在的新疆,为我国维吾尔人祖先。

标签: 回纥汗国

更多文章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背景

  • 大理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理国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家族显赫,乃是大理国的皇室。大理国的位置在目前我国云南地区,说到这可能就有小伙伴们会问了,为何云南不是归中原政权管理呢?而是自己建立了国家叫大理。事实上这根云南的地理环境以及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在唐朝的时候,在大唐的帮助下,云南小国南诏统一了云南地区,直到晚唐的时候,南诏才被大理所

  • 文景之治的具体内容及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景之治

    话说推翻秦朝暴政之后,又爆发了许久的楚汉战争,后来刘邦获胜成立汉朝,刘邦也被称为汉高祖。虽然刘邦上任之后励精图治,但是国家,百姓都苦于战乱,很难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元气,经济萧条,民生哀怨!刘邦死后。刚成立的国家又经历了系列的小规模动荡,史称诸吕之乱,在经历了这些动荡使得刚得到恢复的国家又面临的极大的危

  • 清朝的升官制度历史介绍 “进士”和“举人”哪个更容易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进士

    清朝时,知县属于级别较低,却又不可或缺的官职。知县属于从七品,作为县级行政区长官,知县是清朝少数跟民众直接打交道的官员。在它上面的官职都是依靠公文推动公务,而非实际执行。对于知县来说,他们需要负责地方的钱粮赋税、刑名治安等事务。知县这个群体颇为重要,如果这些人出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执行。一般而言,

  • 古代鲜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鲜卑族

    华夏文明史上出现了很多游牧民族,包括匈奴、突厥等等,这些民族曾经都给中原王朝带来过伤害,不过随着战争的出现,这些民族大部分都被消灭了。拿匈奴来说,从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匈奴就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汉宣帝时期就更是如此了。在华夏历史上,秦朝、汉朝都被匈奴不断的侵扰,到了汉朝时期,才将匈奴打败。不过这时候的

  • 民国时期军阀及军阀割据产生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

    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为扩大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中国共产党

  • 曹魏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魏

    曹魏作为三国政权之一,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魏国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制度。但曹丕的制度设立却为日后留下隐患,使之无力抵抗司马氏夺权。曹丕登基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同时,限制宦官、

  • 曹魏的法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

    法制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法制社会将会乱了套。三国时期虽然混乱,但律法还是齐全的,《魏律》是三国时魏国的法律。魏明帝时下诏改定刑制,命陈群、刘劭等人参酌汉律制订《新律》。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明确提出“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的法律思想,强调在东汉末年那种天下大

  • 曹魏军队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

    军队是军事实力的保障,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谁建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2018年1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