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齐国是怎么崛起的?齐国的建立者是谁?

战国时期齐国是怎么崛起的?齐国的建立者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29 7:24:48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湣王时期,齐国屡屡对外扩张,西却强秦,南吞宋国,招至五国伐齐,国势大减。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历史

西周封国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莱子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早期历史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别以珍宝之器分给齐丁公吕伋、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齐丁公三传至齐哀公,因受纪侯在周夷王面前进谗言被周夷王烹杀。哀公死后,他的异母弟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齐胡公。前866年,齐胡公为防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都城从薄姑迁回到临淄,是为齐献公。

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齐国始霸

文公三传至僖公。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

前706年,齐僖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没有按照诸侯爵位高低分发,鲁、郑交恶。于前702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前699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在前690年,降服纪国。前686年,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降齐。

桓公即位

前686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立其堂弟公孙无知即位。齐大夫鲍叔牙早有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在襄公在位期间就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另一大夫管仲则协助公子纠逃奔鲁国。前685年,齐大臣雍廪杀国君无知与大夫连称,国内无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相回国,鲁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临淄即位,是为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国君的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

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桓独霸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市)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目的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叛乱,此为诸侯主持天下会盟之始,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史称北杏之会。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落后部族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诸子争位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当贤臣管仲、隰朋及鲍叔牙等相继去逝后,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齐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在齐桓公居室前筑起高墙。冬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

后来易牙、竖刁等人拥立的齐君无亏夺位后才把桓公收殓。公子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刁、无亏,迎立太子昭。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昭公。昭公死后,其子舍在位仅五个月,就被公子商人弑杀自立,是为懿公。四年后,懿公被弑,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公子元即位,是为齐惠公。一连串的争位至此结束,但齐国因此国力衰落,只能跟随晋国与楚国争霸。

标签: 齐国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燕国是怎么崛起的?燕国的建立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燕国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前323年,燕易王称王。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

  • 战国时期赵国是怎么崛起的?赵国的建立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国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

  • 战国时期魏国是怎么崛起的?魏国的建立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

  • 南宋与蒙古的关系变化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

    南宋与元(包含蒙古)的关系有二个阶段,从一开始的面对共同敌人金选择联合,到后来元(蒙古)侵略南宋,双方的关系是在变化的。蒙古连南宋灭金南宋与金为世仇。铁木真制定连南宋灭金的策略。蒙古在年灭掉西夏后,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12月,遣王檝使南宋,提议与南宋联合攻金,南宋遣邹伸之报聘,议定灭金后以河南

  • 中国古代连坐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做为适宜于区域封闭教育社会的普法方法,其作用是颠覆性的,它将各封闭教育进行批判,并将其分化瓦解进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统一,“人人自危,户户自保,禁尚有连于已,不仅自己要学法守法,还须督促他人学法守法,学法也变成共同危机,用连坐的惩罚的强制力来普法,万变不离处罚,普法教育也变成法律。历史

  • 唐末五代时期河朔三镇是如何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朔三镇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唐朝由盛而衰陷入长达150多年的混乱局面,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则是重中之重。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魏博,占据着今河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的部分地区,统治区域并不大。尤其是魏博,小小区域何以成为唐朝最强的藩镇?

  •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资政新篇

    说到这个《资政新篇》,这个文书在清代可是非常出名的,而且又非常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对于这样的近代化纲领确实是让人学习到不少。那么这个《资政新篇》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里面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资政新篇是谁提出的《资政新篇》是清代洪仁玕撰政书,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

  • 中国古代军服图册介绍 中国古代历朝军队服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数千年,古代的军人的军服也是不断在进行变化着,每一个时期都有着每一个时期的样子和特点。或许很多朋友们已经通过影视作品对古代的军服有着一定的了解了,或许通过生活当中的影视作品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不过今天小编要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军服的演变过程。1、商朝时期(前1600年-前1

  • 西汉绣衣使者等级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绣衣使者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

  • 洋务运动的主要标志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洋务运动

    新式企业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