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与蒙古的关系变化历史介绍

南宋与蒙古的关系变化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2 1:59:22

南宋与元(包含蒙古)的关系有二个阶段,从一开始的面对共同敌人金选择联合,到后来元(蒙古)侵略南宋,双方的关系是在变化的。

蒙古连南宋灭金

南宋与金为世仇。铁木真制定连南宋灭金的策略。蒙古在年灭掉西夏后,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12月,遣王檝使南宋,提议与南宋联合攻金,南宋遣邹伸之报聘,议定灭金后以河南土地归南宋。南宋与蒙古结盟以后,南宋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十月,南宋将孟珙与蒙古将塔察儿合兵围蔡州。1234年2月9日,南宋军攻入蔡州南城,金哀宗自缢焚死,蒙古与南宋联军攻占蔡州,金亡。

蒙古和南宋合力灭金后,窝阔台汗违背将河南归南宋的诺言,只以陈、蔡东南一隅归南宋。南宋朝廷不得已而接受这一改变后退兵,蒙古军主力也北归。南宋一些官员提出乘河南空虚,出兵守黄河、据潼关(今属陕西)、收复三京(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南),乘时收复中原。这种不考虑双方实力,破坏已达成的分界新协议,企图乘虚进占三京,迫使蒙古承认既成事实的提议,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但是南宋理宗都听不进去,一意收复三京,以建立不世功勋。南南宋收复河南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蒙古(元)侵南宋

蒙古灭金后,以南宋为用兵的主要对象。南宋端平元年(1234)十二月,蒙古遣使责问南宋破坏盟约出兵河南,作为侵南宋的借口,开始首次侵南宋之举。

南宋淳祐元年(1241)11月,窝阔台病死。蒙古争夺汗位的斗争激烈。直至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初,蒙哥继承汗位后,又不断派军向南宋进扰。1253年,皇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攻陷大理。此后,招降吐蕃,控制了西南地区,从西南方面对南南宋造成了大包围的形势。

南宋宝祐五年(1257)春,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南宋,次年二月,自率西路蒙古军4万号称10万侵蜀,分兵三道。1259年正月,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南宋知州王坚杀蒙招降使者,坚决抵抗。二月,蒙哥汗亲至钓鱼城下督战,王坚抗击,蒙古军连攻五月不克,伤亡很大。七月下旬,蒙哥汗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蒙古军解围。忽必烈进攻鄂州,久攻不下。

这时蒙古宗室阴谋夺取汗位,情况紧急,忽必烈妻察必遣使于同月下旬驰至忽必烈军中,请忽必烈立即北返以夺汗位。忽必烈渡江北返,成功争得汗位。

南宋咸淳七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示正统,是为元世祖。此前,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军开始攻襄阳及樊城。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1273)正月,樊城失陷。二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

元军占领襄阳后,次年(1274)六月决定大举伐南宋。1276年伯颜入临安,南南宋恭帝降。从1235年窝阔台汗对南宋用兵至1276年伯颜入临安,南宋恭帝降,共约40年之久。

恭帝降后,南宋爱国军民继续抗元斗争。南宋大臣先后拥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即帝位,成立南宋流亡朝廷继续进行抗元斗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是南宋最后几年的三根柱石。文天祥在外面发展,张世杰护驾,陆秀夫主持政府。他们三人忠心耿耿,把南宋的寿命延长到祥兴二年(1279年)阴历正月。

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以舟师围崖山海口,张世杰结大舶千余驻海中抗击元军,元军切断南宋军淡水汲路。二月初六日(1279年3月19日)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军战败,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年仅7岁的南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杨太后亦投海死,南宋亡。

元朝最终取代南宋成为正统王朝。

标签: 南宋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连坐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做为适宜于区域封闭教育社会的普法方法,其作用是颠覆性的,它将各封闭教育进行批判,并将其分化瓦解进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统一,“人人自危,户户自保,禁尚有连于已,不仅自己要学法守法,还须督促他人学法守法,学法也变成共同危机,用连坐的惩罚的强制力来普法,万变不离处罚,普法教育也变成法律。历史

  • 唐末五代时期河朔三镇是如何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朔三镇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唐朝由盛而衰陷入长达150多年的混乱局面,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则是重中之重。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魏博,占据着今河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的部分地区,统治区域并不大。尤其是魏博,小小区域何以成为唐朝最强的藩镇?

  •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资政新篇

    说到这个《资政新篇》,这个文书在清代可是非常出名的,而且又非常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对于这样的近代化纲领确实是让人学习到不少。那么这个《资政新篇》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里面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资政新篇是谁提出的《资政新篇》是清代洪仁玕撰政书,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

  • 中国古代军服图册介绍 中国古代历朝军队服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数千年,古代的军人的军服也是不断在进行变化着,每一个时期都有着每一个时期的样子和特点。或许很多朋友们已经通过影视作品对古代的军服有着一定的了解了,或许通过生活当中的影视作品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不过今天小编要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军服的演变过程。1、商朝时期(前1600年-前1

  • 西汉绣衣使者等级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绣衣使者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

  • 洋务运动的主要标志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洋务运动

    新式企业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

  • AD1933塘沽协定的内容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简介1933年初,已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日军又向华北进犯,中国军队在热河、长城一线奋起反击。除非嫡系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等部队外,部分中央军部队亦开赴长城关口御敌,予日军以佷大杀伤。但长城抗战进行至5月中旬时,一心忙于内战和消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妥协,急派黄郛赴北平与日军谈判,

  • 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作为春秋时期历史上改变秦国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热议,如果不是商鞅和秦孝公进行的这一次的变法,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还真的是不好说,或许永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国家给干掉了吧。不过秦国在变法图强的时候,后来成为秦国攻击对象的山东六国,他们分别都在做些什么,有没有同样也在变法的

  •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么废除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以下为您介绍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简介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

  •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 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军功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是什么?以下为您介绍军功爵制。军功爵制简介军功爵制的出现和确立,在先秦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春秋以前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