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牛李党争”的起因

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牛李党争”的起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2:02

唐朝末期政客频繁内斗,分为两个党派,彼此之间朝事政事争斗不断,加速了唐朝的腐败和灭亡,牛李党争是一个统治集团内部阶层之间的互相争斗。

唐朝末年,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主要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牛党,一称李党,牛党的重要人物是进士出身的牛增儒、李逢吉、李宗闵;牛党的背景主要是科举出身,他们大都出身贫寒,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李党的重要人物是士大夫出身的李德裕、李坤、郑罩,李党的背景主要是世家子弟,门第高贵,他们主要依靠父辈的余荫进入官场。

两党相争的起因

两党相争是因为在一次科举考试中而起的纷争,公元808年,牛增儒、李宗闵等人指斥朝政时,得罪了当时宰相李甫吉,李甫吉也因此憎恨上了两人,处处打压二人,二人在李甫吉任宰相时,也没有得到升迁。这也为日后的牛李党争埋下了伏笔。

公元821年4月,科举考试是由牛党钱徽主持的,而牛党的嫡系包括李宗闵的女婿等14人都在此次考试中完美取得了中试,而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人推荐的数人,都没有中试,李德裕上书朝廷说此次考试不公,唐穆宗下令重试,重试结束后,结果牛党14人中只有三人通过。唐穆宗龙颜大怒,将11人斥退,李宗闵、钱徽等人也被贬外任,牛力党争的序幕自此正式拉开。

两党相争互有胜负

牛增儒、李宗闵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则跟士族出身的人结成一派,两派开始展开斗争,后至唐文宗时期,李宗闵因和宦官勾结在一起被任命为宰相,后又在他的推荐下,牛增儒也出任宰相,二人开始疯狂打击报复李党,将李德裕贬出京城,并对他一直进行压制。

此后在两党相争的四十多年里,大体上是两党斗争互有上风,一党在朝得势后,便攻击对方,把对方贬出朝廷外任。唐文宗就曾经发过:“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可见两党早已占据了朝中大部分官员,两党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了。

李德裕支持的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得到了重用,牛党全部被排挤贬出朝廷外任,公元846年,唐宣宗继位,将李德裕贬出京城,永不录用,并将牛党中的白敏中任命为宰相,又召被贬出朝廷的牛增儒、李宗闵入朝,委以重任,公元848年,牛增儒去世,次年李德裕死于崖州,至此四十多年的两党相争终于结束。

唐代的著名诗人李商隐也是因两党相争而深受其害,早期李商隐因文采出众被牛党的令狐楚赏识,进朝为官,后令狐楚死后他无以为靠。便投奔于李党的王茂元之下,因此李商隐被牛党指责为“背恩”,从此李商隐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本来含有的远大政治抱负,也在两党相争中得不到施展,一生潦倒,最终郁郁而死。

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考试来选取人才,能中试者都是历经寒窗苦读,为官之后更有作为,李党多官第贵族,主张门荫选取人才,被推荐的人从小生活在官第家族,更容易学的做官的本领。表面上看,是两党的政治理念不同,实际上是唐代末期政治的腐败,这其中宦官,潘振,庶族阶级,士族官僚相互之间争权夺势,是皇权的没落,是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两党之间相争不断,互有上风,两党彼此互相攻前后几十年,而本就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也在两党相争中,逐渐走向衰亡。

标签: 牛僧孺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征高句丽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句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太宗征高句丽赢了没赢非常的感兴趣的,其实从明面上来看,还真的就是没赢,退了回去,但是大家估计也都知道了,没有唐太宗的前提,后面的唐高宗李治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从另外一方面看也是赢了,具体的结果怎么说下面我们详细来说说。唐太宗政高句丽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赢了,但是赢得不彻底,因为没有彻底

  • 古巴国是现在的哪里?古巴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巴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古巴国,不是指美洲加勒比海旁边的古巴,而是咱们中国境内历史上的古巴国。在如今的四川地区,先秦的时候其实是两个国家,西边的就是古蜀国,东边就是古巴国。那么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古巴国,看看古巴国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首先还是得说说“巴&rdqu

  • 沙陀族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沙陀族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晋国)。当时,梁王朱温盘踞宣武镇(治所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控制中原地区。李克用与朱温为争夺中原霸权,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梁

  • 袁绍集团败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大军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十月,曹操在谋士许攸的建议下火烧乌巢,此后张郃与高览等人投降曹操,袁绍大军内部就此溃散,曹操得以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两年之后,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彼此之间因不和而发生火拼。袁谭不敌袁尚,于是向曹操乞降。而曹操则趁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际围攻邺城

  • 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禹

    说到大禹治水,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这个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大禹治水最后还成功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他,禹从而建立了夏王朝。那么大禹治水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尧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部落联盟各位一致推荐鲧专门负责治理水害。既然有人推荐,那就说明鲧肯定有

  • 慕容复要复的燕国被谁灭的 慕容氏最后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慕容复

    《天空八部》中,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是江湖上的翘楚。慕容复凭借一招斗转星移,可以和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打成平手,可见其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不过慕容复后期武功直线下降,其原因和他的家族使命,复兴燕国有关。燕国被灭后,慕容氏便立志要复兴燕国,实际上到了宋朝,这已然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那历史上的燕国到底是被

  • 中国古代为何有百分之50的朝代选择在河南地区建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古代

    河南长期以来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想要建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没有粮食,皇帝和一帮不耕地的大臣都饿着肚子上班?况且除了官员,还有大量从事工商业的工匠,商贾,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所以,首都所在地必须经济富饶,农业发达。以河南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从部落时代就已经得到开发,至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全国绝对

  •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朝代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迁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说这个迁移都城。毕竟对于国家来说,一个都城的地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迁移都城这个事情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那么在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朝代迁移过都城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盘庚迁殷殷商时期,盘庚将商朝的首都迁到了黄河北岸的殷,造就了

  • 荆州和汉中哪个对蜀汉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荆州和汉中的事情,再三国历史上还是非常著名的。作为蜀汉的一部分,刘备和曹操两边为了争夺汉中,也是损失不少。可是刘备争夺到汉中之后,关羽又失去了荆州。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要问了,对于蜀汉来说,荆州和汉中哪个更重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就刘备的蜀汉而言,我认为汉中的作用

  • 清朝“火耗归公”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火耗归公

    最近小编有听说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火耗归公”的意思,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火耗归公是不是真的可以利民,其实仔细的分析后会发现,这个玩意真的没想象的那么好了,更多的跟随小编的脚步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是完全虚构的一个结论。1、什么是火耗传统上,中国