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的经过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亲征蒙古瓦剌?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亲征蒙古瓦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17 9:44:59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虏,王振被乱军杀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瓦剌军进逼明都北京。

噩讯传来,京师震惊,百官恸哭。国不可无主,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八月癸酉(二十三日),朱祁钰“摄朝午门”,设立临时朝堂,准备商议如何击退瓦剌军。群臣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土木堡之变”导致皇帝被俘、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是王振,如今擅权乱政的王振已死,但其亲信党羽还在,应该彻底清算,当务之急是铲除朝中的奸恶势力。

当天,在一片哭声中,“群臣劾王振误国罪”。都御史陈镒代表群臣上奏,历数王振犯下的滔天罪行,请求朱祁钰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陈镒的奏言,说出了群臣的心声,众人纷纷响应。朱祁钰不知所措,下令择时改议,群臣则不依不饶。没办法,朱祁钰只得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负责籍没王振全家,并要求群臣退下。

马顺是王振的党羽成员,之前帮王振迫害过不少大臣。群臣认为,派马顺去执行任务,显然不妥,要求派陈镒去。朱祁钰不听,一味地要求群臣退下,马顺也趁机厉色呵叱群臣,一下子激起了群愤。给事中王竑虽然是文臣,却也是个“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的血性汉子,本来就对马顺不满,如今见他狐假虎威训斥群臣,更加愤怒,于是小宇宙爆发,“奋臂起,捽顺发……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

未经许可,当着监国朱祁钰的面,群臣将马顺殴打致死,这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中是最为严重的一次恶性朝堂斗殴。马顺之死,“朝班大乱”,朱祁钰吓得急忙起身躲避,群臣则紧跟其后,紧追不舍。朱祁钰内心恐慌,忙派人问群臣,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群臣异口同声,“内官毛贵、王长随亦振党,请置诸法”,要求法办王振的其他余党毛贵、王长等人。朱祁钰下令让毛、王二人出来受审,二人刚一露面,就遭到群殴,“众又捶杀之,血渍廷陛”。

该血案因发生于午门,故称“午门血案”。随后,马、毛、王三具尸体被挂到东安门上,官吏军民争相击打不止。群臣在朝堂之上殴打击杀奸恶官员,虽然是大快人心的正义之举,但毕竟不合规矩,践踏礼仪,违背律法,无视监国朱祁钰的存在。为防止朱祁钰日后算账,兵部侍郎于谦力劝朱祁钰说:“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愤怒。况且群臣心为社稷,没有其他想法,请不要追罪于各位大臣”。朱祁钰明确表明不再追论后,群臣才放心离开。

在“午门血案”中,朱祁钰扮演了一个胆小怯懦的角色。不过,群臣的忠心,于谦的力劝,最终打动了朱祁钰。随即,朱祁钰又“命脔王山(王振侄子,锦衣卫指挥)于市,并振党诛之,振族无少长皆斩”。铲除王振余党后,孙太后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力以赴筹备抵御瓦剌军。由于瓦剌军攻势凶猛,京师大乱,为了应急,为了大局,群臣联合奏请孙太后立朱祁钰为皇帝。九月癸未(六日),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帝。此后,朱祁钰、于谦带领军民奋战,最终获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从而挽救了大明朝。

标签: 土木堡之变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句丽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杨广三征高句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又不简单,因为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杨广其实当时国内的矛盾已经比较大了,为什么还要去征服这个高句丽呢?而且不仅仅是一次,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很多人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是因为他嗜血残暴,好

  • 粟特人去哪了 粟特人是什么人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粟特人

    说道粟特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了不了解,这个民族曾经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活跃了有数百年的时间。粟特人将外部的技术带往内地,再将内地的原材料输入到西域地区。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长期维持着东亚以及内亚地区的频繁贸易。他们还曾经再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朝廷负责过外交、武器贸易、马政等一些重大事

  • 古代“官媒”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官媒

    导言官媒指旧时衙署中担任媒妁等事的妇女,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

  • 战国时期秦国“二十等爵位”爵位制度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爵位

    秦孝公五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这次变法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彻变革,不仅国力大增,且军队战斗力开始飞速提升。而秦军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大,主要便是源于秦国独具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周朝阶层的进一步细化

  • 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牛李党争”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牛僧孺

    唐朝末期政客频繁内斗,分为两个党派,彼此之间朝事政事争斗不断,加速了唐朝的腐败和灭亡,牛李党争是一个统治集团内部阶层之间的互相争斗。唐朝末年,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主要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牛党,一称李党,牛党的重要人物是进士出身的牛增儒、李逢吉、李宗闵;牛党的背景主要是科举出身,他们大都出身贫寒,靠寒

  • 唐太宗征高句丽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句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太宗征高句丽赢了没赢非常的感兴趣的,其实从明面上来看,还真的就是没赢,退了回去,但是大家估计也都知道了,没有唐太宗的前提,后面的唐高宗李治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从另外一方面看也是赢了,具体的结果怎么说下面我们详细来说说。唐太宗政高句丽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赢了,但是赢得不彻底,因为没有彻底

  • 古巴国是现在的哪里?古巴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巴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古巴国,不是指美洲加勒比海旁边的古巴,而是咱们中国境内历史上的古巴国。在如今的四川地区,先秦的时候其实是两个国家,西边的就是古蜀国,东边就是古巴国。那么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古巴国,看看古巴国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首先还是得说说“巴&rdqu

  • 沙陀族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沙陀族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晋国)。当时,梁王朱温盘踞宣武镇(治所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控制中原地区。李克用与朱温为争夺中原霸权,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梁

  • 袁绍集团败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大军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十月,曹操在谋士许攸的建议下火烧乌巢,此后张郃与高览等人投降曹操,袁绍大军内部就此溃散,曹操得以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两年之后,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彼此之间因不和而发生火拼。袁谭不敌袁尚,于是向曹操乞降。而曹操则趁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际围攻邺城

  • 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禹

    说到大禹治水,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这个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大禹治水最后还成功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他,禹从而建立了夏王朝。那么大禹治水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尧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部落联盟各位一致推荐鲧专门负责治理水害。既然有人推荐,那就说明鲧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